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凱養生說:肝經不疏肝,疏肝找膽經
「疏肝不找肝經」,那找哪條經脈,咱們待會再說,先得 說說肝經不疏肝這件事。 因為很多朋友的腦海當中,在經絡的這種理解當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模糊的認識, 不準確的認識:有肺的事我得找肺經,有心的事我就找心經,有腎的事我得找腎經。那麼當然有肝的事就找肝經。
在經絡學說當中,不能這樣去簡單的對應,臟腑是有臟腑的功能,有它的特點,經脈也有經脈所說的事,經脈所說的是裡面一定程度會包容臟腑的事,但也不能這樣簡單的一一對應。特別明顯不能對應的就是 肝經 這條經脈。
這條經脈在早期的時候應該准確地把它叫做足厥陰,您看在跟老百姓溝通的時候,經常會說肝經。但是實際上,在的經絡教學當中,專業的語言當中,一般都會用手太陰、足少陰、足厥陰,這樣的描述語言去形容這條經脈。
以手太陰為例,大家都會叫它肺經,但是會叫它手太陰,這就代表了經脈所在的位置信息,手代表上肢,陰代表內側,太陰代表上肢內側靠近拇指這條線,於是手太陰就有明顯的位置信息,便於 經絡診斷。 然後把您上肢的靠近內側拇指這條線,跟肺這個臟腑,以及肺的區域相應的器官聯系起來,這就是經脈的一種表述方式。
那麼到了足厥陰這條經脈,大家會知道 十二經脈體系 也是從不完整到完整的一個發展過程。在早期的時候,只有十一脈,或者有一個階段,叫做十一脈的理論階段。那麼那個時候經脈的名稱並不像現在這樣,手足相應,並且跟臟腑一一關聯。那個時候,足厥陰特指的就是下肢內側終末於陰器的那條脈。厥就是終末的意思,陰就是陰器,前陰部的問題,也就是這條經脈在下肢內側,終末於前陰部位。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手厥陰這條脈,所以一提到厥陰就一定是下肢內側,所以根本連足都不用提,厥陰就特指在下肢內側,終末於陰器這條脈。
那麼到了十二脈的階段, 需要建立十二經脈和臟腑一一對應關系 ,並且臟腑經脈之間也是兩兩表裡相合的關系的時候,就把這條經脈跟足少陽膽經聯絡在一起,形成表裡相合的關系。這條經脈才走到了軀幹部,但是經脈線並不到軀幹部,怎麼辦?就藉助了足少陽膽經的這條路線走到了的軀幹部,走到了脅肋的兩側,在後期路線當中,還藉助了足少陰的路線而到達於巔頂。
所以大家看足厥陰這條經脈,它的經脈當中一共有十四個穴位,這十四個穴位,有十二個都分布在陰部以下的部分,並且這十二個穴位都是以治療前陰病為主體的。比如說在它經脈病候當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叫做「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㿉疝,就是一個病字頭加一個寶貴的貴,字念「kui」,指的是疝氣,一種特殊的疝氣,這是前陰病。婦人少腹腫,也是指的前陰出現的腫脹的情況,所以這條經脈主要是以治療前陰病為主的。
而這十二個穴位以外的另外兩個穴位, 一個是章門穴,一個是期門穴 ,在的胸脅的兩側,腰部的兩側,這個部位的穴位在早期的古文獻當中,《外台秘要》以前的文獻當中:一個歸屬到足少陽膽經 ,一個歸屬到足太陰脾經。可以說厥陰經,真的是只終末於陰器。正因為這樣,經脈線向上走到腹部的經脈線是藉助了足少陽膽經。經脈並不到腹部,穴位也是可以歸屬到膽經,也可以歸屬到脾經。所以,從經脈的原始面貌上來看,這條經脈主要是解決陰器的問題。
