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22年社保,退休金只有600元,為什麼有人能拿2000元
社保繳納年限相同,為何拿到的退休金金額不同?
現在的養老金計算是和繳費掛鉤的。雖然繳費年限一樣退休年齡一樣,但你們每年的繳費基數可能不一樣,這樣養老金就會不一樣。繳費基數高的養老金拿的就多。
c
除了繳費基數不一樣之外還有視同繳費年限不一樣,會造成養老金差距。
Ⅱ 為什麼有些人退休金一萬多
什麼是退休金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退休金領取需要什麼條件退休金怎麼算一、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的2個條件: 1.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在10年以上;.參保人達到 法定退休年齡 (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的,繼續繳費直至繳足方可退休)。二、 退休金計算 方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 基本養老金 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金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三、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養老金和退休金一樣嗎?養老金和退休金一樣。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Ⅲ 為什麼退休後,有人拿的退休金,有人拿的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退休金與養老金只是叫法不同,實質是一樣的,反正都是拿那麼多錢。
以前沒有社保, 歷史 遺留下來,我們自已習慣叫做退休金,甚至退休後還在說「發工資」。社保統一發放後,發錢時銀行卡備注「養老金」。區別在於,由社保統一發後,遇到增資,由社保統一調整,原單位不再操這份心,屬於養老 社會 化的一個舉措。
社保統一叫做養老金,或許是因為有的屬於靈活就業人員,不存在退休,交納養老保險後,達到了領取養老金的條件。這部分人沒有工齡,只有交納養老保險的年限,這是與退休人員的區別,至於養老金多少因人而異。
上述回答,僅僅是個人的理解,並非標准答案,特此說明。
沒有區別就是叫法不同,就跟吃早飯,和吃早餐一個道理,都是退休了拿的一份工資。
為什麼退休後,有人拿的退休金,有人拿的養老金?有什麼區別?我認為,這種客觀上的區別,以及叫法與稱謂上的變遷,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與不同的退休時代背景,與不同的退休待遇計發辦法,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聯的。
大家知道,在計劃經濟時代,退休待遇是以退前最高點工資,作為退休待遇的計發基數,依據工齡長短所確定的計發比例,進行計算與核定的。那時的退休待遇給付,是直接與在職工資水平緊密掛鉤的,是由所在單位在營業外項下進行列支給付的,實際上是等於「單位保險」性質莫屬的。因此,那時對退休待遇的稱謂或叫法,是有鮮明計劃經濟的時代特症的。這就是為什麼稱謂或叫做退休金、退休工資、退休費的 歷史 沿革與來龍去脈之所在。
很顯然,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在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的 歷史 條件下,企業養老保險孕育於計發經濟時代的「單位保險」,也就是在過往「單位保險」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這就是企業養老保險,所以破天荒應運而生,水到渠成,走上政策檯面的時代背景之所在。企業養老保險一改「企業保險」自收自支的藩籬桎梏,獨立於機關事業單位之外,通過「統帳結合」模式籌集資金,收支兩條線依法獨立運行,通過國家財政轉換支付,國有資產劃轉,市場投資運營,「資金池」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養老金計算與核定,以繳費性的待遇計發辦法,與參保人員的繳費情況緊密掛鉤。這就是國家養老金具有無以倫比的制度優勢與強大財政兜底支撐能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企業職工與國家公務員的區別,企業職工是自己交了錢買了養老保險的叫養老金,而國家公務員是不用自己交錢買養老金的,他們只需本本分分的工作到退休就可以享受國家給與的退休待遇,所以他們拿的是退休金。
關於「退休金」與「養老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熱衷議論的話題。時下,許多人在:「退休金」與「養老金」的問題上,沒有搞明白,其實,這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你只要把這個概念搞清楚了,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大概在三十年前,那個時候,養老金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一個人退休了之後,每個月的某一天,退休人員都會去單位領取「退休工資」(那個年代是叫「退休工資」)那個年代,沒有養老金一說。
後來,國家建立起退休養老金制度之後,退休人員就再也不用每個月去單位領取「退休工資」了,而是通過銀行社保中心把你每個月的退休養老金打到銀行,再由銀行把你的退休養老金打到你的銀行卡上。
所以,現在的退休人員,不存在「退休金」一說,只有「退休養老金」一說。
退休金是機關的幹部退休後拿的
,養老金是一般普通老百姓退休後拿的
基本都一樣的,沒啥區別!
