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

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

發布時間:2023-06-08 22:00:19

1. 經常捏兩耳,按兩穴,真的能預防老年痴呆嗎為什麼呢

但能使人體疾病的不適感減輕或消退,還能改善面部和耳部的血液循環,讓人感到輕松愉快,情緒高漲,疲憊一掃而空,使精神狀態更加飽滿。耳穴與大腦和面頰密切相關,經常揉捏耳垂,可美化面部,醒腦防痴。方法。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捏拉左右耳垂,揉搓穴位對預防老年性痴呆沒有作用。一般來說,按摩四神聰、百會等穴位可以幫助緩解相關症狀,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經常對穴位進行按摩還可以預防各種並發症,平時多揉揉耳朵。預防老年痴呆醫生指出,耳垂是耳朵的龍頭部位,這個部位的耳穴與大腦和臉頰密切相關,經常揉搓耳垂可以醒神健腦。揉搓耳垂。拇指放在耳朵上。揉耳垂,可以美容,醒腦,防止痴呆。方法。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拉住左右耳垂,往下拉,來回拉,帶動整個耳朵360度移動。

2. 捏耳,按兩穴,真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嗎

中醫認為老年痴呆可以通過捏耳和刺激穴位的方法預防。人體表面有五臟六腑的經絡穴位,通過刺激相應的經絡血脈,可以調節相應器官的功能。腎臟始於耳朵,耳垂一帶,是耳朵的頭面區域。這個區域的耳穴與人的頭部、臉頰有密切的關系,經常掐耳垂揉揉可以美容,還可以提神、預防老年痴呆。

綜上所述,對所有老人來說,睡意越來越少,晚上睡得越來越晚,身體也越來越差。這是一個人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老人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對身體的傷害。老年人睡前1小時聽柔和的音樂,喝一杯溫牛奶,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幫助老年人及時入睡,防止大腦功能受損,預防老年痴呆症。

3. 怎樣預防老年痴呆平常應該怎麼做應該經常按揉哪些穴位呢

老年痴呆與飲食有著很密切關系,研究發現牛奶、雞蛋、魚、肉、動物肝臟等優質蛋白食品對大腦機能有強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可補充維生素B、C、E,防止營養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礙。因此,日常飲食中,要保證蛋白質的供應,應該多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品,忌營養攝入不足或維生素缺乏。

警惕過食煙酒



吸煙對腦內小動脈收縮狹窄,加速動脈硬化,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腦動脈硬化越嚴重,腦供血越不足,最終導致腦組織萎縮,痴呆。酒含有乙醇成分,少量飲用葡萄酒可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腦血管有益,但飲酒量大時可嚴重損害大腦組織,長期大量飲酒會影響記憶力。

常按這幾個穴位告別老年痴呆

按摩雙側風池穴、翳風穴





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之下,微低頭,耳後高骨後一橫指凹陷處。翳風穴在耳垂後凹陷處。此組穴可改善基底動脈供血情況。

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點,直下約0.5cm凹陷處。此穴多氣多血,刺激該穴對顱內供血作用最好。

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於兩眉頭連線中點。該穴有改善腦血循環,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刺激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腘窩窩橫紋中點,屬足太陽膀胱經,其經脈循行可以從頭頂入里聯絡於腦。刺激委中穴可直達腦府,使頭腦清利,渾身舒爽。

4. 81歲名中醫60年經驗總結:每天這樣動動手,遠離中風、失眠、老年痴呆

穴位按摩是中醫常見的 養生 方法之一,不用打針吃葯,也能達到保健的目的,深受大家的歡迎。《 養生 堂》請到了全國首屆名中醫,針灸名醫武連仲主任醫師,武老年逾八旬,尤其擅長治療腦病,有60年的腦病治療經驗。

他給我們介紹了幾組簡單的穴位,每天堅持按一按,可以輔助預防多種常見的腦病。

關元穴 —— 補腎健腦防痴呆中醫認為,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髓聚而為腦,很多腦病可以從腎論治。老年痴呆中的文痴就和腎精虧損、腦海空虛有關,平時如果想預防老年痴呆,武老推薦可以常按關元穴。

關元穴和腹部的三陰經交匯,是全身的強壯穴之一,具有補益的作用,常按有助於補腎強腦,緩解健忘、記憶力下降的情況。

【取穴方法】肚臍下四指寬處即為關元穴。

【按摩方法】以關元穴為中心,雙手重疊進行按揉,先順時針畫大圈揉100下,再逆時針畫小圈揉100下,然後配合呼吸進行按壓,呼氣收腹,按壓關元穴,吸氣放鬆。

五心穴 —— 緩解頑固性失眠針對中老年人常見的失眠問題,武老常用五心穴來治療。所謂五心就是人中穴、一對勞宮穴和一對湧泉穴,勞宮在手心、湧泉在足心、人中在人心(人中主中正平和,屬於人心)。五心穴具有清心瀉火、開竅醒神、平衡陰陽的作用。

