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長壽區有多少個鄉鎮
長壽區幅員面積1423.62平方公里,總人口874949人。下轄2個街道辦專事處(鳳城街屬道辦事處、晏家街道辦事處),16個鎮(江南鎮、但渡鎮、鄰封鎮、長壽湖鎮、雲集鎮、雙龍鎮、龍河鎮、海棠鎮、雲台鎮、石堰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
B. 大家好,請問一下長壽區的鄉鎮哪一天趕場,一四七趕哪些場,二五八趕哪些場,三六九趕哪些場,謝謝!
溫江附近!
C. 長壽區各區縣趕場日
雙龍147,合興369
D. 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簡介長壽區洪湖鎮旅遊攻略
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對於很多外地遊客來說比較陌生,雖然重慶是第一網紅旅遊城市,但是重慶市實在太大了,下轄的各個區的小鎮非常多,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就屬於洪湖鎮了,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洪湖鎮,
位於長壽區西部,距離長壽主城41公里,洪湖鎮的認知皆因洪湖兩個字,小時候聽洪湖水浪打狼的歌長大,記憶很深刻,要是洪湖鎮沿用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名字永順鎮,還真有些默默無聞,可能是緊靠大洪湖的原因,上世紀90年代中葉才更名洪湖鎮,更名過後利用大洪湖的天然優勢,果真發展的有聲有色,知名度一下子直線飈高,名字果真是名片,聽而難忘卻。
洪湖公園,休閑而寧靜的園林公園,高密度的樟樹林,新鮮的空氣,很適合散步,鍛煉和散心的地方,喜歡清靜或者習慣獨來獨往的人,來此地走一走,逛一逛,定能陶冶內心枯燥的情操,欣賞洪湖公園給予的美景,何嘗不是一份享受。
隱藏在深山裡的大型圓柱子,看著有些陳舊,不知情的我起初還以為是一座炮樓,經過一番觀察才知道是一座水塔,沒見識的人多麼的可怕,沒文化的人更是可怕,自己真的有些淺薄了。
單位宿舍樓,多年之前入住生活的人,外人真是羨慕不已,不知為何,現在已經慢慢地落伍,比起洪湖鎮上居民的自建樓房相差很大,不過自己是一個很懷舊的人,有機會自己也會選擇老房子居住,總感覺入住老房子,才能夠對於過往的戀戀不舍和觸景生情而產生往事回味,喜歡回憶,看來自己真的歲數可以已經進入跨年期。
年輕的時候喜歡喝酒,看到跟酒有關的信息就很在意,只是不知春德酒廠何意停止生產,莫非是破產,如果酒廠是洪湖鎮唯一生產酒類的廠家,不知弄哭多少位洪湖鎮的拉酒鬼們,春德酒廠停產,讓洪湖鎮各路酒鬼們何去何從。
大爺坐在輪椅迅談上,沐浴初夏難得的陰涼天,一輩子的勞累奔波,終於可以歇歇腳,享受一下生活,安度晚年,很遺憾的事,沒能直立行走,一副好身體享受新時代的美好生活,大爺這是最勞累最吃苦的一代,熬到今天真不容易,子欲養而親不待,兒女們有時間多陪老人,這一代老人可是活一天就少一天了。
屋檐下落著一隻燕子,燕子是吉祥鳥,落誰家誰家風調雨順,丁財兩旺,生活美滿,這戶家庭註定不一般,更在意的是大門上釘的死死的那塊金黃色的牌牌,爺爺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聽著爺爺打仗的故事長大,對曾經的軍人格外的敬仰和愛慕,遺憾的是這位老班長不在家,沒能大談闊論軍營生活和過往感到可惜。
很喜歡看背背簍的人,特別是在背後看人家背背簍,感覺看見背背簍的人,能體現出鄉間居民的淳樸,更能體現出民間人文情懷的美德,大姐背上的小朋友很可愛,大姐憨厚朴實的笑容,小朋友天真無邪的笑臉,展現出了當代鄉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指數的上升,人露出笑容的時候最可愛。
