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總疑心重,總是說丟錢。這是什麼病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現象,那麼可以確定是精神疾病中的「疑心病」,建議進行心理治療。
『貳』 家裡老人快90歲了,近段時間出現打人罵人的症狀,疑心病很重,老說別人打他、殺他、罵他、壞人很多…
這是老人業障現前
也就是宿世來的冤親債主
人在老的時候,或者專生病時候
或者走霉運時候,就會有這屬種情況出現
過去世,傷害的眾生會來找麻煩
這時候,作為家人最好為老人念佛號
也就是為這些冤親債主念佛號
也可以做些善事,比如,放生等等
做這些事,有功德,有益於冤親債主
更有益於老人,不妨試一試
『叄』 導致老年敏感多疑的原因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有程度不同的猜疑心,而在我們有些老年人身上則表現得更突出一些。這是因為我們到了老年,常常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現象,如視覺不明,聽覺不靈,記憶不強,行動不便等。而有些老年人當自己看不明、聽不清又記不住時,就愛反復地發問,如果得不到比較滿意的答復,有時就會主觀臆斷別人是在背後議論自己,甚至是在有意諷刺、挖苦、欺侮、排斥、冷落和陷害自己。個別的老年朋友,還會疑神疑鬼地感到別人是在算計他,想偷竊他的財物。
所以,有些老年人常愛把存款之類的錢物東塞西藏,結果到後來自己也記不清和找不到時,就認為它果然被人偷走了。
還有少數老年人,常常對鄰居和子女婿媳的一言一行斤斤計較,甚至向懷疑心理向發展,輕者可以變成老年乖僻,重者可以患上以猜疑為主要特徵的「老年期妄想症」。
由於猜疑,還可以引起另一種我們老年常見病,稱為「疑病症」。一般來說,我們年老體弱的人容易感覺身體不適,其實這是很自然的。
可是,有些老年朋友因對外界的興趣減少,對自身的關切增多,而且不時目睹同齡人不幸患病離世等,就使他們終日擔心自己也會得病。
因此,略感不適便猜疑身體有病,急於投醫求葯。而且,他們一方面擔心查出病情,尤其害怕身患絕症;另一方面,當查明並無病症時,又往往不相信醫生的診斷,疑心醫生和家屬對自己隱瞞了病情。
總之,人老以後,人格待征也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歸納起來有:自我中心性;內向性;保守性;好猜疑;常向壞的方面去猜測、嫉妒心強;缺乏堅韌性和靈活性;比較執拗;適應能力較差;總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疑心病大;依賴性強;有抑鬱傾向。
這些變化首先是生理改變造成的。由於老年人感覺能力衰減,對外界認識造成困難、易於憑主觀去猜測。老年多疑以胡亂猜疑、嫉妒、乖僻的形式反映出來。
精神方面的因素是多種的,如離開工作崗位,社會活動的減少,人際關系的疏遠,以及家庭中的地位改變和不睦等,均使老年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增加了戒備心,從而使老年人總處於緊張的防禦狀態。
凡事都有度,對於老年朋友來說,留份疑慮、多生個心眼或可起自我保護作用,但猜疑過度,且又毫無根所據,則多半是病態現象。老年人如出現上述這些多疑現象,又不能接受別人解釋,事實面前也不能令其信服,則已經轉化為病態,應盡早去醫院檢查治療。
『肆』 我的父親57歲了,疑心這幾年越來越重總是懷疑我母親有外遇,還信誓旦旦的說有證據,這是病么
你的目的是要把這件事解決好,那就得拿出點耐心,你爸媽年齡這么大了,性格偏激很正常。你可能很少關注老年人,所以有點大驚小怪。以為他們不正常,其實不是的,而是因為他們的新陳代謝變緩慢,思維什麼的也就開始遲鈍。看待有些事情也就固執化。
