A. 養老金停發後恢復程序
退休職工因為沒有進行資格認證停發基本養老金的,按要求完成認證後即會補發,通常在次月與其它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發放時一並發放。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可通過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組織,依託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以及原工作單位協助等方式進行。
一、退休工資突然停發是咋回事
第一,領取養老金資格沒有認證。
為了保障我們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大家領取養老待遇的資格每一年或者半年就要認證一次。所謂的認證,其實也就是證明自己還活著。
過去的時候,領取養老金是始終通過國家組織集中認證的方式。2018年開始,國家取消統一的集中認證改為零散認證。一般是通過個人手機APP刷臉認證,當然也可以去街道社區的服務點,或者縣區級社保部門的認證地點進行認證。如果不認證,養老金待遇就停發。
想要解決養老金停發問題,主要就是去當地的社保部門通過領取養老金資格認定。一般來說也可以去街道、社區申請辦理。
第二,養老金發放的社保卡號變化。
2020年開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全部通過社保卡的金融賬戶發放。過去的時候,各個地方確實通過各種渠道發放養老金,主要是有社會保險部門自行決定的。不夠統一,也不夠方便。
如果社保卡發放途徑更換了以後,我們還去查原先的老養老金卡,肯定養老金是查不到的。特別是一些社會保障卡還沒有激活的情況,需要抓緊去激活社保卡了。
第三,養老金發放遇到臨時性問題。
如果說由於當地的社保部門養老金籌集問題或者工作問題,銀行的發放系統升級問題,導致養老金臨時沒有發。可能自己也沒有關注社保部門的公告,也會出現個人擔心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能夠解決,相關待遇會進行補發。
2020年底國家推動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以後,各個地方的養老金發放時間也進行了統一,有的地方發放養老金的時間確實晚了幾天。因此,有的老人也會由於沒有跟以前時間一樣發放養老金著急。不過,時間一長就會適應的。
第四,是否真正地辦理了退休?
其實,我國的福利制度錯綜復雜,有些情況也很特殊,比如說內退。內退一般叫內部退養,也有一些職工叫做提前離崗。主要是職工脫離工作崗位以後,單位給職工繳納的社保,發放著生活費直至退休為止。
實際上,職工所謂的退休工資都是由用人單位發放的生活費,真正退休以後才會領取社保部門發放的養老金。
如果單位給職工辦理了退休手續,養老金會發到社保卡個人賬戶中,不會再走單位的發放渠道了,這種情況需要抓緊跟單位核實。
有一種可能就是單位出現重大變故,導致無法按時足額發放生活費了,這個情況可就麻煩了侍鬧哪。應當抓緊聯系原單位,商討解決方案,或者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維權。
第五,個人能否領取養老金的問題被查處。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一個職工只能領取一份養老金。確實有個別職工在多個地方參加了多份保險和社保,到達年齡以後在兩個以上的地方重復領取養老金。這個情況是社保部門重點查處的對象。
社保部門查處以後,會要求參保人員將兩部分養老待遇進行合並。拒不理彎毀睬,肯定會被停發養老金的。多發的養老金,社保部門還會要求補繳回去,如果不往回補交,那麼就會停發養老金直至全部補回。
第六,因為犯罪的情況養老金按法定停發。
按照社保部門的要求,如果退休職工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養老金待遇會停發。畢竟養老金只適用於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而拘役和有期徒刑國家會給保障其基本生活了,因此養老金待遇也會停發。
第七,社保發錯的情況。
這種情況相對較少,一般是由於系統調整發給同名同姓的人,或者社保卡號、身份證號相近的人。曾經遇到過兩個同名同姓的人,出生年月日都一樣,只不過身份證號不一樣而已。這種情況下,社保工作人員在辦理有關業務的時候,有可能會張冠李戴。這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去社保部門核實了。
二、養老金停發後怎樣才能恢復
退休職工因為沒有進行資格認證停發基本養老金的,按要求完成認證後即會補發,通常在次月與其它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發放時一並發放。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可通過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組織,依託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以及原工作單位協助等方式進行。
老碼三、退休工資沒有按時發放怎麼辦
社保局。剛辦理退休時養老金可能延遲發放:由於部分職工退休時,由於個人資料、檔案材料不齊、有的需要補交養老保險的差額,有的需要補交醫療等問題,導致退休審批時間延後,不管需要審批多少時間,退休金的計發日期都是從生日後第二個月開始補發。如果退休後生日的第二個月沒有按時發放養老金,可能是因為審批延後造成的,待完成審批後,正式退休手續辦理完畢,沒有發的月份都會在發養老金的日期進行補發的。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第四十六條社保經辦機構每年對退休人員開展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工作。社保經辦機構在核發待遇時,主動告知退休人員應每年參加資格認證。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第四十七條社保經辦機構要與公安、衛計、民政部門及殯葬管理機構、街道(鄉鎮)、社區(村)、退休人員原工作單位等建立工作聯系機制,全面掌握退休人員待遇領取資格的變化情況。
B. 養老金停發怎樣恢復
養老金停發後是可以行兄申請恢復的,下面是養老金恢復發放辦法:
1、養老金停發後需要申請恢復發放,首先要准備申報材料,即《xxx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停發(恢復)表》;
2、准備好申報材料後提交社區、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申請辦理,然後經由社區、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上報區社保局,區社保局匯總後,報市社保局社會化管理服務處核實,通知離退休職工管理處辦理養老金恢復手續。
法律依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
第四十六條 社保經辦機構每年對退休人員開展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工作。社保經辦機構在核發待遇時,主動告知退休人員應每年參加資格認證。
第四十八條 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可通過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組織,依託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以及原工作單位協助等方式進行。退休人員因年老體弱或患病,本人不能辦理資格認證的,由本人或委託他人提出銷脊申請,社保經辦機構可派人上門辦理。
