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2018寧波退休金

2018寧波退休金

發布時間:2023-08-13 04:50:25

① 2022年各省養老金省級統籌,計發基數全面統一!養老金也會統一嗎

所謂的養老保險計發基數,這也是比較新的一個概念,往年大多數說的是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在幾個月前、2021年下半年的時候,大多數的省份都紛紛公布了本地的養老保險計發基數,比如廣東省是8332元、江蘇是7974元、山東是6893元(除菏澤)、浙江6594元、遼寧是6340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各大省份坦岩銀在2022年都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之後,本省企業退休人員、工齡相同的情況下算出來到手的養老金水平、是否也都是完全一致的呢?
都按這個基數金額發放嗎?比如浙江企退人都統一發6594元、廣東省都發8332元嗎?能完全實現統一公平了嗎?省級統籌對大家的養老金水平影響究竟有多大,看看此文你就懂了。
今天就以浙江為例,看看在最新的全省養老保險計發基數都是6594元的情況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是否會保持一致?其他省份也是同樣的邏輯。
浙江人社廳在2021年公開發布過的上年度全省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加權平均工資,按年算是79133元、摺合每月為79133÷12= 6594.42元/月,四捨五入是6594元——這也就是迄今為止、最新的浙江省養老保險計發基數了,簡單地說就是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這個數據,直接會影響每一位浙江退休人員辦理退休時,核定出來的第一個月養老金的金額,原因如下:
養老金計算公式:
1基礎養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棗賀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繳費本息總額 ÷ 相應的計發月數,男職工6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由此可以看出來讓宴,浙江省各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除了與這個6594元計發基數有關,還掛鉤了其他因素——比如說個人的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指數、個人賬戶余額、退休時的年齡和計發月數......這些都會影響到最終到手的養老金金額。其中非常關鍵的就是這個「繳費指數」。
由此可以看出,到了2022年,全省的企業職工這個養老保險繳費指數是在0.6~3.0之間——換言之,也就是繳費基數下限為6594元×0.6≈3956元,然後繳費基數上限為19782元,所以全省不管你在哪個地區、你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是在3956~19782元這個區間內的。
為什麼說省級統籌有利於縮小差距?
所以從數學公式上來算,如果兩個人繳費年限相等、繳費指數一致、退休年齡和退休時間也差不多(例如某工廠同個月退休的老張和老王)那麼算出來的第一個月養老金,他們倆無疑就是基本相同的——然而這只是今年計算的情況,其他省份也是這個道理。然而在省級統籌實施之前、算出來同一個省內卻有較大差別。
同等條件,算出的養老金金額也會相同
浙江省在2021年12月、全省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之前,省內各地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區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有很多差別的——換句話來說,如果你在杭州、寧波這些一線城市退休,跟你在省內的文成縣、景寧縣或其他小城鎮、縣級市辦理退休,算出來的養老金是有很大差別的,至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差異很大。
浙江省是從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在此之前,浙江省內經濟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有些當地的社平工資比浙江全省的平均工資還高。
就會導致在當地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某些地區會顯得「鶴立雞群」高一些,我們用2019年寧波市和浙江省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對比,就一目瞭然: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8年時候寧波市的社平工資每月5898元、要大於浙江省的5536元,因此2019年,寧波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金額3539元、也大於浙江省的下限金額3320元;然後寧波市的上限金額17694元,也大於浙江省的上限金額16610元。
由此可見,在2021年年底之前、浙江省各地的企業退休人員,即使工齡、退休年齡、繳費指數都完全一致,但是僅僅由於這個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數據有差異——也會導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產生差距,甚至會出現經濟發達地區,算出來的養老金高於全省其他地區的現象。(其他省份在實施省級統籌之前、也是同理)
比如說寧波市企業退休人員老吳,在職時如果他一直按照0.6的繳費指數參加養老保險,那麼在2021年之前,他實際的繳費指數是比浙江省其他很多地區的企退職工老李的0.6要高一些的。(山東省實現統籌之前,濟南、棗庄和青島、日照市兩組相比,也是同樣的道理)
各地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會統一養老保險計發基數
如果老吳和老李都是男性,他們的繳費年限都是25年、也都是在2019年同一年退休的、那麼他們倆分別在浙江寧波和麗水退休——他們兩個算出來的養老金肯定是有差異的:因為寧波的老吳在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都會明顯占優勢;
老吳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積累的余額明顯會多一些,在基礎養老金的計算結果上也會明顯高於老李,所以老吳的最終每月到手養老金比老李要高。
因此,下面給大家帶來三點關鍵解讀:
1第一:各地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後,所謂的統一某些待遇發放標准,並不是指的是所有人每個月發放同樣的養老金——而只是在這個養老保險計發基數上實現了全省統一,因此在省內范圍,繳費年限工齡、退休年齡差不多的前提下,企業退休職工核算出的養老金不會差異太大,因此相對更加公平。
2第二,養老保險計發基數,並不等於你到手的養老金金額。比如江蘇省目前使用的是7974元基數,並非指的是江蘇省退休人員每人每月都發7974元(哪有那樣的好事?),而是指的7974元會統一參與到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核算數據,大家千萬別誤解了。
3第三,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和全國統籌後,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金額會「一刀切」拉平,最終算出來還是會有差異,都是很正常的——只不過說,在個人工齡等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在同一個省市、算出來的養老金沒有之前那麼多的差別。
省級統籌還能消除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養老金支付壓力,這下大家明白了省級統籌給「公平性」帶來的重大意義吧?