應該都是養老金。退休人員是原在企業辦理退休手續的,俗稱退休金。無業者且自己交納養五險一金者,法定年齡辦理領取養老金手續的,俗稱也就是養老金?個人理解而已。[呲牙]
Ⅳ 為什麼有些人退休金能過萬他們以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
退休金過萬的老人,是比較少的。
以前的工作大概是一定級別的事業單位員工,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部隊一定級別以上的幹部等等。
現在能夠拿到1萬以上退休金,算是相當高的養老金收入水平了。現在企業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大概是3000多元,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大概平均在4000元左右,因此,可見能夠拿到1萬以上退休金,算是相當高的養老金水平了。
1、一定級別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1.除上述3類人員以外,一些軍轉幹部、不同領域的專家(教授)等專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有可能過萬。
2.無論如何,離退休老幹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特殊歷史時期,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貢獻了青春,他們的養老金過萬,也是應該的,沒有任何爭議。
3.目前爭議比較大的問題是:公務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和靈活就業退休人員之間的差距過大。相對來說,相同繳費年限,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要比企業和靈活就業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要高出2000元左右。
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養老金一般集中在2500~3500元左右。要想養老金過萬,還是比較困難的。你退休後的養老金有多少?
Ⅳ 社保交25年,退休每月1800元,為什麼有人就拿3500元
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如果倆人是在一個單位,那就涉及以下三個因素。綜上,繳社保25年,養老金1800,為什麼別人3500元?我認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第一如果是同一企業,那就是你們繳費的比例或者退休的時間以及繳費的時段不同;第二如果不是同一單位,那就是人家單位的工資高,繳費比例更大,還有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之類,養老金自然就高。這種現象很普遍,因為社保養老金發放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
Ⅵ 有些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有的人卻低很多,為什麼
如果是按國家規定計算的,且計算沒有錯誤,高,必有高的理由;低,必有低的原因,都是合規的,不必問「為什麼?」
有些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有的人卻很低,這是以下幾種情況造成的。
第一,企業退休的人員,一般都是從1995年前後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沒繳納養老保險之前的工齡被叫作視同繳費工齡,視同繳費工齡的個人賬戶里是沒有錢的,到退休年齡退休時,視同繳費工齡只給了很少的錢,然後再計算個人賬戶里繳費總額和 社會 平均工資,這樣計算下來,視同繳費工齡多的人退休後養老金就少。
第二,繳納養老保險以後,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每個月都有養老保險進入,積累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賬戶里錢就多,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也就比較高,特別是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員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較高,造成了養老金高出了當地平均工資的情況。
第三,這就要說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了,他們是從2014年9月份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 在沒繳納養老保險之前他們退休後計算養老金的辦法是按在職工資的百分比計算的,在加上他們的各種補貼,所以他們的養老金一直是 社會 上幾乎最高的,大部分人都高出當地工資一至二倍,有的個別人甚至能領上萬元養老金,
從上述情況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在退休改革的問題上比企業晚改了19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無法相比的,這就是題主問為什麼的問題所在。因此現在 社會 上說要養老,繳社保,我還要再加一句多繳社保,將來退休時才能多拿養老金,才能安度晚年。
我來回答:誰叫你不是公務員呢?
沒辦法。退休金是與工作年限、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數量掛鉤的,是多勞多得的體現。是多少就是多少,與當地平均水平無關。
退休金多的都是公務員事業編或是有職稱的有級別的,養老金少的都是企業或是個人交養老統籌的。我的同學是事業編退休的他還有職稱,退休金是六千九百元,我是企業退休(單位解體後個人補交統籌)養老金是二千八百元,差距很大的沒有辦法國家政策嗎。
你看誰的退休金比上班時工資還高?不可能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受者是![祈禱][祈禱][祈禱]
你這個問題就充分說明了貢獻,這里說的貢獻有對國家的貢獻,也有對社保的貢獻,當然對社保貢獻就是多繳納養老保險了,對國家的貢獻如建國前參加人民軍隊的,建國後參加抗美援朝的,科學家等都沒有繳納社保但都拿了高額的養老金,現在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安全,也不用繳納社保也能拿到較高的養老金,拿的低的就是對國家沒有什麼貢獻又繳較低的養老保險,這些人拿的養老金就很低,有些鬧鬧們對國家一點貢獻都沒有,但也要讓他活著就給較低的養老金!
個人認為為了養家糊口,不然要那麼高幹嗎,老人能吃多少?
當初繳費不同。在職時繳的多,退休時就拿的多。
Ⅶ 為什麼退休後,有人領的叫退休金,而有人領的叫養老金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因為退休前的身份不同,所以退休以後,有人領退休金有人領養老金。退休金與養老金,都屬於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在養老金並軌前二者的計算方式不同,有區別在養老金並軌以後,二者的計算方式一致,沒有區別。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相對來說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比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平均高出1000元左右比靈活就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高出2000元左右比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平均高出3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