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由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委託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進行異地協助認證。出境定居的退休人員,通過我國駐虧帶滲該居住國的使領館申辦健在證明或領事認證,居住地尚未與我國建交的,由我國駐該國有關機構或有關代管使領館辦理健在證明或領事認證。
C. 退休工資停發怎麼恢復
法律分析:退體職工因為沒有進行資格認證停發基本養老金的,按要求完成認證後即會補發,通常在次月與其它退體職工基本養老金發放時一並發放。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可通過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組織,依託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以及原工作單位協助等方式進行
法律依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第四十六條社保經辦機構每年對退體人員開展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工作。社保經辦機構在核發待遇時,主動告知退休人員應每年參加資格認證。
D. 辦理病退在到正式退休年齡後退休工資能恢復到正常嗎
辦理病退在到正式退休年齡後退休工資不能恢復到正常退休。
病退是男不低於50歲、女不低於45歲因職工患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向所在社保部門提出申請,由指定醫院做出「喪失勞動能力」結論後,辦理病退手續,要求提前退休、領取養老金。也就是說,事實上病退也是退休的一種形式,不需要再次申請辦理。
國務院[1978]104號文件第一條第(三)項規定: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療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病退。
其基本養老金或按月領取的生活費按正常法定退休年齡(男滿60周歲、女工人滿50周歲、女幹部滿55周歲)計算,每提前1年減發2%的基本養老金(不含個人賬戶養老金)。
(4)關於恢復退休工資的申請擴展閱讀:
1、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周圍神經肌肉疾病等,經治療後遺有下列情況之一
者:
(1)單肢癱,肌力2級以下(含2級)。
(2)兩肢或三肢癱,肌力3級以下(含3級)。
(3)雙手或雙足全肌癱,肌力2級以下(含2級)。
(4)完全性(感覺性或混合性)失語。
(5)非肢體癱的中度運動障礙。
2、長期重度呼吸困難
3、心功能長期在Ⅲ級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數≤50%。
4、惡性室性心動過速經治療無效。
5、各種難以治癒的嚴重貧血,經治療後血紅蛋白長期低於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
6、全胃切除或全結腸切除或小腸切除3/4。
7、慢性重度肝功能損害。
8、不可逆轉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期。
9、各種代謝性或內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導致心、腦、腎、肺、肝等一個以上主要臟器嚴重合並症,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10、各種惡性腫瘤(含血液腫瘤)經綜合治療、放療、化療無效或術後復發。
11、一眼有光感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半徑≤20度。
E. 鐵路退休金停發後如何恢復
如果您的鐵路退休金出現停發情況,您可以採取以下步驟來恢復退休金發放:
首先,准備相關證件和材料,包括身份證、退休證、退休金領取證等。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可能還需要提供額外證明材料。建議提前整理好所有相關文件,確保齊全無誤。
其次,聯系相關部門,例如鐵路局或退休金管理機構,了解退休金停發的具體原因,並提交相關材料申請恢復退休金發放。具體聯系方式可以查詢當地鐵路局或社保機構的官方網站。
提交申請後,需要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審核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建議在此期間保持耐心,避免頻繁催促。一旦審核通過,相關部門會通知您恢復退休金的發放,並補發未發放的退休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退休金停發是由於個人原因,如未及時提交相關證件或材料等,需要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申請恢復退休金發放。如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當地鐵路局或社保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
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與相關部門的良好溝通非常重要,及時反饋問題,有助於提高申請效率。同時,也要關注個人資料的完整性,確保申請流程順利進行。
另外,了解相關政策和流程,有助於更好地解決問題。建議定期關注鐵路局或社保機構的官方網站,獲取最新的信息和指導。
在等待審核結果期間,可以考慮其他補充收入來源,以緩解生活壓力。例如,參與兼職工作或投資理財產品,增加個人收入。
總之,恢復退休金發放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准備。通過積極溝通和妥善准備,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問題,確保退休生活的穩定。
F. 關於退休職工失蹤的工資補發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法院對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意回外事故發生之日起滿2年仍不答知下落者,可以宣告其死亡。如果法院已經宣告死亡了,社保局可以對其暫時作死亡處理,並發給相應的死亡待遇。《勞動部辦公廳關於退休職工下落不明期間應從何時停發退休待遇的復函》(勞辦發[1993]162號)和《勞動部辦公廳關於退休職工下落不明期間待遇問題的批復》(勞辦險字【1990】1號文件)進一步規定,退休人員失蹤,下落不明在6個月以內的,其退休待遇可照發,超過6個月的,從第7個月起暫時停發其退休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走失的退休人員以後又重新出現,或者知道他的確切下落,經本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可以恢復他應得的待遇,需要補發的待遇,應該如數補發,但是應該扣除其下落不明期間停發養老金後的發給他的供養親屬的生活困難補助和待遇。規定明確指出退休人員失蹤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停發其退休金。但是這對退休職工及其家屬是不存在影響的,其一,將來退休人員本人重新出現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為其補發;其二,就算失蹤本人不再出現,其個人賬戶同樣可以由其家人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