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跨年工資給補不

退休跨年工資給補不

發布時間:2023-08-17 13:30:09

⑴ 遲辦退休工資有補發嗎

勞動者退休手續延後辦理的工資可以補發,用人單位應當合法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延後辦理退休手續,勞動者的退休金從辦理退休手續後開始計算,辦理手續之前的退休金不在補發。
一、退休工人補發工資需要的手續:
帶上相關的證件直接去社保局辦理手續就可以了。
二、退休手續辦理:
1、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前一個月,應向單位經辦人提供身份證復印件(辦理養老金領取卡之用)、個人照片(辦理退休證用)等材料;
2、社保經辦人依據當事人具體情況填寫退休審批表,連同當事人的人事檔案於退休當月提交給社保機構,由社保機構審核其是否符合退休條件;
3、社保審核通過後,依據其退休年齡、參保繳費時長、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因素計算其具體養老金;
4、經辦人依據社保計算結果完善退休審批表並提交社保確認、核准,完成後社保發放退休批文並製作退休證,同時委託銀行辦理其養老金領取卡;
5、經辦人將辦理好的退休證、銀行卡等轉交退休當事人即可完成退休手續。
三、辦理退休的條件:
1、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 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3、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 綜上所述,男性市民參加工作,年齡達到60歲的,可以按照程序辦理退休,這樣可以拿到退休工資。按照工齡計算的話,退休工資為工齡乘以100,工齡30年的退休工資是3000元。工齡的計算非常關鍵,包括連續計算和合並計算。在實踐中,基本採取連續計算。
四、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例:50歲195個月、60歲139個月)。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全部平均工資指數×本人97年以前繳費年限(工齡)×1%。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七條【勞動者權利救濟途徑】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八條【工會監督檢查的權利】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⑵ 2022退休中人工資能補發嗎今年退休中人的退休金會不會補發

2022退休中人工資能補發嗎?今年退休中人的退休金會不會補發?什麼時候補發?具體會補發多少錢?接下來跟我一起來看看最新相關資訊吧。
一、養老金上漲會補發工資
截至2021年,我國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實現「17連漲」。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上漲幅度均為5%,2021年上漲幅度調整為4.5%。目前,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沒出來,但上漲肯定是板上釘釘了。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方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方法的基本統一。
調整起算的日期節點是2022年1月1日。如果今年和歷年一樣是在7月31日前實施補發差額到位的話,在2021年12月31日(含)前的退休人員將會獲得養老金上調後補發的差額。各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會收到七個月左右的養老金補發。
二、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補發
目前,各省已經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中人待遇重算並補發工作。重算的待遇金額跟退休中人的職業生涯長短、繳費工資高低等息息相關,因此,計算出來的待遇金額每個人就不一樣,需要補發的金額也就不盡相同。
2022年退休「中人」補差80%比例的養老金差額。2022年1月1日之後新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到手的退休金會補發新老演算法待遇對比差額的80%的比例。
三、社會平均工資公布後的養老金補差
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部分的養老金=個人繳費本息總額÷計發月數,比如女性5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95個月;3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過渡系數×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
基本養老金和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等因素有關。
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統計局大概在每年的6月份才會公布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
所以,對今年1月至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公布出來之前退休的人員,其養老金計算所使用的平均工資為上上年度的。這類退休人員,在上年度平均工資公布出來後,社保中心就會重新按照新的平均工資核算養老金,並自領取養老金當月開始給予補發差額部分。

⑶ 晚辦理退休一年工資給補回嗎

晚辦理退休一年工資一般不給補回。原因如下:
1、因為勞動者本身原因延遲辦理退休一年,基本養老金是不予補發的,從批准退休的次月起發放。
2、職工延遲辦理退休一年,繳費年限還是計算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止,個人賬戶繼續記載,按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規定計算基本養老金,如延遲期間基本養老金有調整的,按照規定調整,不再補發。
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使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⑷ 2022年退休人員補發工資