你爸認定你媽出軌,還說有證據,你知道那不是真的,那你也得找出證據證明你老媽清白才行,你得站在你父親的立場調查清楚,而不能只憑感覺去相信你媽媽,查清後確實誤會你媽了,再展現清白的證據給他看,讓他明明白白知道才行,你一味的反感又不做出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糟。
如果你找不出,那就只有跟你爸溝通,問他希望和你老媽怎樣他才滿意,告訴他一味的懷疑不能解決任何事情,而且如果兩個人不能信任再在一起也沒有意義,你可以建議他們分居,因為年齡太大,已沒有離婚的必要。
如果你們家兄弟姐妹多,就你媽住你家,你爸住你弟家。事情不就解決了,如果只有你一個孩子,那你讓你媽住你家,再幫你爸在同一個小區買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讓他住著,你再給他請個保姆照料他的生活起居,隔一兩天你去和他吃吃飯,陪他聊聊天,不也挺好的。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反正,你和他們商量嘛。
兩全其美的辦法多的是,只要你用心。
『伍』 如何應對老年人的疑心病
多疑是老年人里特別常見的心態之一,往往兒女解釋了半天,老人卻依然倔強,堅持相信自己的疑慮。南昌安康醫院:不少人為此而苦惱,不知如何面對老人的「疑心病」。
一、老人多疑是老化的反應
「老人疑心重是病嗎?」一位女士說,今年70歲的母親老是無端的說保姆偷拿了東西,為此已經換了好幾個保姆。向母親解釋家裡並沒有丟東西,但她好像不怎麼聽得進去。市腦科醫院沐??繳?賦觶?先碩嘁桑?贍苡扇?方面原因造成。
1、生理的原因。年齡大了,視力和聽力漸漸也下降了,這時候,老人聽的看的不如以前多,也沒那麼准確,因此容易多疑。
2、人際交往的原因。退休之後,在社會中的角色也變化了。從前工作中會接觸很多人,現在接觸得少,如果老年人心態調整得不好,容易覺得自己沒用了,慢慢開始多疑。
3、老化的原因。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性格方面的一些特點會變得明顯。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多心,到了老年就容易變化為多疑。
二、老年人多疑原因
1、生理的原因:年齡大了,視力和聽力漸漸也下降了,這時候,老人聽的看的不如以前多,也沒那麼准確,因此容易多疑。
2、懷疑自己得了病:有些老人老懷疑自己身患絕症一有點兒頭疼腦熱,就嚇得反復去醫院檢查,總擔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重病,這是疑病的典型表現。可以說,在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有過疑病的體驗。
三、如何應對老年人的疑心病
1、人際交往的原因:退休之後,在社會中的角色也變化了。從前工作中會接觸很多人,現在接觸得少,如果老年人心態調整得不好,容易覺得自己沒用了,慢慢開始多疑。
2、老化的原因: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性格方面的一些特點會變得明顯。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多心,到了老年就容易變化為多疑。
四、老年人多疑的應對辦法
1、轉移老人注意力:如果跟老人一時半會解釋不清楚,千萬不要跟老人「硬碰硬」,可以試著轉移一下老人的注意力,讓他做些別的事情?,或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聽老人傾訴:如果兒女長時間不能陪伴左右,老人可能也會產生多疑情緒,如果有時間的話,不仿多抽出點時間陪陪來人,聽老人傾訴一下,或許老人的疑心便會消除
3、多參加戶外運動:長時間不出門,同樣會使人情緒不穩,疑東疑西,可以多帶老人出去走動走動,多接觸接觸同齡的老人,一起嘮嘮嗑,談談心,這樣也能減少老年人的疑心病.