這時候有的朋友會提出反問,說這條經脈當中有一個穴位比較獨特,就是太沖。太沖穴,是在的足大趾和次趾之間的位置,有點像虎口地方,就是合谷穴所在的位置,合谷配太沖開四關,曾經講過一期 "疏肝理氣開四關" 這樣的一個保健方法,還送了一個三花茶。所以合谷和太沖是疏肝理氣,我說太沖穴確實有這樣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比較獨特,在足厥陰的這條經脈當中,剛才所說的十二個在陰部以下的穴位當中,可能只有這個穴位是具備了這種疏肝的作用。
而它之所以有這種疏肝的作用,就是因為這個穴位的位置所決定的。它跟合谷穴都是位於虎口這樣的一個獨特的地方,這兩個部位被稱為叫人體手足的關口。所以叫開四關,那麼 對人體的氣機的運轉非常有幫助 ,而這種氣機不是特指的肝的氣機,而是人體整個的氣機的流動。所以對人體的整體的氣血運行狀態是有大的整體的調節作用的。因此說它不是單純疏肝的穴位,而是調暢氣機的穴位。不能夠把它這一個穴位的作用,囊括在整個的經脈的所有的穴位當中。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肝經不是以疏肝的作用作為這條經脈的主體,有作用的穴位要麼位置獨特,要麼以前不隸屬於這條經脈,那麼疏肝該找哪條經脈?
大家還記不記得前一階段在講肺結節,甲狀腺結節,肝囊腫,卵巢囊腫這些身體當中出現結節、囊腫的疾病都跟一條經脈有關。講完那一講之後,還有很多朋友特別關心話題,於是又深入地講了,第二講,這條經脈跟人體的氣機的運轉很有關聯,就是足少陽膽經,就是調控人體的疏泄功能、氣機的運轉功能,為什麼?大家可以去詳細地看那條經脈當中所講解的那些解剖的知識,以及跟身體當中穴位的對應的關系。所以疏肝要找膽經。
② 程凱養生說:敲膽經的作用 每天堅持做動作,緩解腰腿痛
說一說敲膽經的作用。 上一次講解了叩擊足少陽膽經,在大腿外側中線這一段,能夠提高髂脛束的功能,髂脛束是人體下肢大腿外側,能夠幫助人體支撐和運動的最重要的一塊肌肉。這一大塊肌肉,或者叫做一個肌肉群,它的功能,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骨質的缺失,慢慢的功能開始下降,出現腰腿痛,出現人體行走支撐障礙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功能的下降,都可以 通過叩擊足少陽膽經大腿外側中線 這一段來得以緩解。
但是這不是膽經最重要的一個功能,雖然在經絡病侯當中提到:膽足少陽之脈是主骨所生病,而且這條經脈確實和人體的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密切相連,看起來就是和這些關節的運動支撐靈活有關系。但足少陽膽經還隱含著對人體 健康 的另外一大功能,說少陽經少陽為轉樞的地方。
什麼叫轉樞,就像門軸一樣。門,開關關鍵是靠門的那個軸。足少陽經恰恰就是軸。在人體的一條經脈當中,如果你問我哪一條經脈,您覺得學起來理解起來,最困難的,我一定會告訴你,那就是 足少陽膽經。
為什麼這么說?別的經脈走行很直很簡單,但是膽經曲曲折折,在頭上就繞了好幾圈,然後在身體軀乾的側面曲折走行。走的都是之字形,沒有一條直線,這穴位一會兒蹦到前面,一會兒蹦到側面,一會兒蹦到後面。所以,看起來很沒有規則,也使得我們學習、理解、應用這條經脈遇到了很大的困惑。
每當我給學生講解這條經脈的時候,我都會讓他們去想像一下旗袍。女性的那個旗袍剪裁得當,穿著得體,玲瓏有致。為什麼能夠穿著這樣的漂亮,凹凸有致?關鍵就是在它該緊的地方緊,該松的地方松。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你看,那個旗袍的扣的位置,恰恰就是身體在軀乾的側面,你身體當中的一些重要的肌肉,這些肌肉都是斜著走的,這些肌肉附著在的骨骼上的那些關鍵的點,你把它標出來,那些穴位就是足少陽經的穴位,連成那條線就是足少陽膽經,而這樣的一條線,很像玲瓏有致的旗袍的縫隙。