② 你覺得四十二年工齡和三千二的工資對等嗎怎麼樣

18歲上班,60歲退休,剛好42年工齡。

如果您是2019年辦的退休,並且您所在省份屬於中等收入的地區,從3200這個結果判斷:

你歷年的繳費水平基本在當地收入的平均水平上下,離崗前的月平均收入應該在5000左右,拿到手可能毛4000的樣子。

所以,這個養老金水平達到或超過您退休前收入的70%了,應該說還是非常可以的了。

只是推測,如果錯了請見諒!

你如果在民營企業,平均繳費指數為最低60%,而且所在地為普通二線城市、即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為5000元左右,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之和(所謂的工齡)為42年,也就是這個標准,我和你所說的情況差不多,工齡差不多為41.75年,平均繳費指數還不是最低、但也不到100%,綜合繳費指數為0.82,所在地上一年社平工資為5013元,前年辦的退休,當時是3700多元,到現在退休金漲了兩次,每次都是170多元,目前為止剛剛過4000元那麼一點點。

題主問的是四十二年工齡和三千二的工資是否對等,很明顯是對在職三千二的工資不夠滿意,但很多朋友不知何故,非要把四十二年工齡和養老金聯繫到了一起,實在是有點不解。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和上年度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有直接關系,和工齡並沒有直接的關系,工齡是在職工資定級的主要依據之一,繳費年限才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關鍵因素,不是說工齡長繳費年限就一定長,比如:如果你工齡42年,但從來沒繳過養老保險費,別說3200元了,那會連一分錢養老金也沒有。我們在職時發的待遇叫工資,退休後發的待遇叫養老金,工資對應的是在職待遇,養老金對應的是退休待遇,工資和養老金不是一個概念。

四十二年工齡的職工,發三千二的工資還真是不多,不過現在才考慮對等不對等已沒有實際意義了,因為有四十二年工齡的人,也就是退休的年齡了,不知單位繳沒繳養老保險?繳費按什麼基數?自己是什麼身份?有沒有拖欠養老保險費?這些才應當是題主最該關心的問題。

切記一點:工齡長短只是在職工資高低的主要依據,繳費年限(含視同)長短才是養老金多少的關鍵因素,兩者有一定聯系,但又有本質的區別。

四十二年的工齡,意味著從18歲就開始工作,直到60歲退休整整幹了42年, 這個工齡絕對是超過了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員 。而三千二的養老金,從目前的消費水平來看,一斤豬肉幾十元,買點水果也隨便幾十元, 這點錢肯定是過不上什麼有品質的生活 。所以,如果單純從工齡與養老金的比對,那麼應該不算對等。