『陸』 老年人疑心很重,甚至沒有發生的事情也覺得是真的,是什麼病
都80歲了,難免記憶力什麼都會出現問題,你外婆這個估計就是年輕的時候就對你舅媽這個兒媳婦部滿意,老想著她會害她,現在就總是把想的當成真的,因為她現在的大腦分析問題跟常人已經不一樣了,現在只能多順著她了,不要把她說的話當真就是了
『柒』 老人疑心重和什麼病有關
老年痴呆日:老人總忘事愛猜疑易傷感警惕老年痴呆
每年的9月21日為「世界老年痴呆日」。目前,全世界約有2430萬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簡稱AD)患者(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且每年以460萬新增病人速度增長,相當於每7秒鍾就增加一位新病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簡稱AD)患者人數不斷攀升,疾病負擔不斷加重。專家表示:尚無有效的治療老年痴呆(主要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措施,但是,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可減輕病人的功能損害、改善病人和護理者的生活質量。
一個女兒的自述
陳小姐是在廣州CBD上班的一位80後白領,平時工作忙,經常加班,不能准時下班回家,雖然跟母親住在一起,但是日常交流很少,有時幾天才能跟母親一起吃頓飯。漸漸地她發現母親的行為有點不對勁。她說:「我的母親曾經是一名聰明、開朗、獨立、健康的知識女性,父親去世後,她接管了一個小型貿易公司。退休後,母親一個人住,她有自己的朋友圈,還經常參加社區活動和一些志願者活動,生活很充實。然而,到了68歲左右,母親忽然變得不太出門,也不出去看望她的朋友,每天只是在家看電視或看書讀報。當時我並不怎麼在意,心想,她畢竟是將近70的老人了。後來,母親漸漸地顯得糊塗和健忘,她在房間里貼了許多小紙條,上面寫著提醒她自己的話,如別忘了關煤氣、檢查房門是否鎖好。我還發現她在看電視和報紙的時候會作許多筆記,後來我才明白,如果她不作筆記,她會很快地把前面的情節忘掉。這時我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我帶母親去做了一個全面的檢查。檢查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首先,以目前母親的身體狀況來看,她非常健康,起碼還可以活15年;第二,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醫學上的名稱為阿爾茨海默病。醫生指出,這種病是進行性的,隨著病情的進展,母親將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靠他人照顧。這消息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打擊,最讓我頭疼的是我必須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對此,我腦海里有一個疑問:怎麼樣才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老年痴呆症呢?「
專家答疑
對女兒的疑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朱燦勝副教授進行了回答。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視空間辨認、分析判斷、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它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機會越大。65歲以上人群,2-5%,年齡增加5年,患病率增加1倍。80歲以上老人患病率達40-50%,女性多於男性,目前全球3050萬,預計到2050年會超過1億。
痴呆老人及早診療十分重要,有些因此可得以治癒,有些能控制病情發展,延緩痴呆發生。但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家屬帶來的老人有2/3以上已屬於痴呆中晚期,智力缺陷十分嚴重,生活不能自理,已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造成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家屬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或對老人關心不夠所致。哪些老人有痴呆可能須及早就醫?下面列舉最主要痴呆的早期表現,若反復經常出現,應該引起注意,及早就醫為好。
①近期記憶力下降:老人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忘記來過的電話,忘記家人要他做的事情。例如一個老人去買份報紙回來,一會兒就忘記了,又去買了一份。一會兒又忘記了,再去買一份,一共買了3份。又例如客人來家裡吃飯後,給客人毛巾擦臉。過一會就忘記了;又遞毛巾讓人家擦臉。但對於過去的事記得很牢,常常反反復復地講述,津津樂道。
②學習新知識困難常感到記得不如忘得快。
③猜疑、敏感、瞎想,由於經常忘記東西放在何處而找不到,就疑心別人存心不良偷他東西。產生各種猜疑和被害妄想。
④情緒波動易波動,易傷感,有時焦慮,抑鬱。
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人會逐漸出現:忘記往事的現象;洗澡、進食、穿衣或上廁所可能需要他人幫助;同時還會出現行為混亂的表現,如不友善、不合作或有攻擊性的行為;病人時常會迷路,嚴重時甚至找不到卧室和衛生間;晚期病人已不能行走,不能執行任何日常生活活動,易出現營養不良,肺炎和褥瘡。
盡管至今尚無有效的治療老年痴呆(主要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措施,但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①有利於病人了解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並盡早做出接受治療的決定;有利於病人在衰退前接受治療,從而有可能改善病情的發展。
②使家屬了解病人行為和情緒的改變是由於疾病造成的,從而增加對病人的容忍和理解,減輕病人精神上負擔,避免給病人施加壓力;使家屬能盡早對家庭生活合理計劃,並能充分利用社會支持和健康資源,從而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③有利於臨床醫生盡早選擇合適的醫療措施,並能預測疾病的轉歸和排除易混淆的疾病。
④盡早干預可以減少住院日,降低疾病治療的費用,減少病人由於認知障礙而導致一些嚴重的交通事故和意外。美國學者Ernst在對治療老年期痴呆的衛生經濟學進行評價時,用MMSE量表對老年痴呆患者進行調查,發現MMSE(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系統)評分每下降2分,每個老年病人每年的醫療開支可節約3700美元;而每增加2分,每年每人會增加7400美元的醫療開支。可見,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對減輕病人的功能損害、改善病人和護理者的生活質量及減輕社會負擔有著重要的意義。(通訊員:江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