【取穴方法】雙手自然握拳,指尖接觸手掌,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即為勞宮穴。

【按摩方法】人中穴:用指腹輕輕地按揉人中穴的上半部分10-15下;勞宮穴:用力握拳然後放鬆,重復30次,按壓勞宮,也可以藉助按摩棒、刮痧板來刺激勞宮穴;湧泉穴:用按摩棒等按壓,也可以適當泡腳、足療。

建議睡前做這套按摩,助眠效果更好。八個穴位 —— 升清降濁防中風腦中風前有些人是有先兆症狀的,比如頭暈、眩暈、耳鳴、記憶力下降、四肢不靈活、手腳麻木、失眠等。有這些症狀的人屬於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從而影響腦竅。

武老介紹了八個穴位,其中四個升清,四個降濁,可以輔助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升清】廉泉穴、曲池穴、足三里、復溜穴

【降濁】列缺穴、合谷穴、豐隆穴、太沖穴

【取穴方法和按摩方法】廉泉穴:喉結上緣凹陷處,指尖輕按5-7次曲池穴:屈肘後,肘橫紋內側頂點到肱骨外上髁中點,左右手各按30次列缺穴:腕橫紋上1.5寸,左右手各按10-30次合谷穴:第二掌骨終點的橈側緣,左右手各按30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按20-30次豐隆穴:膝關節橫紋到踝關節的正中間,按20-30次復溜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按壓20-30次太沖穴:足背拇指和次指指縫上1.5寸,按20-30次

按摩時要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每天按2-3組。

今日互動關元穴是全身的強壯穴之一,常按有助於補腎健腦,這種說法對嗎?

1、正確

2、錯誤

名醫三組 養生 穴,預防常見腦病

每天動手按一按,健腦養身

您也趕緊試一試吧

看完別忘了轉發給朋友們,傳遞 健康

(養身廚房)

5. 老年痴呆按摩手有什麼作用

主要是手上有很多穴位,可以刺激大腦的血液循環,所以很多手指操以及手操都是很有幫助的。

6. 補腎降壓一穴解決,夜尿多怎麼辦老年痴呆按摩哪裡——都在腎經

針道窺徑——經絡之足少陰腎經

腎經共有27個穴,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病,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症。


1. 湧泉 (KI 1) 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時,約當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見圖2-41)。

【主治】①昏厥,中暑,癲狂癇,小兒驚風;②頭痛,頭暈,目眩,失眠;③咳血,咽喉腫痛,喉痹;④大便難,小便不利;⑤奔豚氣;⑥足心熱。急救要穴之一。

【體會】直刺0.5 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葯物貼敷。湧泉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在氣功、武術中多會提及。以前高中時,總以為湧泉穴在腳心的正中央,但是實際上是在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注意是腳掌不是整個腳的1/3,所以對於整個腳來說只是中點稍往前一點。在我們氣功或者武術站樁的時候,就是重心所在的位置,也是人身之根。治療的范圍比較廣,除了井穴通用的神志病和五官病外,還治療大便難,小便不利。湧泉是急救要穴,所以它的刺激量非常大,通常用於昏迷等意識不清的時候,平時很少用針去扎。但是按摩和艾灸,貼敷非常常用。我就曾經堅持過2年按摩湧泉,每天洗完腳後將湧泉穴擦熱了,有助於睡眠。另外湧泉穴貼敷肉桂末可以引熱下行,治療高血壓。

2. 然谷 (KI 2) 滎穴

【定位】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緣凹陷中(見圖2-42)。

【主治】①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②遺精,陽痿;③消渴,腹瀉,小便不利;④咳血,咽喉腫痛;⑤小兒臍風,口噤。

【體會】直刺0.5 0.8寸。然谷是腎經的滎穴,主要是能瀉腎經虛火,所以可以治療糖尿病,糖尿病中醫都認為是肺腎陰虛。由於腎經循喉嚨,挾舌本,所以還治療咽痛咳血,至於其他泌尿生殖疾病,是所有腎經穴的主治,就不多說了。然谷穴我們主要用於瀉熱,有熱才用然谷。

3. 太溪 (KI 3) 輸穴;原穴

【定位】內踝高點與跟腱後緣連線的中點凹陷處(見圖2-42)。

【主治】①頭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②咳嗽,氣喘,咳血,胸痛:③消渴,小便頻數,便秘;④月經不調,遺精,陽痿;⑤腰脊痛,下肢厥冷。

