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休申請是在什麼時候辦理的
凡男滿周歲,女(幹部身份)滿55周歲、女(工人身份)滿50周歲,符合國家退休政策,均可辦理退休手續。社保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了。
退休辦理流程:
一、准備資料:
1正常退休收2張(同底1寸彩色照片)並把社保卡收回。
2身份證復印件2張,蓋公章。(退休證、醫保手冊內頁各1張)留下郵政聯系地址、郵編及電話
二、具體流程:
1、帶整理好的檔案和若干退休表格(蓋好公章)到社保中心一樓「退休審批」業務崗審檔案,時間:每個月的1號至月底。
2、審檔合格後,在「4險收繳」旁櫃台交《減少表》做清算(帶著移動硬碟,拷數據),,並列印清算單(三聯),需社保蓋章。
3准備出《養老金審批表》《清算單》和退休人員的第二代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2張,到「支付科」交《增加表》,(確保養老金從審批合格之日起發放)均一式兩份。
3、根據清算單在軟體中計算退休費(也就是養老金審批表),在「醫療」軟體裡面做在職轉退休表,蓋章。涉農人員按照「183-16號令以前」操作
4.在軟體中算完的養老金審批表一式六份,蓋公章。
5.養老金審批表一式六份交給社保「退休審批」櫃台審核(也就是前面審檔案的櫃台),審核後蓋章,特殊退休的,將「清算單」,《養老金審批表》,《公示》各留一份給「退休審批」櫃台。
6.到醫保辦交:《基本醫療保險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審批表》;只需填寫表頭及簽字就可以了,其他的等到櫃台在填寫。
7.到醫療櫃台需要交的表格有:《基本醫療保險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審批表》,《基本醫療保險在職轉退休表》,《養老金審批表》,《社會保險人員減少表》,再交一份提前退休申請表或者審檔記錄單。交1張照片,列印一張醫保手冊內頁(蓋上鋼印),同時更新社保卡。
9.次月12日以後去社保「支付科」領存摺,卡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後6位數字。
10.將《退休證》、醫療保險手冊內頁、社保卡、養老金存摺/卡發給退休人員。
12.除增加表、減少表、表17、在職轉退休表等社保表格之外,其餘手續均放進職工檔案。以備今後查閱。
13 關於月報
①醫療月報:減員的情況會在次月月報中體現,當月出的是上月的繳費。
②四險月報:退休人員生日當月還算在職,四險月報是當月的體現,但人員因辦理退休已經減員,所以在四險月報(表7,該表可以在軟體中生成)中,只在人數上減少,繳費不減少;
③養老支付月報:將增加的人數和金額填在相應位置即可(如果當月沒有變化此表可以不申報)。
『貳』 濟南靈活就業人員多少歲退休
濟南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規定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在企業工作滿十年,也可以在50周歲退休。
對於濟南地區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退休申報流程,有詳細的指南。這些指南旨在幫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操作這一過程。
在辦理過程中,需要明確的要素包括事項名稱、實施機構、申請主體以及受理地點等。具體來說,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退休申報這項服務由建築新村街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供。
在申請退休時,居民需滿足一定的條件。例如,必須在建築新村街道辦事處代繳保險,並且戶口屬於建築新村派出所。此外,還需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並且繳費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限。
在提交申請時,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身份證復印件三份、戶口本以及一寸照片一張。這些資料將幫助工作人員整理檔案數據,從而為申請者提供更准確的服務。
辦理流程主要包括受理階段。在這個階段,擬退休人員需向濟南市歷下區建築新村街道辦事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續保險窗口提交退休申請。工作人員將負責整理擬退休人員的檔案數據。
在申請過程中,還需注意的是,具體的辦理依據可以參考《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擴大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有關問題的意見》(魯政辦發〔2003〕37號)和《關於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向基層下沉的指導意見》(魯人社辦發〔2014〕26號)中的相關條款。
通過上述步驟和資料准備,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順利完成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申報。這將有助於他們在退休後獲得相應的社會保障。
『叄』 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多少歲,廣州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
中國當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55歲(幹部)或歲(工人)。
廣州市法定退休年齡是指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
即: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一)廣州市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二)廣州市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廣州市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用人單位移交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程序:
(一)制定移交方案。移交方案內容應當包含擬移交的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數量、年齡、身體狀況、居住地分布等;移交的步驟和時間安排;退休人員移交社會服務管理後原用人單位統籌項目外福利待遇的處理方法和應當繼續承擔的責任;各項移交經費的籌措及支付辦法等。移交方案應當與退休人員充分協商並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
(二)移交方案公示。用人單位應當召開退休人員移交大會公布移交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方案,或者通過內部辦公系統或者廠務公開欄公布方案,公布時間不少於10日。
(三)三方協商。由用人單位方、工會方、退休人員代表方建立三方協商機制,就用人單位統籌項目外福利待遇等問題進行約定。用人單位應當根據三方協商約定的內容與退休人員簽訂移交社會服務管理協議書。
(四)移交。用人單位與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區的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機構簽訂移交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協議書,按照規定提供退休人員名冊、用人單位與退休人員簽訂的移交社會服務管理協議書,移交人事檔案等資料,繳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活動資金、特殊退休人員安置費等經費。
(五)社會保險參保單位變更。用人單位到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退休人員社會保險參保單位變更手續。
退休人員不具有本市戶籍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程序向其所在區的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機構移交相關資料,繳納相關費用。
社會申辦退休人員可以到戶籍所在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退休手續後,到其戶籍所在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指定的機構辦理社會服務管理手續,登記有關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