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會延遲退休嗎
到今天為止,還沒復有推遲制退休年齡的政策出台。
延遲估計很難在近期出台政策,即使出台,也會有一個緩沖期。預計60後的才會受到影響。
(1)2019年社保改革延遲退休了嗎擴展閱讀
1.目前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性為60周歲(教授級高工65周歲);女性為55周歲(教授級高工60周歲)。
2. 哪些職業不受退休年齡限制 :從事地質勘查行業單位的職工工齡年滿30年可以退休。工齡未滿30年的按國家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私企職工退休年齡怎麼定?新的勞動合同法大部分規定都是關於勞動合同的訂立的,對退休年齡沒有新規定還是男的60,女的55。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❷ 2019社保退休年齡後延遲了嗎
還沒有延遲的具體政策。現在的政策是50、55、60三檔,看性別和身份。男的全60,
女工人50,女幹部55。農村的又不一樣。
反對節奏太快。要慢慢延遲。
建議:
2020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五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10年提高一歲。
2020年5055
2025年51
2030年5256
2035年53
2040年5457
2045年55
2050年5658
2055年57
2060年5859
2065年59
2070年6060
2070年,實現所有人60歲退休。到時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退休年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2019年延遲退休政策 延遲退休該如何推行
延遲退休該如何推行?12月2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延遲退休可分「兩步走」: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
答桐橘12月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這份報告建議按照並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退休年齡。
報告指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並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對於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分兩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輪蘆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對於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
報告還建議,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
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正常情況是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具體信息如下: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我不知道清團養老保險從哪一年開始出現的,反正感覺從上一輩開始,這養老交了很多年了,好不容易等到快到年紀了吧,還沒享受到呢就說要延遲退休年齡。
我們這一輩,更別指望了。。按照原計劃2045年都應該已經享受到養老幾年了,可是到那個時候,只怕還得繼續交養老保險的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對社保沒什麼好感的原因之一啊!!
社保對我們這些非公乾的人來說,真的是弊端一大把,越想會越不平衡的!你們看哈,我們每月交每年交,這個錢你不交了就沒用了,你想把你交進去的錢取出來,NO!不可能的!(據我所知目前只有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可以取出來,公司部分和其他社保類型的所有錢都沒門兒)
這完全是一筆毫無勝算的投資!每年交了那麼多錢,30年以後,你自己交過的這筆錢加起來是什麼數字你們想過嗎?如果每年把這個錢存到銀行,累計起來,利息也不少了吧?我如果不是公司順帶交了公積金,我是真的不願意去交這個社保啊!!可是人家還說了,公司給員工交社保是義務,不然還可以告你違反勞動法,也是醉了!以後都順到65歲才能退休,那些女同志們,相當於還得再多交15年啊,一生能有幾個15年啊
❹ 2019年延遲退休方案將於正式公布,延遲退休方案時間表
2017年延遲退休方案將於正式公布,延遲退休方案時間表
延遲退休方案一直以來備受人們關注,那麼延遲退休到底何時出台?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將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明年向社會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2017年正式公布。下面大學高考我就為大家帶來具體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老:
延長繳費年限
縮短領養老金年限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 社保 的各項數據中,我們看到這兩年社保基金的各項收入增幅均開始低於支出的增幅,部分地區表現尤為明顯,社會上開始出現焦慮的聲音。有人認為,過幾年或許會出現收不抵支,甚至賬面虧空的情況。對於這樣的說法,您怎麼看?
尹蔚民:第一,養老保險目前總體運行是平穩的。無論是企業職工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收大於支,不僅確保了待遇的發放,而且還略有結余。需要說明的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目前是省級統籌,地區之間是不平衡的。
第二,養老保險基金未來收支平衡面臨巨大的壓力。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不僅涉及到制度內一些因素,如參保人數、待遇水平、撫養比。同時也涉及制度外的一些因素,如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和經濟增長。其中,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巨大。
第三,養老金收支平衡需要採取一些應對措施。要解決這個問題,確實需要綜合施策、長短結合、多管齊下。至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擴面征繳的力度。13億人裡面,扣除在校的學生和學齡前兒童外,其他的人都應該納入養老保障制度體系。我們已經制定了「全民參保計劃」,正在扎實推進。
二是要實施職工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按照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實行全國統籌以後,我們可以在全國的范圍內調劑餘缺、分散風險。全國統籌方案力爭在出台。
三是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核心點,就是要延長繳費的年限,相應縮短領取養老金的年限。
四是要多方面籌措養老保險基金,除了企業、個人繳費以外,還要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支持的力度,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同時,我們還要做大、做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因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設立的目的就是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時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
五是做好結余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夠使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
當然,這些措施如果都能夠有效實施的話,我相信,我們國家養老保險制度就是可持續的,也是安全的。大家的養老是有保障的。
中人未來養老保險
待遇結構是2+1+1
光明日報記者:今後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退休後的待遇會比現在退休的「老人」要低嗎?