【體會】直刺0.5 0.8寸。太溪穴其重要性在所有362個穴位中可以排到前5位。前北京鼓樓醫院針灸科主任張士傑因擅長單穴太溪穴及針葯配合治療疑難雜症,被譽為「張太溪」。在他手裡,很多病都可以用太溪穴。因為腎是先天之本,太溪是腎經的原穴,所有和腎有關的疾病都可以治療。太溪穴下有脛神經經過,所以太溪的針感很強,患者會覺得有觸電感往湧泉穴方向放射。如果針感太強,建議不要在一個患者身上反復刺激太溪,容易損傷脛神經。太溪穴一般用補法,仔細觀察和觸摸太溪,如果太溪穴肌肉凹陷明顯,或者沒有彈性,觸摸上去覺得手底下很空,一般表示腎經虧虛,可以用補法輕柔持久按摩。簡單舉個例子,老年人夜尿頻多非常常見。有一次,我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治療,她每天夜尿頻數,多的7、8次,少的也有5、6次,嚴重影響睡眠。一般夜尿多大多為腎虛腎氣不固引起。我選擇了關元、中極、水道、陰陵泉、足三里、太溪。太溪、足三里用補法,其他平補平瀉。針刺兩次後就大為好轉。類似這樣的疾病最好進行手法補瀉,不要紮上針就不管了。有一次我實在是太忙了,沒有給一個夜尿頻多的老太太提插捻轉進行手法補瀉。結果第二天患者復診,就說當天遠沒有前幾天效果好。我只好老老實實的給她在太溪穴上用補法,當天,夜尿就比原來明顯次數減少。所以說,手法對於內科疾病的治療還是很有益處的。對於普通百姓,也可以沒事輕輕按揉太溪,注意要輕柔,時間要長一些,最好能夠超過5分鍾,這樣可以起到補益的作用。

4. 大鍾 (KI 4) 絡穴

【定位】太溪穴下0.5寸,當跟骨內側前緣(見圖2-42)。

【主治】①痴呆;②癃閉,遺尿,便秘;③月經不調;④咳血,氣喘;⑤腰脊強痛,足跟痛。

【體會】直刺0.3 0.5寸。大鍾為腎經絡穴,主治和太溪有類似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不容易扎出針感,所以臨床上用的少,上周還有個80歲老爺子掛了號問我幾個穴位在哪裡,准備回家給自己老年痴呆老伴按摩,其中就有大鍾穴,然後讓我用筆點上,用相機拍下來,感念他對老伴一片赤誠之心,我也不厭其煩。結果這周還來給我送了封感謝信。但是怎麼說呢,大鍾雖然有治療痴呆的作用,但是想要改善,通過按摩是很難達到的,遠遠不如針刺效果好。那麼為什麼大鍾有這個作用呢?主要是腎主骨生髓,腦髓空虛是痴呆的原因,所以用腎經的大鍾穴有這樣的作用,而且大鍾是腎經的絡穴,和膀胱經相連,膀胱經是「入絡腦」的,但是膀胱經上的穴位主要是治療「頭風」,外邪侵犯引起的頭痛,這是和膀胱經「人身之藩籬」的作用相符合,而大鍾穴是腎經的穴位,主治先天不足,髓海空虛,又和膀胱經相連,所以治療痴呆效果會更好一些。像這位老爺子那樣經常按摩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5. 照海 (KI 6) 八脈交會穴(通於陰蹺脈)。

【定位】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見圖2-42)。

【主治】①失眠,癲癇;②咽喉干痛,目赤腫痛;③月經不調,帶下,陰挺,小便頻數,癃閉。

【體會】直刺0.5 0.8寸。照海是八脈交會穴,通於陰蹺脈,陰蹺脈的主要病症就是失眠和癲癇,和之前說的申脈作用類似,通常會同時使用。另外,照海也治療咽喉腫痛,因為腎經所過。照海也治療踝關節扭傷,其所處的位置是踝關節內翻扭傷最常見的壓痛點。

6. 復溜 (KI 7) 經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見圖2-42)。

【主治】①水腫,汗證;②腹脹,腹瀉;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體會】直刺0.5 1寸。復溜我最常用的是治療下肢水腫和腹水,效果不錯。大家知道很多人坐車久了或者飛機坐久了就會下肢水腫,這是因為靜脈迴流有問題,治療往往就是用彈力襪,我也嘗試帶過,滋味絕對不好受,效果也不怎麼樣。但是我用陰陵泉和復溜治療後,效果很明顯,雖然沒有能夠根治,但是已經有很好的改善了。復溜和合谷同用治療汗證,這個雖然嘗試過,但是效果欠佳,最後還是吃湯葯效果快。