但是,其實3200元的養老金已經超過了我國的大多數人 。截至2017年,我國的人均月均養老金是2874元,同時我國 只有10個省份 的平均養老金高於3200元。這個數字應該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現在網上的人不是隨便月薪過萬,年薪百萬的也一抓一大把,但是其實國人的日子過得真沒有那麼舒服,現實的貧富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而且,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職工之前養老金沒有並軌,所以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 同等工齡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會比企業人員高出不少 。

目前,退休後能夠領到100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也是有的 ,對於國企的中高層幹部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廳局級領導,這種收入非常正常。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百姓,特別是企業里的普通職工,即便工齡不短,但其實 很大一部分人退休以後領著一千多的養老金 。因為我國養老金的計算不單單是根據工齡,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在職時候的繳費工資情況,繳費工資低的人即便工齡再長養老金也不高。

你覺得四十二年工齡和三千二的工資對等嗎?怎麼樣?

這個要看你處在什麼城市,在崗時你什麼單位,單位給你交社保基數是多少有關系。

我以個人為例:我剛好也是四十二年工齡,三十七年工齡加「支農」五年,正好也是四十二年,我地處浙江省寧波市,原來是物資局系統,退休工資是五仟弍佰元2019年,別人同樣也是四十二年,要比我高二百多元,我上海表兄工齡比我低,但是退休工資就比我高,在是因為有地區差異關系。

你的四十二年工齡與三千二佰元,要與你當地同等人群作比較,可以去社保局查詢,你在崗時單位交社保繳費基數,有公式可以去換算你的退休工資是多少。

退休工資和社保月或年交納數額,工齡,這二者有關系。

同等工齡的情況下,社保交的多,退休工資就比交的少的人高。

關鍵在自己的社保,交了多少?有些企業的員工月收入非常高,但按固定數額,比如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交社保,以降低企業的人員費用,退休工資當然低,這些企業非常多,國企也有。有些按實際收入交社保,退休工資就高。

我是江西國企特殊工種,35年工齡,2018年退休,現在退休工資4269元。和我一樣35年工齡,同年退休的人,在生產一線,退休工資4980元,高我700元,為何?因生產一線月收入高,社保交的比我多。

我不知道是否對等,我只知道我們企業2014年~2016年退休的高工.高經.及中級職稱者,工齡42年左右,養老金就是3200元左右,有一位文革前南京大學學士也是三千多元,一位老工程師(已逝)幾項發明專利,部 科技 進步一等獎,他的專利讓中國某一產品為許多企業獲利,臨死時養老金還不到三千一百元,這同國家分配政策有關,不存在是否對等。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挺復雜!

你平時還沒有退休的時候,注意過每月社保繳費金額和累計余額嗎?關心過剛退休同事的工資沒有?以前有的人覺得交的少,平時工資可以多拿一點工資,還沾沾自喜呢?

社保工作做的好的單位,繳費初期每年都要核對金額,本人簽證確認的,最近幾年可以上網查詢。加上快到退休時間了,比照個人相似條件的同事,也能大概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養老金。

俗話說。「看菜吃飯」意思就是,根據你的收入安排你的生活。因為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你的繳費工齡,(包括視為繳費工齡的部分),繳費基數、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等等因素計算出來的。大家都是照此公式去套算的,因此公平性是擺在那的。(我在這里指的是同類人,不去與事業單位的人比)時常在這里可以看到討論退休金高還是低的比較。說句真心話,想找不痛快,就經常出來比較。最後結果還是心裡不平衡,還是不痛快。這山望著那山高,既不可以改變,又無可奈何。

調整好心態,過好自己的日子。

得看一些相關數據。

一是你所在的地區。你是在一線大城市還是在三四線小城市,地區平均工資決定了你退休金的高低。

二是你的單位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企業或是私企。單位性質決定了你在崗時工資的高低,也決定了你交納養老金的多與少。