說白了,就是身體的前面、身體的後面,軀乾的外邊包著這層肌肉,它們要想維持一定的穩定,一定是交錯接縫的。比如說腋下的前鋸肌,腹部的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都是交錯斜行,就像搭扣一樣,把身體全部跟後部聯絡在一起。所以足少陽經是聯絡人體整體的前與後的關鍵所在。所以說少陽是轉樞之所。
而在整條的足少陽經當中,有一個特別關鍵的部位,部位在古代稱為叫秒,指的就是的肋骨的下方,腎的外側一個虛軟的地方。就是大家捏一捏你腰兩側皮帶在上面地方比較鬆弛,松軟的地方。
如果這個地方很收緊,緊致,那麼整體的腹部的壓力,腰部肌肉的力量都變得比較正常。如果這個地方變得鬆弛了,經常看到有一些患者往床上一躺,那肚子嘩啦一下就散在床上,看到他的腹部變得沒有力量,腹肌是鬆弛的。腹部甚至都是一字型的,整個肚子是松軟的。這樣的情況很難保證臟腑的蠕動,胃腸道的蠕動還能保持正常的節律。所以至少代謝紊亂就隨之而來,咱們不是經常有這樣一句話嗎,有錢難買老來瘦,並不是老來一定要瘦多少,關鍵老來的時候,您的腰腹還能夠保持一個良性的收縮的狀態,要想保持這樣的狀態,足少陽膽經就非常的重要。
介紹足少陽膽經最為重要的一個穴位,叫帶脈。 就是奇經八脈里的那個帶脈那兩個字。穴位是足少陽膽經,在11肋骨下方,髂骨上方軟肉之處的穴位帶脈.同時,也是唯一橫行的,奇經八脈之一的帶脈,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位,也就是說,穴位不僅可以調節足少陽膽經,還可以調節帶脈的功能。
帶脈是橫行一周的,起到約束諸經的作用,少陽經又調節人體的前與後的平衡關系。大家想像一下,縱軸橫軸,在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十字交叉,而且不僅僅是十字交叉,在這側面的肌肉,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還交錯在一起,所以這里實際上是一個米字型的交錯中心力點就在這里。所以對這個部位經常的合適的刺激,就有助於調節腹壓, 有助於改善腹與腰之間的平衡關系 ,同時讓人體的上與下,前與後,內與外達到平衡,這是足少陽膽經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
具體怎麼來做? 首先要找到十一肋端,直立吸氣,摸到肋弓,在那弓的外下方,可以摸到一個可以彈動的軟骨頭,就是第十一游離肋肋端的章門穴,是脾的募穴,從這個位置垂直向下和肚臍水平線相交,這個地方就是帶脈穴,它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同時也是帶脈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
找不準穴位,怎麼辦?就從肚臍水平線劃過來肋弓的下緣往下范圍之內,把自己的手放在這,四隻放在後側,把你的腰側軟肉提捏起來,就做這樣的方法,連續做五到十分鍾,做著做著你就開始覺得肚子裡面開始發熱,甚至有打嗝,就叫噯氣或者排氣的現象。這都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刺激,來 調節了您的腹部的張力,腹壁的張力。 張力改變了,同時您的腰也會覺得鬆弛,也會覺得舒服起來,也就是讓您的前面的脾,後面的腎,在足少陽這樣一個中間轉樞的經脈的作用下,保持良性的平衡。
這個方法誰比較適合?就是腹部比較鬆弛,比較柔軟的人,沒有力量的人。每天堅持做三到五遍,每次五到十分鍾,一段時間後都會取得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