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交20年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大多數人養老保險繳費20年左右,個人賬戶能拿四五萬元。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社保交20年可以拿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如下: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金額÷計發月數(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女職工退休後計發月數為195,男職工退休後計發月數為139。)
2、基礎養老金=退休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國家實際上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基礎養老金保障的是基礎,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具有最好的保值、增值能力。如果是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第二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是自己給自己積累的保障。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計入個人賬戶,退休時按照相應的計發月數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⑵ 社保交了20年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目前的情況來看,交納了20年的社會養老保險,退休的時間能夠領取到1500元左右的退休搏桐金吧基梁坦!
退休金的領取分為基礎退休金和個人賬戶退休金兩部分的
基礎退休金就是與上渣茄年度職工平均收入有關系
個人賬戶退休金就是個人繳納的社會養老保險的多少?在你個人賬戶的余額多少以及你繳納的社會養老保險時間的長短?
⑶ 社保交了20年退休金一般多少錢一個月
繳費基數是4250元的話,繳納了20年,那麼退休工資一般是一千四百元左右。
所以,趁著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吧。
⑷ 2023年退休,繳納社保20年,退休能領多少錢
一般來說,社保繳費20年,退休能領養老金1500元上下。⑸ 職工社保交20年能拿多少退休金
每月交最低社保20年後領多少,需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工齡來計算。一、20年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參加工作至退休上一年歷年繳費指數之和/計算指數年限x退休上一年省月社平工資二、以江蘇揚州為例:按照最低標准繳納養老保險20年,在2019年退休,如果你是男性,基礎養老金為96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42元,每月總計領取養老金為1402元;如果你是女性,55歲辦理退休,你的基礎養老金為96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61元,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總額為1321元。
⑹ 社保交20年退休工資多少
這與社保繳納的年限有關,如果社保交滿15年。則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2、個人賬戶養老金人帳戶存額÷120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65歲退休的話,還可以領退休金約20年,那以此推算,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時長為:20×12個月40個月。
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職工上一年度退休時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綜合計算的。一般來說,繳費基數高,繳費期限較長的人就高。付了20年錢的人,付款期限一般較短。雖然比交了15年的人長了一點,但養老金要比交了15年的人高出幾百元。長期不繳費的,可以通過提高繳費基數,彌補短繳費年限的不足。參保人員按本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繳納養老保險費。他們可以在60%到300%之間自由選擇支付指數。所謂支付指數實際上是支付的基礎。比如當地員工的月平均工資是6000元。按60%繳費,每月繳費基數為3600元。如果100%支付,支付基數為6000元。如果支付300%,則支付基數為18000元。繳費基數不同,在相同繳費年限的情況下,養老金缺口相對較大。
二十年工齡退休工資有多少
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等構成。以下標准僅做參考:
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 人資格定:15年以下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
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 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事工人工作,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3.工作工資: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 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
5、特優津貼: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 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勞動工作中有特殊研究成果,並得到很好的推廣,可根據影響范圍 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是以國家級,省級,地市、縣級,確定不同的標准,使那些有才華的工人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 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