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明朝退休工資

明朝退休工資

發布時間:2020-11-29 00:40:01

A. 明代嘉靖退休的特點

明代那個年代的特點有可能是不以年齡標准作為重點因素,而是以個人工作能力及個人主觀意願為主,工作能力強,得到群眾和相關部門認可的,是可以超齡工作的。

B. 大學士一職是什麼時候有的,明朝的大學士退休待遇好嗎

大學士這一個職位大概是在唐中宗時期出現的,這是最早出現這一個職位的時候。不過在當時的那個時期里,他自己的職責還沒有特別的大,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是可有可無的一個現象,畢竟在當時只是幫助君王去看奏摺,批閱奏摺,並且還需要輔佐君王起草詔書,當時的權利和地位都是比較低的。沒有做一些事情的任何的權利,所以他們的權利和地位也是有一定局限的。

因為明朝的大學士身份和地位比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在這樣的身份和地位之下,即使是他們退休了,擁有著很好的待遇。在退休的時候,他們會照常發放俸祿,並且免除賦稅以及徭役,所以說待遇是非常好的。

C. 章光岳是明代退休的嗎

是的。章光岳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賜進士出身34名.

D. 明代退休年齡多大

在上文「老人犯罪怎麼辦?尊老敬老的朱元璋說照辦」,我們聊了朱元璋創立的明朝,對於老人(標準是60歲)有了一些照顧。其實這些照顧呢,怎麼說呢,與歷朝歷代區別不大。上文講的是老百姓,今天我們談談官員。

1.明代官員的退休年齡

明代對官員的退休是有年齡規定的,中央文官70歲退休,地方文官65歲退休。但實際上,許多官員都被留任數次,例如吏部尚書王直和王恕退休的時候都是78歲了。謝遷則79歲了。林章、胡淡天、謝遷、楊蠢、王翱、楊士奇退休時已經80歲了。蒯祥84歲。這些老年官員都被允許諸如不上朝、有病時看御醫等照顧。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要求做官在1500里以上的,國家給予車船,協助官員將父母接到兒子做官之地進行奉養。二十六年的時候,又要求官員父母70歲以上的,准許官員將父母接到做官之地奉養。

官員做官時不能照顧父母很正常,但人都要盡孝總要有解決辦法。所以,一方面可以通過量移解決,也即把自己的官職遷到自己籍貫所在地較近的地方,這種方式要通過戶部酌情辦理,而且一般是降級;一方面把自己的俸祿的一部分直接給自己的父母,這樣就省了郵寄的成本和時間成本。

官員退休後,凡是達到70歲以上者都可以得到豐厚的物質補助,同時,一品文官還可以被賞賜兩名家丁。90歲以上的退休官員,國家要每年派人慰問(成化七年以後形成制度,80四以上的官員就可以得到國家的每年一次慰問了)。

最讓人驚奇的是,朱元璋這個人很恨貪官了吧。但他卻對孝子網開一面,凡是被判為孝子女的人,可以在罪行判定上給予減刑甚至免刑。例如洪武二年八月,守御千戶胡朝宗受賄被判死刑,最終,朱元璋為了他的父母減免了其死罪,讓其在家戴罪養奉父母。

朱元璋也知道,要想活得長,就得有醫生有葯物,人總要生病的,所以,對全民特別是普通百姓也要加大醫療扶助。

2.明朝的社會保障體系之醫療

朱元璋在醫療架構上不但考慮到了上層人物,對於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也極為照顧,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惠民葯局。

由此,從為皇家服務的太醫院,到為各地諸侯和權貴服務的良醫所,以及在洪武三年(1370年)建立的惠民葯局,從中央到地方、從權貴到百姓,明朝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醫療體系。

他要求「各布政使司,各府,首領官,醫學正科各一員;各州,醫學典科各一員;各縣,醫學訓科各一員」。平時,他們的職責就是救治「貧病」的社會弱勢群體。朱元璋為此特別下令:不得因無錢而拒絕治療病人,惠民葯局甚至經常免費贈葯。遇到災禍時,惠民葯局則負責救治災民、施葯送葯以及掩埋屍體等。

惠民葯局自洪武年間開始,直到萬曆年間仍然運行正常。

萬曆十五年(1587年),惠民葯局在處理北京地區發生的瘟疫中,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萬曆皇帝命太醫院派人聯合惠民葯局共醫治病人人,舍葯折銀14618.5斤。正是因為兩大災難救治體系的建立,才使得明朝雖然多災多難但仍屹立了277年。

《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葯局一隅

3.辯證地看待明朝的醫療慈善機構

可以說,朱元璋作為一名從老百姓中走出來的皇帝,他深知老百姓需要什麼、看重什麼,什麼情況下他們才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因此,他創立了「四大糧食倉儲制度」為核心的「洪武荒政體系」。這一體系,我始終認為是整個封建社會做得最好的體系。但是,這一體系並非是橫空出世,都是有世代傳承的。

朱元璋的可貴和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前朝的舊有制度進行了有機地結合。例如,我們上面說的「惠民葯局」。「惠民葯局」是由朱元璋創立的?其實不是。您也不要搜索引擎了,那個也是錯誤的,不是1210年成立於南宋。

即:《四庫全書提要》中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提要》說惠民葯局創立於1148年。同時,北宋沈括就曾做過《惠民葯局議》批評其中的貪腐腐敗問題,由此《四庫全書提要》說的時間也是錯誤的,梁其姿先生認為:如果《惠民葯局議》真的是沈括本人所做,而不是後人託名而作,那麼,時間要推到北宋1095年(宋哲宗邵聖二年)之前。

再比如:類似於兒童院、養老院等機構,許多人也認為是明朝首先開創的。關於明朝的社會保障其實有不少誤傳,例如沒有乞丐啥的。關於兒童院、養老院,明朝也不是最早建立的。

從南北朝時期到北宋,兒童院和養老院等類似的慈善機構是混在一起的。直到南宋為了抑制窮人殺害嬰幼兒行為,出台了各項政策開始,到1217年終於創辦了慈幼庄、1219年創辦了嬰兒局。這些都是地方官員行為,到1247年,南宋理宗開始在南宋全境設立了慈幼局。也就是說,南宋時期無論從地方還是從中央政權角度看,南宋都第一個設立了類似於今天的兒童院的時代。

北宋一朝、南宋割據政權在慈善方面多有獨創性的貢獻,但因為宋朝、南宋國的特殊體質問題,許多情況下各個機構的行為則是割裂的,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整體、體系,而明朝朱元璋則是集大成者,開創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荒政體系」。

E. 古代太監老了退休後會去哪裡呢

在古代的皇宮裡面,要說什麼人最多的話,那麼肯定是太監和宮女的,在明朝時,紫禁城一共有1萬個太監和9千個宮女。宮女的結局一般都是到了年齡之後就出宮嫁人,可是太監卻沒有這么幸運了,那麼太監退休之後,都去了哪裡呢?

太監專用墓地

因為太監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不能埋在自家祖墳裡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清朝雍正時期,專門為這些太監批了一塊墓地,太監死後就直接埋葬在此地。

比如北京現在的恩濟庄就是當時的墓地之一,所以清朝的太監最後的歸宿都是恩濟庄。還有「中官墳」 也是太監死後埋葬的地方,就是現在的中關村。

太監的一生都是為皇帝服務的,而皇帝也為他們找了一塊專門的墓地,這或許就是,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魂吧。

閱讀全文

與明朝退休工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