菜市場有些冷清,所有遠離主城的場鎮都是一樣,只有趕場的時候才熱鬧,當天來的不是時候,沒能趕上趕場天確實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不知哪天趕洪湖場,敬請大夥提個醒,往後有機會定會前去看一看洪湖場,感受一下洪湖場的熱鬧。
三個女人一條街,六個女人鬧翻整個菜市場都有可能,不知道這六位大姐圍在一起,商談著什麼,談的這么入戲,女人嘛,不就聊著家常,談談生活趣事,不過能夠圍著一圈密切商談,她們的交情並非一般。
經常走農村,看到當地人用這竹子編畝鄭碰織的品曬蘿卜丁,敬請大夥原諒,本人是廣西人,在重慶生活有些年頭,這大塊玩意還真不知道怎麼稱呼。
打麻將是川渝一帶的民間娛樂活動,這項民間娛樂活動男女老少皆宜,很受當地居民的喜愛,聽說打麻將還能預防老年痴呆,難怪打麻將的都是老年人,終於明白老年人為什麼打麻將的緣由,盡管自己不會打麻將,但是到達這個歲數的時候,為了預防老年痴呆,一定要學會打麻將。
在老家喝上一斤米酒不上頭感覺自己挺牛氣,來到重慶生活後,看見當地人喝一小杯高粱酒就收嘴有些奇怪,這邊的人酒量就這么次,當叢羨自己也喝當地的高粱酒時,才知道自己太傲氣,老家的米酒只有20多度,而這邊的高粱酒50多度,米酒跟高粱酒真的沒法比。
以前對於烤鴨和鹵肉真的是餐餐不離,頓頓不剩,吃得滿嘴都是油光閃閃,也正是自己的濫吃導致肚子鬧病,現在很多油膩的美食都不能敞開肚子吃,不過有時候實在饞嘴,也會偷偷地吃那麼一回,畢竟自己也是一個資深吃貨,這等美食哪能經得起誘惑。
來重慶生活後,喜歡上豆花飯,有時間到郊外趕場,午餐絕大部分都是豆花飯,有時去一些場鎮趕場純粹就是為了豆花飯,奇怪的是看到有些人點一碗豆花飯還能下酒,而且還能喝個爛醉,不知豆花飯是飯還是下酒菜,都把人給整懵了。
現在的早餐都很依賴饅頭,不為別的,只圖方便,經常失眠所以起床不按時,上班又怕遲到所以只能一邊啃饅頭一邊往單位趕,吃完饅頭正好走到單位大門,又開始一天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天,自己不反對忙碌,感覺忙碌才能讓自己內心更加的踏實。
現在已經賴上小面了,一日三餐當中,其中一餐就是小面,有時候一日三餐都是小面解決,更喜歡吃牛肉麵和肥腸面,特別是肥腸面那種獨特的味道,吃到爽得無法用語言形容,遺憾的是自己的胃不好,只能吃清淡點的或者是微辣的小面,以前胃好的時候,那可是越辣吃得越過癮的,不爭的胃註定在這幾年內,錯過很多的民間美食。
洪湖鎮可謂是長壽區西部的交通樞紐,客運站開通很多條客運路線,去年12月份走渝北區大灣鎮的時候,地圖上標有稱沱場,很想去稱沱看看,可惜那時未能成行,而此時來到洪湖鎮,看到有看一下到達稱沱還是不能成行,希望往後有時間,再次去一趟洪湖鎮,然後走一回稱沱,了卻自己的心願。
大洪河正街,可能是被邊緣化了,顯得有些冷清,要知道大洪河正街可是洪湖鎮的起底家當,當年有可能也是繁華一時的老牌商業街,大洪河正街沒能延續它的繁榮,或許是城鎮建設的發展有關,洪湖鎮就這么大塊一地,這邊熱鬧註定有一邊冷清。
如詩如畫的洪湖,能讓路過的遊人所迷戀,自然生成的美畫,更能深入人心,到此一游卻又依依不捨的離開,自然風景能讓畫家當寫生境地,讓詩人搖頭晃腦的吐出美詩一首,而自己只是一個路人,除了羨慕洪湖鎮的居民生活在仙境般的境地外,就是痛恨自己不是其中一子。很高興能夠來洪湖鎮一游,不知往後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來洪湖鎮這個讓人如痴如醉的地方游覽一番。
E. 重慶市長壽區有哪些場鎮分別是幾號趕集
1日 4日 7日 扇沱、十字、但渡、雙龍、樂溫、三平、復元、洪湖、付何、石堰、黃桷、雲集
2日 5日 8日 江南、沙溪、焦家、石回、龍河、羅山、八顆、稱沱、蘆池、新市、天台、海棠、義和、華中
3日 6日 9日 晏家、鄰封、合興、羅圍、梓潼、萬順、葛蘭、渡舟、雲台、沙石、飛龍
大足主要是的鄉鎮趕場時間:
龍崗鎮,三驅鎮,雙河鎮,郵亭鎮,寶頂鎮是逢3.6.9趕場。
中敖鎮,珠溪鎮,萬古鎮,是逢2,5,8趕場。
龍水鎮,是1.4.7和1.4.7的前一天趕場。
F. 重慶長壽區趕場表
我靠 我身為長壽人 有些地名我都沒見過 失敗啊。。
G. 重慶市長壽區趕場表
石堰,黃葛147,義和青雲258,沙石,葛蘭369
