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按廈門市最低工資基數交的社保,會影響退休後的平均指數嗎
按照廈門市最低工資基數交社保,是會影響退休後平均指數。
最低工資基數繳納社保,會極大影響退休後平均指數。會降低退休後工資水平,極大影響生活質量,以下具體分析。
3、筆者建議:為了每一位讀者都能有一個幸福晚年,老了之後錢袋子能寬裕一點,筆者強烈建議:至少買平均工資基數社保,要是有條件買高基數那更好了。首先這樣做基礎養老金就低不了,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比較充裕。綜合下來,退休金就比最低工資基數繳納社保退休金高出不少。另外隨著每年國家漲工資,漲工資幅度也不會太低,這樣就跟上了上漲物價水平。筆者認為:年輕時吃點苦,多碼兆背一點社保沒啥問題。就怕老了錢不夠用,那時吃苦就難受了。
㈡ 2020年廈門退休人員會漲工資嗎
題意應是「2021年廈門退休人員會漲養老金嗎?」,回答是:根據《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為我市2020年底前已辦理退休手續,並領取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養老金待遇。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新增基本養老金將於7月1日前發放到位。
據介紹,今年繼續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一是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原則,按退休人員每人每月50元增加,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標准一致。二是掛鉤調整,以「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為原則,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按退休人員2020年12月發放基本養老金標準的2.18%調整增加;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按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1元。三是適當傾斜,在上述調整的基礎上,對2020年達到70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40元;企業退休的70周歲以上高齡人員的傾斜調整已由社保信息系統自動調整到位,本次調整金額不包含調增的高齡補貼;對2020年12月底前基本養老金低於2741元的企業軍轉幹部,補齊至2741元後,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調整。
㈢ 2019年廈門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方案細則公布
我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1月1日起調整。市財政局近日發布消息說,我市2013年12月31日前已辦理退休、退職、退養手續且已納入我市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的參保人員,其增發待遇明天前將發放到位。
養老金調整方案
據悉,此次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的主要內容有三方面:
一是普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標准為每人每月調增260元,調增比例為10.46%,退職人員、被征地人員、農場職工、漁民養老金調整標准約為退休人員的70%,每人每月增發182元。
二是特調。在辦理退休手續前獲得高級職稱任職資格且被實際聘用的企業人員中具有正高職稱的,在普調基礎上再每月增發100元;具有副高職稱的(含高級技師),在普調的基礎上再每月增發80元;今年新增的年滿70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發50元,今後新增年滿70周歲的人員自年滿70周歲的次月起每人每月增發50元。此外,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不含省、市發放的企業退休軍隊轉業幹部專項生活補貼)低於此次調整前全市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2485元)的企業退休軍隊轉業幹部,先將月基本養老金調增至2485元後再參加本次其他相應項目的待遇調整。
三是專項調整,適當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即今年1月起參保人員辦理退休時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發基數,由2005年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並對2007年至2013年期間退休、退職且享受過渡性養老金的人員進行專項調整。
人社部回應養老金發放問題
李忠還表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基金總收入超過總支出2100多億元,絕大多數省份基金累計結余額都超過8個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額,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當期養老保險待遇支付。
李忠介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這是立足我國國情,深入分析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借鑒國際經驗,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方案過程中,會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綜合平衡。總的考慮是,根據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即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同時提前向社會預告,給公眾以心理預期。目前,我們正在抓緊制定這個方案,將適時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報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
李忠說,1997年國家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來,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受益群體持續增多,在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養老金到底是「錢多」還是「缺錢」呢
「錢多」和「錢少」都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真實存在的情況。由於基金統籌層次比較低,養老金在地區之間不能調劑餘缺,出現了「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局面,結餘地區基金大量沉澱和缺口地區巨額財政補助的並存。
這就是我國養老金「窮」與「富」,「多」與「少」,「盈餘」與「收不抵支」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