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後還能交社保嗎
企業在職工到達退休年齡之後,企業就不再為勞動者參保了。只能自己去延繳或者轉回戶籍地,來申請退休。退休後還可以交養老保險。退休後之後,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未達到15年的,當事人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的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一般計發月數主要根據退休的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即計發月數等於人口平均壽命減去退休年齡乘以12;
2、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等於全省上年度在崗員工的月均工資加上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之和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㈡ 達到退休年齡還能交社保嗎
社保是國家給予我們每個人的一項福利,讓我們退休能夠享有養老金。我們知道社保都是公司為勞動者購買的,繳納比例是一半是單位一半是個人,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就是在退休源敏或後還能不能繼續交社保。那麼達到退休年齡還能交社保嗎?以下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㈢ 已退休人員可以繼續繳納保險嗎
已經辦理退休的人員不可以繼續繳納社會保險。因為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之後,社保繳納也會隨之停止。此時就可以享受到社保的回報待遇,也就是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一、社保補繳的概念
社保補繳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社保有幾個月沒有正常繳納,之後又將這些月份的社保補繳上。
一般是指當人們想要買房、落戶、辦理退休等需求時,發現社保累計繳納時間沒有達到享受相應待遇的要求,從而需要補繳之前沒有交到月份的社保,以確保可以享有相應的社保權益。
二、如何補交養老保險
1、參保人員繳費期間可補繳之前未繳費年度的養老保險費;參保人員到達養老金領取年齡時,繳費未滿15年的,可一次性補繳不足15年的養老保險費。
2、補繳實行按年繳費,繳費標准根據辦理補繳手續當年的繳費標准最低檔次確定,補繳不享受政府補貼。
3、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員應攜帶相關材料到戶籍所在地鄉鎮(街道)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補繳手續。
4、養老保險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5、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㈣ 退休後還需要交社保嗎
退休 後可以補交 社保 。達到 退休年齡 ,但同時又沒有滿足領取 養老金 條件即繳費滿15年的,也可以通過可以一次性補繳或者延長繳費的方式,達到領取養老金條件。 社保補繳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社保中斷繳費,中間幾個月沒有繳費,而現在由於招調或者落戶其他原因,需要補之前沒有交到的部分,從而獲得完整的社保時間段,以確保招調落戶等工作正常認可。 《 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 養老保險 前,彎宏臘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絕肢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埋滑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㈤ 退休後還要交社保嗎
退休人員不需要繳納社會保險,法律上明確規定了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享受社保的待遇,但不需要繳納社保,具體情況下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在退休時辦理有關社保待遇的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㈥ 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還能繼續交社保嗎
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沒有繳納滿15年社保,可以到社保局申請延遲繳納社保的時間,繼續繳納社保至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
如果到退休年齡,已經繳納滿15年社保,就不能繼續繳納社保了。
㈦ 退休後要不要繼續繳納社保
退休以後,還有沒有必要再去找一份工作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夠一概而論,只能夠因人而異。有很多人在退休以後無所事事,擁有大量的閑暇時光,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同時自己還有一個小毛病,那麼就是閑不住。對於這類人他自然是迫切的願意和希望,選擇再找一份工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所以說對於這類人,他一定會去努力的尋找一份新的單位。還有一類人群就是,他雖然說並不是那種閑不住的人,也願意讓自己過上一個退休養老生活。但由於,自己退休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是比較偏低的。很多人按照15年的累計繳費年限來參保,每個月所能夠獲得養老金的水平,也僅僅不過只有1000多塊錢。按照今天的物價水平來計算,那麼1000塊錢左右的養老金,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收入。並不能夠足以保證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假設老兩口只有這1000塊錢的養老金,那麼很顯然這是完全不夠的。所以說這類人群他們退休以後,再去工作的原因是來彌補自己養老金,收入不足的問題,你隨便找一份工作打一份工,可能達到兩三千塊錢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說有這樣的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因為有些人,他可能並不是屬於這兩種情況。當然這種類別的人群是存在的,比如說自己退休以前,本身就是這個行業這個領域的專家級成員了。那麼對於他來講,如果完全退休,不能夠發揮自己的價值和娛樂。所以說這類人群也是存在的,我們能夠看到在很多領域上的專家,他都是工作到很大的年齡,70多歲甚至80多歲,我們都還能夠看到。而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群,其實根據這個退休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其中有90%以上的退休人員都會選擇直接退休,不會選擇繼續工作。也就只有僅僅不到10%的人口總數,才會選擇繼續工作來彌補自己退休收入不足的問題,或者說打發自己的無聊推銷時光。那麼很顯然選擇繼續工作的人群,往往佔有少數比例而不工作的人群,直接讓自己過上退休養老,生活的人群才是絕大部分的比例。這件事情放到我們個人身上,那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退休以後繼續工作或者是不工作。有些人在自己的單位工作了一輩子已經是非常的厭煩了,恨不得這一天早日的到來,退休以後堅決不再工作,當然這樣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也已經有這樣的一種想法。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他其實還是比較喜歡工作,因為在工作崗位當中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個人價值,所以說他們選擇繼續工作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㈧ 退休後還能交社保嗎
退休後還是可以交社保的。但是只限於養老保險。退休後之後,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未達到15年的,當事人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補繳完畢之後,可以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已繳納15年的,應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納不滿15年的,可以繳納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為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並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繳納社保是一件漫長的過程,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最低15年,醫療保險則是2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滿五十歲了社保沒交滿十五年怎麼辦
滿五十歲了社保沒交滿十五年,可以延長繳費到滿15年時辦理退休手續。2011年6月30日及以前已經參保,2011年7月1日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可延長繳費到滿15年。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才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㈨ 退休後還能交社保嗎
退休後還可以交社保。但是只限於養老保險。退休後之後,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未達到15年的,當事人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補繳完畢之後,可以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㈩ 退休人員社會保險需要繼續繳納嗎
現代社會,在工作階段,人們是需要繳納社會保險的。退休之後,一般來說,是無需繳納社會保險的,可以按照規定領取養老保險金。但是如果退休之後,未滿足最低繳費年限是需要繼續繳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