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教师退休工龄不到30年但年龄达到55周岁工资待遇怎样算
教师属于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以广东省为例: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2%)。方案中明确,“视同缴费指数”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岗位)和工作年限等确定,由省统一制定视同缴费指数表,而视同缴费指数具体计算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另行印发。
⑵ 教师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按工龄算还是教龄算呢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必须是根据服务年限,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根据支付年限。如果我们工作,单位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计算养老金。根据服务年限识别的有关规定,只要工作不中断,就可以确定为服务年限。
教师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是根据服务年限(支付年限)而不是服务年限计算的。因为无论是教学年限还是服务年限,只要主管部门按照政策正式确定,教学年限就是服务年限,但服务年限不一定都是服务年限,两者重叠,但不是一个概念,在一些人中,服务年限大于服务年限。教师在2014年10月前工作,2024年10月后退休“中人”,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新人”,按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公式:养老金=(去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⑶ 教师退休金与教龄有关还是工龄
教师退休,是按照工龄计算退休金,不是按照教龄计算,工龄包括了教龄,教龄只是作为是否增加退休金的一个条件,年满30年教龄的,可以领取工资的100%作为退休金,如果教龄不足30年,在计算退休金时,不起作用。
⑷ 教师退休是按照工龄还是教龄计算退休工资
教师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不是按照工龄,也不是按照教龄,按照缴费年限,当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实施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四、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
(4)2016年教师退休金不按工龄发放吗扩展阅读: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90年代才开始逐步建立,因此过渡性养老金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不是每个人都享有的。
只有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参加工作,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实施后退休,
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才享有过渡性养老金,即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中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
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目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
⑸ 2016教师退休工龄不到30年但年龄达到55周岁工资待遇怎样算
退休教师的工资待遇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工龄、年龄、工资水平等。根据相关规定,即使工龄不到30年,只要年龄达到55周岁,教师依然可以退休。具体的工资待遇计算方式如下:
1. 基础养老金: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乘以(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再乘以缴费年限,最后乘以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由视同缴费指数与实际缴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得出,视同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乘以实际缴费年限,两者的总和除以缴费年限。
2.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教师,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会根据视同缴费年限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发放金额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本地情况制定。
以广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视同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例如1.2%)。
需要注意的是,视同缴费指数的具体计算办法由各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