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4年养老金并轨后待遇是否一样
一、计算退休金(养老金)的标准统一
不再按照档案工资来计算退休金,以前最大的差距主要在这一部分,档案工资高退休金(养老金)就高,新办法最大的不同就是用上年度本省社平工资替代了档案工资,从根本上缩小了差距,新的计算方式统一后养老金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余额除以对应退休年龄的月数+每年的上涨比例+职业年金(退休前缴纳过职业年金的人)
二、称呼统一
退休人员都是“新人”,没有“老人”、“中人”的区别了,大家都是退休人员,退休后不再有企业退休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本质上的区别,大家都是退休人员。退休前可能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不一样,但是退休后,大家称呼一样了。
三、每年上涨的幅度统一。
无论退休前是以什么身份参保,只要是职工社保,每年上涨的幅度是一样的,不存在不同行业、职业不一样。比如说2025年上涨5%,那么不管你原来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大家都涨5%。
『贰』 并轨后企业退休金有变化吗
在2024年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将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不会导致退休金减少。
1. 在2014年10月之前,我国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分开的。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则由财政负担,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费。由于这两种制度的差异,导致了退休待遇的差距。
2.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开始。该决定的实施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从那时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并按月领取养老金。这实际上意味着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已经与企业养老保险初步并轨。
3. 养老保险改革的过渡期为10年,从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在这个过渡期内,对于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中人”群体,国家采取了过渡性措施,确保他们的养老金水平不降低。过渡期内,新旧两种养老金计算方式相结合,保证“中人”的养老金不会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4. 过渡期结束后,即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将完全按照新的养老金计算方式领取养老金。尽管计算方式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企业退休人员完全相同。特别是对于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他们将会获得额外的过渡性养老金,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生涯中存在视同缴费的情况。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将逐步推进,但不会影响退休金的总体水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将更加接近企业退休人员的计算方式,但过渡性养老金的存在仍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