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省淮南市公務員退休要認證嗎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不需要認證。因為公務員退休前檔案管理非常嚴格。
Ⅱ 公務員退休工資怎麼核發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公務員退休工資有一種計算方法,這個計算方法就是公務員退休工資=(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標准+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而這裡面的標准就是根據年限來規定。年限滿35年,按90%計算。年限滿30~35年按85%計算。年限滿10年到20年按70%計算。年限10年以下按50%計算。個年限就比較好理解,你在職多少年就按照這個區域區間去計算你的退休工資。
Ⅲ 天津退休人員領退休金還用認證嗎是每年都得認證嗎
退休人員都需要認證的,並且要求每年都需要進行認證的,必須是本人進行認證。可以在網上進行認證的。
Ⅳ 退休人員每年都需要認證嗎
需要。凡屬在上一年度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本年度必須進行領取
養老金資格認證,否則,將暫停發放基本
養老保險待遇。
一、根據法律規定養老金領取資格需每年認證嗎需要。凡屬在上一年度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本年度必須進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否則,將暫停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認證時間規定常見的認證時間有兩種:
1、無固定期認證信息採集: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從初次人臉信息採集起,一年認證一次(例如:初次認證日期為2016年3月25日,則下次認證時間為2017年3月25日之前即可。)每認證一次,即可連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12個月。
2、固定期限認證信息採集:部分城市地區為固定時段認證,一般為3月至8月底,具體認證時間請咨詢當地服務電話12333。
三、認證的地點、方式凡具備認證條件(必須有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和視頻攝像頭)的單位、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客戶端認證;也可通過具備認證條件的家庭、網吧等進行網上自主認證。
企業退休人員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認證:
1、社保經辦機構認證。在異地居住的離退休人員由市社保局統一運用微信服務平台及郵寄異地認證表等方式進行認證。對於異地居住人員,市社保局對返回認證結果有異議或收到舉報的,可重點進行實地認證。
2、街道(社區)認證。居住在本地區離退休人員,兩區社保經辦服務中心、各街道(鄉鎮)利用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組織離退休人員進行見面核查。要求認證人員攜帶本人身份證、到所在街道(鄉鎮)進行認證;核查過程中發現住址、聯系電話等信息發生變更的人員,應及時進行修改;對於高齡、重病、孤寡等人員,實行上門走訪認證;要充分發揮社區離退休人員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的作用,對死亡瞞報和失蹤人員,要及時上報市社保局暫作養老金停發處理。
3、省外居住離退休人員到洛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官方網站下載《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協助認證表》,持《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協助認證表》到現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認證並蓋章後,將表格寄回原單位匯總後一並上報。
4、患病長期卧床、住院或
養老院生活的退休人員,可提供居住社區證明、醫療機構住院病例或其他相關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公安部門生存證明等材料進行認證。
認證人員死亡處理
離退休人員死亡後,遺屬在十五日內持公安部門出具的銷戶證明原件、死者及申領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到市社保局服務窗口(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領取喪葬撫恤金手續。
在這里小編首先給大家介紹了養老金領取資格的認證的范圍是什麼?也就是說需要進行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的,只是上一年度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可能大家對於某個地方還是不太清楚,建議咨詢律師。
Ⅳ 從2020年開始2016年以來退休的公務員毎年都要去社保認證嗎
只要是領退休金的都需要辦理生存資格認證,目的是為了減少套用國家資源。不僅僅是公務員,即便是普通百姓亦是如此。
Ⅵ 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需要每年進行認證嗎
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需要每年進行認證嗎?是的,需要每年都進行認證。退休人員養老金認證,主要是指的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又稱為養老待遇資格認證。需要參加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的人員,除了城鎮退休職工以外,包括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悶飢保險待遇的人員。
辦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主要目的是證明領取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還健在,還符合繼續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按照社保法的規定,我國的養老金待遇是終身領取的,但養老金只能是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待遇領取條件的人員本人,一旦待遇領取人去世養老金就會停止計發,如果家屬繼續領取去世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輕則要求退回多領取的養老金,重者可能構成騙保行為,對於惡意的騙保行為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凡是按照社會養老保險的規定,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都應當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這也是所有享受養老待遇資格的人員,應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影響的重要舉措。這種認證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卻是自覺性的。如果長期沒有進行認證的人員,就有可能導致自己的養老金停發。
辦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最好是在4月份左右,因為每年4月份左右都是調整養老金的開始的時間。如果在養老金調整期間沒有認證導致養老金停發,可能也會面臨停止調整提高基本養老金,事後再去進行處理將會增加很多麻煩。
養老待遇生存認證到現在已經執行了10多年的時間,在2016年之前,退休生存認證是比較麻煩的,基本上都需要本人到附近社保機構網點進行現場認證,現場進行戚或人臉高罩伍識別和錄取指紋,加上當時全國沒有聯網,給退休人員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負擔,特別是對於那些年齡比較大的人員造成巨大的不便。
從2018年以後,社保部門努力改進認證的方式,大多數地方都不再需要到現場進行認證,目前最為方便的有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通過人社部門的手機APP或是支付寶進行人臉識別。沒有下載當地人社部門的手機APP的,用支付寶進行人臉識別最為方便,其實支付寶的人臉識別也是通過連接到社保APP的方式來進行的。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大數據比對。只要目前領取待遇的人員使用手機,看病就醫,到葯店買葯,出行乘坐飛機、火車或是參加必要的公益活動等,社保部門都可以通過大數據比對來判斷待遇領取的老人是否還健在,是否是屬於繼續發放養老金,還是停止發放養老金的范圍。
目前對於在城市生活的職工,基本上都有按年度進行認證的習慣,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退休人員待遇認證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問題最大的是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大都生活在農村,多數人使用老年手機,這部分人使用手機的頻率比較低,很少出行,給大數據的比對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更多的還要依靠村組幹部來提供生存的信息。
在農村居住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的人,絕大多數人都是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很多人的年齡都超過
70歲,遠離城鎮,部分人一年才到鎮上查一下當年的養老金發放情況。這部分群體的子女一定要幫老人查詢自己的養老金發放情況,如果出現停發的要及時幫老人辦理認證,向當地社保機構反饋生存情況。
綜上所述,養老待遇生存認證每年社保部門不會發通知,也不可能對每個人進行提醒,需要每個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人員至少每年自覺進行一次生存認證,防止自己的養老金出現停發等情況,如果出現停發的要及時到當地社保機構查詢,補辦認證才能恢復養老金的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