H. 重慶長壽區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7月,重慶長壽區有12個鎮,沒有鄉。
長壽區為重慶市轄區,位於重慶市境中部,東經106°49′—107°27′、北緯29°43′—30°12′。東南與涪陵區接壤,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轄區南北長56.5千米,東西距57.5千米,總面積1423.62平方千米。總人口90.3萬人。
全區轄7個街道、12個鎮:菩提街道、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新市街道、八顆街道、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洪湖鎮、萬順鎮。區政府駐菩提街道。
(8)長壽區趕場得多少個鎮擴展閱讀:
長壽區區劃沿革:
1984年3月,改公社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8月27日,太平鄉更名三平鄉,回龍鄉更名羅山鄉,沙溪鄉更名新沙鄉,三合鄉更名蘆池鄉。
1985年3月,新建獅子灘鎮;7月5日,撤銷葛蘭鄉建葛蘭鎮。
1986年,全縣轄9區、4鎮、40鄉,574村、26居民區,4705村民小組。
1994年3月,撤區並鄉後,長壽縣轄鳳城、朱家、獅子灘、葛蘭、晏家、江南、鄰封、但渡、雲集、雙龍、龍河、石堰、雲台、海棠、沙石、新市、付何、渡舟、八顆、洪湖、萬順、稱沱22個鎮;
扇沱、石回、焦家、華中、飛龍、合興、羅圍、樂溫、義和、黃葛、天台、大壩、三平、蘆池14個鄉。縣政府駐鳳城鎮。
2001年11月2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但渡鎮政府駐地由但渡村三堡石遷至下洞村宋家廟。
2002年末,轄22個鎮、14個鄉,38個居委會、569個村委會。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長壽區將原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16個鎮,其中撤銷6個鎮14個鄉,更名1個鎮,設立2個街道,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調整後,街道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千米增加到79.1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
調整後,全區轄2個街道、16個鎮: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鎮、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
區政府駐鳳城街道。同時將26個居民區合並為19個社區,574個行政村合並為228個行政村。共有152個居民小組、2512個村民小組。
2007年,全區設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226個行政村、22個社區。
2009年8月3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江南鎮、渡舟鎮,設立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調整後,全區轄4個街道、14個鎮。
2010年,全區共有223個行政村、26個社區。
2015年6月15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新市鎮、八顆鎮,設立新市街道、八顆街道。調整後,全區轄6個街道、12個鎮。
2015年12月21日,調整原鳳城街道、渡舟街道管轄范圍,增設菩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