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手腳麻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會遇到手腳發麻的現象,其中老年人出現這種現象的幾率會更大。手腳發麻看似簡單,其實也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跟多種疾病的影響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出現這種症狀的老年人一定要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這樣才能更快改善手腳發陪腔培麻的現象。
那麼老年人手腳發麻是得了什麼病所導致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導致老年人手腳發麻的主要因素之一。
得了這個病的患者神經的傳導速度會減緩,就會使中樞部位出現缺血以及缺氧等功能障礙,從圓衫而導致手腳麻木的情況出現。
2、腰椎間盤突出,這也是老年人高發疾病的一種,病因也很復雜,除了跟腰椎部位的退行性病變有關之外,也跟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者經常做劇烈運動,不良的坐姿或者站姿等方面的影響有關。
3、血管性疾病也會導致老年人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比如說高血壓、高血脂等,因為這方面的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血管硬化以及血流不暢、供氧減少等蘆唯方面的現象出現,除了手腳發麻之外,患者也會有手腳發涼或有緊綳感、疼痛感等症狀出現。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的疾病之外。身體營養不良或者是其他多種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也會導致老人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因此一定要做個詳細的檢查以後再根據病因對症用葯治療,平時也需要注意做好各項有針對性的護理工作,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好的生活規律,不能過度勞累,不要經常干體力活,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這樣也能夠幫助手腳發麻的現象更快治癒。
② 老年人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有幾種手麻原因:
一、痛風: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
二、一過性腦缺血: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會增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發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壓、查血脂、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要進行治療。平時多飲水,服用一些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手發麻的現象便會消除。
三、頸椎病: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鬆弛而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發麻是其症狀之一。患了頸椎病,做頸椎X光片可診斷,治療措施有理療、牽引和應用活血化淤的葯物。平時,可常做一些緩慢活動頸部的保健操,並要注意睡眠時枕頭高矮要適宜,一般以7-9厘米高為宜,不可過高或過低,軟硬也要適中,睡姿要正確,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並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一旦發生這種並發症,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患了糖尿病,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維生素C,還可配合應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葯物,四肢麻木感便會消除。
五、末梢神經炎: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
六、臂神經受壓: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會因臂神經受壓而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個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葯過量:應用某些葯物過量,如慶大黴素,會發生口唇和肢體發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葯過量。
③ 老人經常手臂發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可能由頸椎病引起,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導致椎管狹窄,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手臂麻木。老年人手臂麻木的症狀也被認為是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如急性腦出血、腦梗塞等,老年人手臂麻木的症狀也可能是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除上述疾病相關因素外,老年人手臂麻木也可能是睡眠姿勢不佳所致。睡覺時,手臂受到壓迫,產生麻木症狀。改變體位後,麻木症狀會明顯改善。
可能是腦血管病和頸椎病。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抗血栓治療主要用於防止出血增加。專注於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坐卧姿勢,仔細檢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太擔心。如果有問題,要到正規醫院檢查,並及時採取措施。
④ 老人家手腳容易麻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當人老了,他們的生理機能會慢慢退化。此外,你的身體抵抗力也在下降。各種大小疾病都可以趁機進入,老年人手足疼痛的症狀很多。基本上,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有手足麻木的經歷。老年人手足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這通常是由於手和腳的放置不充分,導致局部壓力和麻木。通常在覺醒後出現,可以通過活動緩解。
四肢供血不足導致手足麻木,即血虛不能供養經絡。高血壓患者手足麻木的病例很多。如果發生在一側,即手和腳相同,則應考慮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糖尿病患者後期由於血糖升高而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皮膚和粘膜會感到刺痛,有些會出現肢體麻木甚至壞死。由葯物引起的化學物質刺激皮膚和粘膜,導致肢體麻木。頸部海綿狀神經病變引起的一個或多個手指或前臂麻木。
⑤ 老年人手臂發麻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手臂發麻有三個主要原因:
1、營養不良:
主要是與長時間內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容減少,由此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密切相關。特別是B族維生素的缺乏可致神經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而造成手足麻木。老年人平時需要加強飲食調理,做到飲食易消化,促進吸收,預防營養不良性麻木。
2、動脈硬化:
如果老年人患有腦動脈硬化,一方面可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和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感覺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因為這種手足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性特點,隨著血管狀態的改善,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後其麻木症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所以導致不清楚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的老年朋友往往會忽略大意。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
3、葯物副作用:
老年人疾病多,服葯種類亦多,在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長的情況下可能會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一般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因而服用這些葯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⑥ 中老年人手麻是怎麼回事
引起病因
有以下幾種:
末梢神經炎
手指末梢神經由於中毒、感染、維生素缺乏、手指供血障礙等原因,引起炎症反應,都可產生手指麻痛。大多兩手的手指同時發生,原因除去後常可恢復,口服或注射維生素B1、針灸等治療可促使恢復。
尺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經受外傷,壓迫、或患腫瘤時,可引起同側的小指和無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動障礙.在肘後部尺神經溝處較易受損傷或壓迫。多數在損傷後半年左右會逐漸恢復,但如患腫瘤、完全斷裂或嚴重受壓常需手術治療。
正中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經因外傷、腫瘤、受壓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腕部最易受損傷或受壓,稱腕管綜合症,治療原則同前。
橈神經損害
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橈神經較易受損傷,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治療原則同前。
臂叢神經損害
在腋窩部或頸前部的病變或損傷,可引起尺、正中、撓神經全部或部分損害的混合症狀。治療原則同前。
頸椎病
由於頸椎肥大增生或頸椎間盤變性突出等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髓,可以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右手指麻痛,有時整個胳膊到肩部都麻木疼痛難忍,握筆、織毛衣都困難。符合頸椎病的情況,信中說,當手下垂時不用力則手不麻也不痛。表示右上肢放鬆後即不受壓迫,病變還較輕。
中葯治療
手指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指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
診斷檢查
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病情治癒程度,主要取決於神經病變原因和性質。如果是周圍神經(除腦、脊髓以外的神經)損傷,一般恢復的時間比較長。
日常護理
只要適當鍛煉頸部和上肢活動,就會逐漸使手指麻痛減輕。鍛煉要循序漸進,先輕輕的做,再逐漸加強,並一定要堅持做。但要防止過度或突然太強的動作。此外,可繼續針灸、理療、服維生素B1等,必要時可行頸椎牽引等治療,但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1] 1、盡可能雙手並用
根據左腦支配右半身,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理論,總是使用一隻手只能刺激支配該手的一側腦子,左腦優勢的人,應該加強左手和左側身體的使用,以激發右腦潛能,平衡左右腦關系,使其協調發展。因此,喜歡用右手的人要多鍛煉左手,如用左手提物,關門窗、翻書頁、練習左手寫字、畫圖,左手幹活等。愛用左手的人應鍛煉右手。
2、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要使指尖能從事一些比較精密的活動,如拼裝小型塑料模型,擺弄小玩具、用小刀削鉛筆等。要使指尖能從事一些比較精密的活動。
3、增強批判節的柔韌性
這對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有益。如伸屈手指、懸肘寫字作畫、織毛線衣等。
4、鍛煉皮膚的敏感性
皮膚觸覺不敏感就意味著大腦感覺中樞的遲鈍,所以應讓手指經常接受冷熱刺激,如冷水、熱水洗手等。
5、使手指的活動多樣化
總是單調的方法會減少手指靈活性,限制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遞。可進行各種形式的手指活動,必要時也可以用健身球來活動手指。
手指發麻需要注意很有可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得了頸椎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採用類似頸復康顆粒的中葯治療。手指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指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相關建議
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現拇指持久性麻木,如局部受壓過久、感冒之後,有的如同針刺,有的則感到沉重或知覺減退,一般來說不久即會自行消失。如果麻木持續過久或症狀逐漸加重,去醫院就診時則可見外表正常,檢查也沒有特殊發現,往往被診斷為神經炎或末梢神經炎等,給一些B族維生素口服或注射。
防範措施
雖然部分人可以好轉,但是有一部分人則毫無改善,特別是人到了中老年之後更是這樣,這是因為中老年者出現一側大拇指麻木感覺,往往是腦中風的不祥預兆,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可麻痹大意,應到醫院查血壓、血脂、血糖與眼底,最好還去請神經科醫生詳細作一次檢查以防患於未然。
危害介紹
手指麻木是肢體運動神經受損的一種獨立性疾病,大多是由於中風偏癱、糖尿病、神經炎以及頸椎病、腰椎病等引起。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壓迫運動纖,致使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受損。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出現手腳麻木。嚴重者可發展為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等慘痛症狀。
⑦ 老年人手腳麻木的原因
這樣一些老年人說自己常常出現手腳麻木的現象,一般來說,偶爾出現麻木可能屬於受到壓迫,只要活動活動就可以恢復,但如果經常出現麻木的話,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有些疾病在潛伏期時,會導致出現手腳麻木。下面我為大家介紹老年人手腳麻木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血管因素:
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會引起下肢麻木,當手放的姿勢不對時亦會麻,一鬆懈,有如千萬只螞蟻在爬。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血管供應肢體部分缺血,引起麻木,等一下解除了壓迫,血液流過去,則感覺象有許多螞蟻在爬。當上肢尺動脈,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均會引起手麻。
2.神經因素:
神經內有軸漿流動,當神經受到壓迫時,軸漿流動受阻礙,亦會引起手麻。到手掌主要有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穿過關節,韌帶,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在任何一個部位,神經受到壓迫,均會引起手麻。
3.大腦因素:
所有神經均來源於大腦,當腦部出問題。如中風,則大腦所支配區會出現麻木,無力。
4.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的疾病如:
A.血脂過高: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導致麻木。
B.糖尿病人:血糖維持較高水平,長久以往,對人體血管,神經造成極大傷害,血管硬化,神經變性。
①糖尿病;
②某些西葯副作用如痢特靈、甲硝唑、利福平,鏈黴素等抗菌素以及術後化療葯等;
③高血壓、高血脂、高粘血症等;
④風濕受寒,關節勞損;
⑤炎症感染,創傷,各類中毒等。
1、按摩胸部,強心固本
用一手拇指沿膻中穴(位於胸骨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4肋間隙處),四指沿天池穴(位於胸部乳頭外側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第4肋間隙凹陷處)、神封穴(在胸部正中線旁2寸,第4肋間隙凹陷處)按摩。
另一隻手從頸部天突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正中處)向下至胸底鳩尾穴(位於臍上7寸,劍突下半寸處)上下按摩,共計100次。
2、按摩頸部,活血化瘀
以左右手分別用拇指和四指分開,掐捏喉部上端廉泉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上緣凹陷處)、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開1.5寸處)和其下端的天突穴各100次。
再以左右手分別有節奏地按搓頸後的天柱穴(位於頸部斜方肌處緣之後發凹陷中,約當後發髻正中旁開1.3寸)和啞門穴(位於頸部後正中線上,第1、2頸椎棘之間的凹陷處)各64次,按搓時要輔以頭部的俯仰動作。
3、梳洗手臂,理經祛邪
用右手掐捏左腋窩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爾後再從上而下,由下而上梳洗手臂內外側。
⑧ 老人手麻的原因是什麼,有哪幾種情況
1. 血管因素:
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 會引起下肢麻木, 當手放的姿勢 不對時亦會麻, 一鬆懈, 有如千萬只螞蟻在爬.) 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 血管 供應肢體部分缺血, 引起麻木, 等一下解除了壓迫, 血液流過去, 則感覺象有 許多螞蟻在爬. 如圖, 當上肢尺動脈, 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 均會引起手麻.
2. 神經因素:
神經內有軸漿流動, 當神經受到壓迫時, 軸漿流動受阻礙, 亦會 引起手麻. 如圖: 到手掌主要有橈神經, 尺神經, 正中神經, 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 穿過關節, 韌帶, 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 在任何一個部位, 神經受到壓迫, 均會引起手麻.
3. 大腦因素:
所有神經均來源於大腦, 當腦部出問題. 如中風, 則大腦所支配 區會出現麻木, 無力.
4. 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的疾病如:
A. 血脂過高: 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 導致麻木.
B. 糖尿病人:血糖維持較高水平, 長久以往, 對人體血管, 神經造成極大傷害, 血管硬化, 神經變性.
⑨ 老人手麻的原因是什麼
老人手麻是什麼原因?如果老人經常手麻的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也許這是某種疾病的表現。一般導致老人手麻的原因有以下三個。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老人手麻的原因
1、營養不良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減少,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造成手足麻木。老年人平時需要加強飲食調理,做到飲食易消化,促進吸收。
2、動脈硬化
患有腦動脈硬化者,神經的傳導速度會減緩,大腦的局部供血、供氧也會減少,還會導致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這種手足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性特點。隨著血管狀態的改善,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後,其麻木症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則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
3、葯物副作用
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人,也會同時服用多種葯物。其中,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葯,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葯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葯,在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可能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而這種麻木通常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因而服用這些葯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老人手麻的治療
手麻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麻,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麻,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 神經損傷引起的手麻,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癒程度,主要取決於神經病變原因和性質。如果是周圍神經(除腦、脊髓以外的神經)損傷,一般恢復的時間比較長。
老人手麻的預防
注意按時作息。做到飲食有節,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預防“三高”血症。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跑步、保健操、戶外運動等,以增強體質,並使氣血流暢。中年以上,尤其是體型肥胖者,如見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中風的發生。麻木遇陰天雨濕而加劇者,應注意保暖防潮,尤其注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