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與父母的觀點不同
早點兒獨立過自己的生活,不同的觀點盡量避免討論。
我跟父母關系和諧的時候往往都是我好久都不在家,我們相互有些思念的時候。這時候就算有一些矛盾大家也不會過分爭執。
但一旦在家裡呆久了,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我現在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要妄圖能說通他們。比如他們堅持認為體制內工作是最好的,你不結婚生子就是異類有病。你以後不跟我住一起不帶我出去玩兒?我的人生指望全在你身上你怎麼這么不孝等等。他們生活的社會教育背景讓這些觀念在他們心裡根深蒂固——我要為我的孩子付出全部,我的孩子也要聽我的話,無論多大都要乖乖由我掌控,不然就是冷血不孝。
沒有辦法,大家就是無法說服彼此並且很難達成觀點上的和解的。如果他們並沒有拿自己的觀點過多要求你的話,那就避免談到相關話題,大家開開心心過家庭生活就好了。如果他們拿自己的教條逼你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那我覺得還是早些獨立,少讓他們插手自己的生活,否則雙方只會在一輪又一輪的交鋒中互相折磨和消耗。
我是一個過了三十有著自己獨立思維的成年人,但是和父母同住。小時候,我對一些事情沒有,父母跟我說什麼道理我都樂意聽。可如今成年了,有了一些社會經歷,我和父母在一些事情上有了自己不同的觀點。
很多次,在發生一些事情,甚至我們都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對一些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時,我和父母都會有不同的觀點,那些事情甚至都不會涉及到我們自身的切身利益。他們陳述他們的理由,我說自己有不同看法的原因,大家各抒己見。
他們其實是希望我能馬上就說自己不對,他的話是對的。但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觀點是很正常的事。每次都是平心靜氣地說到後面,他們認為我是沒理攪理,然後就發火了。其實我覺得很多事是甲乙各有個的道理,並不會是哪一方肯定對或者肯定不對。
打個比方吧,走路,走大路寬敞,但是汽車多容易堵車,走小路窄,道理坎坷,但絕不會堵車。你說平時是大路好還是小路好呢?我想問問成年的朋友,你們和父母觀點不同,又彼此無法接受對方的觀點時,是怎麼辦的呢?是違心地說:「我錯了,你們的話是對的?」還是就乾脆不吭聲了?或者你們能否給我一個建議,說說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