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工資是一年一漲嗎
退休金不是一年一漲,具體如下:
1、退休金的增長並不是必然的趨伏胡伏勢,實際上還要考慮到很多的因素;
2、根據相關政策來看,國家會根據物價變動、職工的工資增長、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其他情況,兼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承受能力、財政負擔能力及其他因素,統籌考慮各類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
3、社會平均工資和物價水平每年都在增長,因此社會在崗人員的養老保險基本繳費基數也在增長;
4、結合這些因素,再加上為了促進社會公平、激活消費潛力、讓退休老人也能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及其他原因,所以近年來的養老金才會出現每年上漲的情況;
5、但是養老金的上漲並非是必然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以及其他因素的變化,未來的養老金是上漲還是下調,其實是說不準的。
退休金領取條件,具體如下:
1、退休之前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
3、沒有受到刑事處罰。
法定退休年齡:
1、女:單位參保的工人50歲;管理人員55歲。個人參保的一律55歲;
2、男:一律60歲。不分工人,管理人員,單位參保,個人參保;
3、其中,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區和常年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冷庫、生產車間等低溫場所工作缺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
4、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做腔的,可以提前退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2. 2021年對60歲以上的養老金漲多少
差多少,不好說。
2021年養老金上漲,60歲、65歲、
70歲退休老人,上漲金額差別多少?
年齡導致的金額差異主要體現在傾斜調整
其實,對於
退休人員來說,不同年齡,產生的養老金上漲差距主要是體現在了傾斜調整方面。
因為年齡達到一定門檻,就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傾斜調整,就可以多漲一些養老金了。
一般而言,多數省份是滿70歲算高齡退休人員。
所以,70歲退休老人,可以比65歲、60歲的退休老人多享受傾斜調整金額,這個金額因地而異,每個省份養老金方案規定金額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集中在二三十元。
當然這種差距產生的前提是退休老人其他條件一樣,不然每個人的繳費年限、養老金基數不一樣,也不在同一個地區,那麼差距真的是不好說的,少至幾元,多至幾千元都是有的。
還有一些省份高齡退休人員年齡標准低一些,比如北京河南是65歲及以上就是高齡退休人員,可以被額外照顧,所以,這兩個省份,65歲和70歲可以多漲錢,60歲就不能多漲錢,65歲和70歲退休老人會比60歲的退休老人漲得更多。
還有,上海是男65歲以上,女60歲以上就可以多漲錢。2021年的養老金調整辦法就是65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退休人員傾斜調整20元。所以在上海,65歲和70歲男性退休老人比60歲老人多漲20元,三個歲數的女性退休人員則都可以多漲20元,沒有差距。
其實,同一個地區,養老金調整體現的差異主要是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身份造成的,主要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一些地區會額外照顧
企業退休人員。
所以,三個歲數的老人養老金上漲差距多少,也不必糾結,有差距也是正常的。再次說明,養老金調整不是五年一檔噢。
3. 退休人員一年漲一次工資嗎
退休金不是每年都會上漲。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將在頂層設計中明確。國家將建立覆蓋機關、企事業單位判塌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物價變動、職工工資增長、收入水平提高等情況,並兼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承受能力、財政負擔能力等因素,統籌考慮各類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具體而言,頂層設計將統籌考慮建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
按照目前的考慮,將遵循權利困陪與義務對應的原則,在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掘尺圓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4. 明年統一按年齡漲養老金,60歲300、70歲500、80歲800你同意嗎
2023年的元旦越來越近,也預示著新的一年要來了,對於退休人員,新的一年意味著養老金又有機會上調,如今,大家對上調這項措施已經沒有什麼擔憂,連續上漲了18年,已經基本成了一項長期國策,
今年人社部更是在第三季度的工作進展報告中公布,三項社保基金累計結余達到7.24萬億元,已經有10.47億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規模將越來越大,養老基金收入將越來越多,並且我國今年已經實現了職工養老基金全國統籌,中央收到的各地上繳的養老金將更多,可調劑基礎越來越大。因此,對於退休人員而言,之後考慮的基本就是漲多少怎麼漲的問題。