胡曉義:簡單地講,「中人」的養老保險將來的待遇結構是「2+1+1」。首先是兩個跟大家都一樣的養老金待遇結構,一個是基礎養老金,第二個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需要「+1」的是(和「新人」不同)還有一個過渡性的養老金,就是因過去年份沒有繳費而視同繳費計算的過渡性養老金。再「+1」,就是再加一個職業年金。
待遇的總水平,我想我們在設計層面肯定要考慮前後待遇水平的銜接的。對「中人」待遇問題,設計上是這樣考慮的,但是實際情況會是怎麼樣,我現在不可能給你一個絕對的數據。我可以引證一個旁例:企業養老保險改革至今已經18年的時間,「中人」的概念是那個時候創造的,當時只有2000多萬退休人員,現在是8000多萬。就是說,在這個改革之後至少有6000多萬「中人」已經進入到退休了,1998年的時候每個月只有471元的養老金,到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2050元,漲了4倍多。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想是應該可以有更好的預期。
退休
延退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退休年齡
貴州廣播電視台記者:我們想知道,延遲退休的方案什麼時候出台?退休的年齡是不是真的是65歲?延遲退休的工作已經進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尹蔚民: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政策。這項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針對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偏低這么一個實際提出來的。我國法定退休年齡是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1978年,國務院104號文件再次明確,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55歲,男職工60歲。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我們現在人均的預期壽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是74.8歲。在當時制定的退休年齡政策,很顯然和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有必要作出調整。
這項政策是「一舉數得」的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
第一,我們會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的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趨、漸進到位」。就是說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第三,會有一個社會預告。先把這項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給大家一個 心理 預期。比如現在公布方案,那就要5年後才實施。比如我是55歲退休,5年以後實施也就是55歲零兩個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歲零6個月退休,就是這樣一個心理預期,漸進式的。所以這個政策就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
考慮到這項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這個方案正式出台前,會把這個方案的要點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的過程也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我們會把各方面的意見吸收了之後,使這個方案制定得更加完善、更加穩妥、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漸進式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採取的政策,有一些發達國家目前的退休年齡已經是65歲甚至67歲,而我國現在已領取退休待遇的8000萬企業退休職工退休時的平均年齡只有54歲。
剛才問到時間表,我們希望今年能夠把這個方案制定出來,明年在報經中央同意以後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的情況修改完善,應該是在後年正式推出。但是實施還是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醫保
中央在京機關事業單位
仍是公醫,改革會加快
南方都市報記者:請問目前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底還有多少人沒有參加醫保?結束公費醫療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胡曉義:職工的醫療保險,是從1998年開始改革的,1998年國務院發了44號文件決定改革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而且在當時就明確規定,所有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參加這個改革。總體來說,推進的速度比較快,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億多人納入這個制度里來了。相對來說,企業、事業單位推進速度比較快,機關推進速度慢一些。但是,大部分或者絕大部分地方已經都實現了把原來的公費醫療改革成為職工醫療保險制度。
現在只有3個省的省直機關和中央在京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沒有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其他的都參加了。這次國務院作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確實是一個新的推動力,養老保險資金這么龐大,涉及這么復雜的制度,都能夠得以推進,可以相信,這幾個省以及中央在京機關的這些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進程必然會加快。
人社部的時間表
●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希望今年制定出來,明年向社會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2017年正式公布。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公布方案的5年之後。
●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力爭在出台。
●我們一直在研究、論證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方案,有望於今年下半年按程序報請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現在只有3個省的省直機關和中央在京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還是公費醫療,相信這些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進程一定會加快。
❺ 延遲退休2019公布方案 養老金改革:延遲退休如何推行
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有太多的目標,既要廣覆蓋,又要保基本,還要可持續,而事實上它們之間是有沖突的。7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將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中,深入研究延遲退休的問題,並會以適當的形式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
事實上,延遲退休的話題由來已久。早在2008年,人社部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中國社會保障論壇上,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的想法,就已經從一些羨叢握與會專家的口中得到證實。
那麼,延遲退休是否為大勢所趨?在養老金體制改革中,「延退」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
「實際贍養比小於3:1」
《決策》:延遲退休的話題近來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因為它和很多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關的,那麼這一話題提出的背後動因是什麼呢?