三是你在企業中,是一直干到正式退休,還是下崗了。

四是你的單位和個人交納養老金,是高檔是低檔,如果交的都少那沒辦法了。

③ 杭州和寧波的退休金對比

江蘇和浙江,都是經濟大省和經濟強省,老人退休工資相對較高。那麼,在同等情況下,老人退休工資到底是江蘇高還是浙江高?本人通過2018兩省人力社保統計公報,對比江浙兩省不同退休人群的養老金支出,結果如下:1、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體制內),浙江省人御信裂均高達9.42萬/年,比江蘇機關事業人員(人均7.12萬/年)高不少。2、企業職工退休金,江蘇人均3、51萬/年,浙江人均3、42萬/年。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浙江由於歷史原因,國企職工偏少,再加上外企不多,所以真正的企業職工只有340萬,而另外400萬領取人數,是浙江農民通過失地或一次交保政策獲得,這400萬人,普遍只坦態達到15年的繳費年限,養老金只有2000/月。實際上,可以大致計算一下,浙江340萬真鎮閉正的國企職工,人均養老金約4.2萬/年,還是要高於同級的江蘇國企職工不少。

④ 寧波公務員在2018年退休工齡33年8個月,55歲退休,那請問退休金是多少

公務員退休金不是只看工齡,更多的是職級和享受的待遇有關。一般情況下,工齡超過30年的公務員,退休金不會低於退休前平均月收入的60%,甚至可以到80%。

⑤ 寧波退休養老金調整標准

法律分析:社保繳納是有不同的檔位的,簡單來講就是你每個月交的社保錢越多,以後每個月能夠領到的養老金就越多。第一部分按每人每月40元標准增加。第二部分根據退休(職)人員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年按1年計算)長短確定月調整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⑥ 寧波市退休金按什麼標准發放

法律主觀:

現在很多人的前瞻意識都非常強,在自己還沒有進入退休之時,就已經考慮到在自己老了之後應該怎麼辦,盡管子女是能夠贍養自己的,但是如果自己能有其他的收入,那自己的晚年生活會更加的舒適。一、退休金的發放按什麼標准計算搏坦的退休金的發放標準是,按照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確定計算標准。按照本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參保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相加後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加發1%。二、領取退休金需要哪些材料1、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2、根據不同情形,另需分別攜帶以下材料:1)計生獎勵材料:符合計劃生育獎勵條件的人員,需攜帶街鎮(鄉)計劃生育辦公室蓋章的《領取年老一次性計劃生育獎勵費申請審核表》或《申請領取計劃生育一次性補充養老金證明》原件;2)房貼證明:享受房貼人員,需攜帶《關於參保人員享受房貼的證明》,其中對單位或個人申報的房貼金額超過5元的,另需攜帶1995年底之前的工資單復印件;3)解聘材料:從事管理和技術崗位工作的女性,年齡在50-55周歲之間辦理養老金申領手續,需攜帶注有聘用期限的聘用合同或解聘書復印件;4)雀銀輪工資憑證:按外商投資企業辦法計發養老待遇的人員需攜帶該人員1994年和1995年的工資發放憑證復印件;5)原核定材料:符合轉制單位工作年限滿25年的人員,若尚未辦理首次養老金核定手續的,需攜帶已由社保經辦機構審核通過的《養老人員養老金申報表(機關事業)》(申3表)。註:材料復印件需加蓋公章。三、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根據最新的養頃信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閱讀全文

與2018寧波退休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市男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665
如何以氣養生 瀏覽:974
海南養老宜居哪個地方最好 瀏覽:233
欠賬如何向父母坦白 瀏覽:176
鋰電電瓶加什麼能延長壽命呢 瀏覽:56
重陽節生的明星 瀏覽:509
養老院質量大檢查操作手冊 瀏覽:472
退休人員更換社保卡後退休工資怎麼辦 瀏覽:230
養老認證是哪個網站 瀏覽:550
現在農村人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273
上海單位繳的養老保險能轉嗎 瀏覽:235
該怎麼拒絕父母要一塊去漫展 瀏覽:684
社區重陽節活動小禮品 瀏覽:651
子女不願贍養老人怎麼解決 瀏覽:178
西城老年大學報名手續 瀏覽:439
最高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114
重陽節特種郵票首發式 瀏覽:52
做養生的怎麼銷售 瀏覽:496
婚前如何保證父母出首付的證據 瀏覽:82
廣州老人家玩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