說到漲多少上,不少低收入的退休老人就很不爽了,自己苦哈哈的每月一兩千、兩三千,有的退休老人一個月就是七八千,甚至上萬,自己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人家一個月的錢,這也是多年來很多網友們爭議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公平性和接受度,想要大家都滿意,就是找人人都有的共同點,有人提出了按照年齡調整,因為人都會老,那麼,如果明年統一按照年齡上漲養老金,比如對60歲的退休老人漲300元、70歲漲500元、80歲漲800元,能行嗎?我覺得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看完以下這
6個弊端後,可能不會再這么想了:
第一,破壞公平性原則養老保險與養老金收支是建立在公平性原則上的,從定額調整來看,為什麼各地調整標准不同,這主要是根據本地經濟水平,養老保險收入確定的,比如
上海今年可以漲60元,但雲南只能漲20元,因為上海是全國超一線城市;又比如像
西藏,今年標準是92元,那是因為我斗卜國要想擴大發展,必然要將西部這樣的區域帶動發展。如果全部按照統一的標准上漲,那麼,部分經濟發展差的城市根本承受不起。
掛鉤調整上,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8字原則,繳費標准高,年限長,這樣才能在養老金調整時,按照大家的投入分別進行調整,你退休前繳費投資越多,就會拿到同等的回報。如果只是按照年齡,對於高繳費長繳費的人,將開始躺平,反正養老金調整看的是年齡,那麼就算不多繳費,仍然可以因為年齡大多漲錢,會有更多人放棄提高繳費標准,對於養老基金的損失是巨大的,因為正常情況下,按照職工養老金在退休後的核算標准,是根據計發基數、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調整的。
其中,計發基數就是社平工資計算後的,低收入群體本身的工資大多低於這個平均線,繳費基本是踩線繳納的,那最後能和大家一起按照這個標准調整本身就是多領錢,真正對養老基金凈貢獻的是比社平工資賺得多,繳費標准高的人,如果因為養老金發放公平性被破壞,這部分人可能會開始降低繳費水平,養老基金收入將大規模縮水,面臨枯竭,最後,要負擔養老金發放壓力將轉嫁給國家財政。
第二,3類退休早的人到手的錢減少按照從60歲才漲錢,對於50~59歲這個時間退休的女性、受工傷早退、從事特殊工種等的3類人就很吃虧,因為相當於退休後,10年時間里,養老金的標准不變化,物價上漲後,他們到手的錢就要不斷貶值,生活水平將因此下降,與年齡大的人相比,相互之間的貧富差距會拉大,有悖於國家實現共同富裕的方針。
第三,身體不好、早去世的人將無緣參加從60歲統一才能享受養老金,一些人可能連參加的機會都沒了,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部分人退休後,可能因為疾病或者意外而提早離世,那這段時間如果無法參加調整,等於辛苦繳納了幾十年社保費,到頭來,自己卻沒能拿到收益,想想都覺得心酸。
第四,可能失去高齡津貼到2019年,我國31省已經全部建立了
高齡津貼制度,也是為了給高齡老人增加一筆收入,因為到這個年齡,身體病痛多,花費越來越高,高收入人員或許受到的影響不大,收入本身可以負擔就醫等的開銷,但對於低纖源收入人員,光是養老金不足以支撐各類花費,有高齡津貼後,可以緩解生活壓力。
但養老金調整如果按照年齡,一下子最多能夠每月漲到800元,退休人員收入提高過度,那麼發放高齡津貼的意義就失去了,為了降低國家養老支出的負擔,可能會取消高齡津貼這項制度。
第五,助長養老保健品販賣熱潮出現看到對高齡群體多發錢,很多退休人員會更
注重養生,相比就醫,不少人本身就更信任保健品,否則也不會年年有那麼多保毀銷態健品受騙老人維權 。要想延長自己的壽命,能多活幾年,多參加幾年的養老金調整,試想,如果從80歲每個月能加發800元,一年就是9600元,就算不再上調,活到100歲,可以加發20年,就是多領192000元。一些不法商販,看到這樣的巨大商機,會繼續加大保健品的宣傳和販賣,將導致
老年人增加受騙上當幾率,把錢去買打水漂、傷身體的那些三無產品。。
第六,物價與收入增長亂象出現不少人只看到自己個人在養老金調整後,每個月能增加多少錢,卻忽略了,養老金上調與物價的關聯性。
今年養老金確定了上漲4%,是根據去年的經濟形勢,物價標准,去年物價預期上漲是3%,但實際到年底CPI上漲水平為0.9%,物價上漲幅度有限,養老金上漲過度,會導致收支差距過大的通脹隱患。養老金如果明年按照年齡上漲,60歲300、70歲500、80歲800的話,從上漲幅度來看,以養老金月收入2000元為基礎,三個年齡段分別將提高15%、25%和40%,相比4%高出幾倍到十倍,一部分人的收入高,影響的是多群體的利益。首先,當退休人員收入高的時候,在職人員的工資也需要跟著上漲,否則就會出現不公平的聲音;收入上漲後,商品數量沒有增加,顯然就是收支不平衡的現象,那隻能從再增加商品數量和提高物價來想辦法,生產數量是有限的,只能提高物價,提高後,影響的是多行業的物價變化,以及外貿交易,經濟亂象將出現。
可見,養老金調整是不可能只按照單一的方式變化的,要考慮多群體,多領域等的因素,現階段,想要在退休後多漲錢,還是努力工作,提高繳費水平比較現實。
5. 社保發放在退休後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年上漲嗎
社保發放,是指退休後發的養老金嗎?養老金近十七年每年都漲的,而且年齡大的還有年齡傾斜,所以每漲一年年齡,養老金就增加一些,加的幅度根據每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調整。
6. 養老金要上調,是年齡越大,養老金就會越多嗎
不是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有多種部分構成,而且不同省份調整的幅度不一樣,參考的方案也不一樣,所以並非年齡越大的人,傾斜調整額度就會越高。
從歷年各省養老金的調整方案來看,基本上每個省都會有一個傾斜調整,這個傾斜調整主要跟高齡有關。至於年齡達到多少就可以享受高齡傾斜調整,不同省份規定不一樣,大多數省份都規定達到70周歲以上才能夠享受高齡傾斜調整,還有部分省份對女性退休人員,滿60周歲以上就可以享受高齡傾斜調整,比如上海。我們先來看一下2021年各省養老金傾斜調整方案。

在同一個區間之內,不管年齡大小獲得的高齡傾斜調整都是一樣的,比如廣東70周歲到80周歲這段區間每人每月增加30元,這意味著不管是70周歲還是79周歲,獲得的高齡傾斜調整都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從大多數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來看,並非年齡越大獲得的高齡傾斜調整越高。真正按照年齡遞增作出傾斜調整的主要有幾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