胡乃軍:首先,我們的人口結構在發生變化,老齡人口占整個人兄慶口的比例在增加。我們現在是14億人口,按照國際標准,15歲至64歲視為勞動力人口,65歲以上視為老齡人口。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出生率下降,人的預期壽命在延長,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中國就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了。那麼,要保持合理的勞動人口比例,延遲退休年齡就成為必要手段。
還有一個現實是,中國目前的退休年齡本身就偏低。國家現在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從事有害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45周歲退休。但這個是法定的,由於我們國家一些歷史性的原因,比如國企改革減員增效等,全國統計的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大概是52歲。
李珍:我想先提供一組關於我國養老保險贍養比(繳納社保人與領取社保人之比)的數據。我們現在名義上是3個人養1個人,即4個參保人中有1個是退休的,但也並不意味著其他3個人都在繳費,可能存在一些參保人達到一定的資格條件,比如繳費滿15年以後,就不再繼續繳了,實際贍養比小於3:1。
1978年,我們是30個人養1個人,贍養比是30:1。在這之後一段時間,大量的知識青年集中返鄉,很多年輕人接班頂替父母。於是,1980年贍養比變成了13:1。後來,1985年比例下降到7.5:1,1990年是6:1。到了90年代,我們國家又經歷了一場國企抓大放小的改革,2000年贍養比變成2.9:1。
此後我們國家的社保進行了一些擴大覆蓋面的工作,比如農民工、轉業軍人,只要繳夠15年,都可以鄭搏進入到這個體系中來,這樣我們的贍養比略有改善,沒有再持續下降,現在維持在3:1。
贍養比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值,它關繫到整個社會的養老負擔。保證整個社會養老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維持合理的贍養比很關鍵。從實際贍養比看,我們的制度在財務上很脆弱,所以延遲退休年齡是不得已的選擇。
《決策》:那麼針對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不是只能用延遲退休來解決,有沒有其它可以選擇的路徑?
李珍:在養老保險體系中有幾個參量影響制度的收支平衡。影響制度收入的主要有工資基數和費率、就業人口等,影響支出的主要有退休人數和養老金水平。
我國現在的養老金繳費率是28%,在世界上已經很高了,而老年人拿到的退休金收入只有社會平均工資的40%,並沒有達到制度設計之初的目標,養老金水平已經降到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
在這種情況下,要改善養老制度長期的財務平衡問題,進一步提高費率和降低養老金水平都沒有空間。提高退休年齡就成了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因為它既可以增加就業人口,增加養老保險制度的收入,又可以減少拿退休金人口的數量,減少基金的支出,對養老保險制度收和支的兩端都發生作用。
當然,提高退休年齡不是唯一要做的事情,繳費工資的基數和領取養老金的資格年限都是重要的參量。中國目前的制度設計里,繳費基數下限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一些地方進一步下降到40%,這樣的繳費基數太低,減少了制度性收入;另外,繳費15年即可獲得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一個人繳費15年卻要拿數十年的養老金,這顯然不合情理。一方面,按養老金計發辦法,個人的養老金會非常低,另一方面又會需要制度對他大量的轉移支付,最終制度造成財務壓力。所以說,延遲退休年齡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其他的參量也需要改革。
「養老金不存在當期支付危機」
《決策》: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們國家目前存在巨大的養老保險缺口,甚至出現了18.3萬億這樣一個數值。
胡乃軍:2011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69萬億元,支出1.28萬億元,截至2011年末,基金的累計結存達到1.9萬億元。這就意味著,中國養老金不存在當期支付危機。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1.9萬億裡面有1.7萬億是歷年的財政補貼,如果把這部分拿走,個人賬戶再做實,那麼也是存在缺口的,因為統計口徑不一致,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肯定沒有那麼大。
18.3萬億這個數字是一份名為《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的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它其實是一個隱形負債的概念,這個和所謂的養老金缺口還是有差別的,是建立在一些假設的基礎之上的,比如假設養老保險體系實現覆蓋擴大化了。
《決策》:目前對延遲退休存在很多質疑的聲音,其中就包括可能擠壓年輕人的就業空間,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珍:60多年來我們從沒有延遲過退休年齡,沒有實證數據,無法證明其對年輕人就業的影響。
在上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面臨滯脹困境,經濟不增長,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國家為增加年輕人就業採取了一個措施——降低法定退休年齡。結果,到了80年代,出現了問題,降低退休年齡導致養老保險贍養比的惡化,保險費率提高,勞動力成本增加,機器代替勞動,就業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改善。也就是說,這一舉措非但沒有改善年輕人的就業狀況,反而使養老負擔變得更加不堪。於是,各國從上世紀90年代又紛紛開始提高退休年齡。
看看中國的例子也是這樣。我們靠各式各樣的提前退休來緩解年輕人就業的壓力,結果是1978年我們30人在職養1個退休人口,現在3個養1個,養老保險費率高達28%,這么高的費率也會對年輕人就業形成擠壓,這一點往往被忽視了。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靠犧牲養老體制的可持續性來維持高就業水平的,這無疑是將問題從左口袋轉移到右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