為什麼說2022年養老金重算補發已定?
實際上,養老金重算補發的根本原因是養老金計發基數發生大變化,也就是說2022年新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暫時以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進行預發,這意味著養老金少算了,必須等到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後,替換計發基數重算補差。
目前全國31個省市公布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相比較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漲幅達到4.2%以上,比如說湖南省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728元,而2022年上漲至7132元,漲幅達到6%。如果不替換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話,不僅不合養老金計發辦法而且有損退休人員養老金利益,因為養老金少算了,沒有領到自己的全部養老金,這個不是福利待遇,而是退休人員自己的錢。
所以說,只要是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了,今年1月後、基數公布前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重算補發是肯定的,只是每個省市的公布時間、執行時間有早有遲,換句話說,養老金重算補發到賬時間有快有慢。總之,2022年養老金重算補發已定,是真的。
12月底前補發到賬是真的嗎?
關於養老金重算補發到賬的時間,我查閱了人社部以及各省市的官網都沒有相關消息,說明重算補發到賬時間全國沒有統一規定,具體時間還是看地方補發進度,也就是因地而異。但是根據往年養老金重算補發進度來看,除了去年浙江在1月底前補發外,全國大多數省市都選擇在12月底前補發到賬。原因有2點:一是遵循業務習慣,1月至12月是一個業務自然年度,對於各級社保經辦機構而言,12月底前各項業務要辦結,便於進入下一年業務年度。因此,2022年養老金重算補發在12月底前補發到賬不足為奇;二是可以避免退休人員混淆養老金計發基數,自認為跨年養老金重算補發應該用2023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因此,在接下來的十幾天內將會迎來養老金重算補發的集中落地期,全國大多數今年新退休的人員都會收到補發的養老金差額,還沒有收到的,不要急再等等幾天,大概率會在12月底前補發到賬,敏舉這是真的橋纖碧。
養老金重算補發多少呢?
補發多少?從細節看,取決於退休時間、補發時間、養老金計發基數漲幅、工齡(含視同)、繳費指數豎仔(含視同)這些重算參數,從賬面上看,取決於基礎養老金補發和過渡性養老金補發,下面看2個補發公式就明白了。
1、基礎養老金重算補發差額=補發月數×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幅度×(1+平均繳費指數)÷2 ×工齡×1%;
2、過渡性養老金重算補發差額=補發月數×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幅度×視同繳費指數×視同工齡×1.3%。
所以說,補發多少?應該說是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為重算參數每個人都不一樣,很難找到同樣補發差額的退休人員。
下面就以黑龍江為例,退休人員徐某工齡15年,今年1月首次領取養老金,12月補發養老金,平均繳費指數為0.6,不含視同工齡,黑龍江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幅度為745元。所以說,徐某基礎養老金重算補發差額=補發月數×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幅度×(1+平均繳費指數)÷2 ×工齡×1%=12×745×(1+0.6)÷2 ×15×1%=1072.8元。
總之,每個退休人員情況不一樣,補發金額有多有少,但是2022年養老金重算補發已定,12月底前補發到賬是真的。

⑸ 退休第二年補發工資

高出養老金的20%。退休補發工資第一年補發高出養老金扮好的10%,第二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20%,以此類推。補發養老金手粗,它其實是針對於剛退休的老人,會迎廳薯鉛來養老金的,重新核算並且差額補發。

閱讀全文

與退休跨年工資給補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又什麼大便不出來 瀏覽:432
哪裡看駕駛體檢照片 瀏覽:488
深圳社保退休工資演算法 瀏覽:858
老年大學哪裡辦的最好 瀏覽:913
除了醫院還有哪裡體檢 瀏覽:420
敬老院公益活動校長發言稿 瀏覽:671
婚房登記在父母名下怎麼寫 瀏覽:314
老年人雞爪風 瀏覽:866
過年期間怎麼對付父母 瀏覽:153
招退休人員交社保 瀏覽:871
老人家中養349隻老鼠 瀏覽:541
父母可以用什麼單反 瀏覽:238
社保網2018年退休金調整 瀏覽:862
老人家補血湯 瀏覽:684
養老醫療兩個系統怎麼加人 瀏覽:489
到了退休年齡後公司還能繼續買社保嗎 瀏覽:245
老人家耳朵老是嗡嗡響是怎麼回事 瀏覽:281
天津老年大學咨詢電話 瀏覽:66
高中生厭學父母怎麼辦 瀏覽:569
退休金雙軌制2017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