7.陰谷 (KI 10) 合穴

【定位】屈膝,腘窩內側,當半腱肌腱與半膜肌腱之間(見圖2-45)。

【主治】①癲狂;②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小便不利;③膝股內側痛。

【體會】直刺1 1.5寸。陰谷在半腱肌和半膜肌之間,所以我經常用它來治療膝關節後側疼痛,但是對於癲狂和男女科病,我就很少用到陰谷了。

7. 預防老年痴呆太空按摩球常按哪幾個穴位

這個最主要的就是太陽穴了,因為這個部位還是最重要的一個地方來的。

8. 如何按摩預防老年痴呆

9. 按摩這個穴位能預防老年痴呆,自己在家就能做

按摩可以預防老年痴呆,按摩的太淵穴位,最常見的就是活血化瘀了。體內的血管很容易堵塞,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血管會越來越老年化,血液也會變得越來越粘稠,所以血管堵塞的幾率也會增大,那麼我們按摩自己身體的穴位,讓其達到補血化瘀的作用,讓血液流通更順暢,也能夠幫助人們補腎、養心。

按摩是以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進行按摩穴位,能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

老年痴呆大多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多種因素可能與該病發生相關,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喪偶、獨居、經濟困難等 社會 心理因素可成為發病誘因。

多奈哌齊是老年痴呆常用葯物,臨床上可以用於早期有記憶障礙,還沒有診斷為痴呆的患者,也可以廣泛應用在輕度、中度和重度痴呆的患者,可以說對於痴呆患者的作用是比較廣泛的。但是奈哌齊這類的膽鹼酯酶抑制劑的作用只是延緩疾病進展,但是不能根本改變疾病的結局。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乏力、倦怠、肌肉痙攣、食慾缺乏等,症狀常為一過性、輕度的反應,繼續用葯可緩解。

老年痴呆患者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類的食物,雞蛋含豐富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蛋黃素有著健腦益智的作用,對人體發育和神經系統有著很大的幫助,人體消化卵磷脂後,可釋放膽鹼,膽鹼可改善各年齡段記憶力。此外,建議常食板栗、核桃、枸杞子、山葯等,也有助於改善腦部症狀。

平時適當的運動,適當的控制體重,定時的體檢,建議遵醫囑用葯,不可私自停葯或用葯,以免發生葯物的不良反應。

10. 老年性痴呆症的針灸治療

本病雖在宋·竇材之《扁鵲心書》中有「神疑病……痴醉不治,漸至精氣耗盡而死,當灸關元穴三百壯」的記載,但真正引起重視則在本世紀九十年代初。據不完全統計,自1991年至今已發表有關針灸治療本病的論文20餘篇,以國內為主,亦有國外的學者的臨床研究。在治療上,多採用體針之法,且以頭面部穴為主穴。穴位注射亦有較好的效果。不少醫者還運用針刺與中葯結合的方法,以提高療效。
近年來,還較廣泛地開展針灸治療老年性痴呆症的機理研究,結果表明,針刺後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腦皮層興奮性有所提高,並能增加腦供血、供氧量,促進衰退神經元的能量代謝。動物實驗也證實,針刺能改變腦內M受體結合容量,調整cAMP/cGMP的比值,從而改善腦組織內能量代謝,促進腦組織的損傷修復與再生。
綜合已有的工作,已經肯定針灸對老年痴呆症有可靠的效果,但目前仍以治療血管性痴呆為主,且診斷與療效評定標准尚未統一,故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臨床與機理研究。
電針 (一)取穴 主穴:四神穴、本神、神庭、水溝、風池。
配穴:神門、後溪、足三里、太溪、大椎。
四神穴位置:百會穴左右前後各旁開1.5寸。
(二)治法
主穴為主,酌加配穴,取28號或30號1.5寸毫針,頭部穴採用平刺法,進針0.8~1寸。捻轉得氣後連接G-6805電針儀,連續波,頻率為45次/分,電流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留針45分鍾,每隔15分鍾手法行針1次,施提插捻轉手法。每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一般需3個療程以上。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於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治療。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主要症狀基本恢復,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問題准確,反應靈敏,生活可自理,能進行一般社會活動。有效:主要精神症狀有所減輕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問題基本正確,但反應遲鈍,智力及人格仍有部分障礙。無效:主要症狀無改變或病情有發展,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確回答問題。
共治療30例,以上述療效標准評定,痊癒6例,有效2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優於用西葯治療[1]。
體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四神聰(或四神穴)、神庭、當陽、上星、首面、鼻交、定神、水溝。
配穴:足三里、豐隆、大椎、身柱、命門、腎俞、復溜、太溪、陽交。
當陽穴位置:兩目直視,瞳孔直上入發際1寸處。
首面穴位置:印堂穴直上1.5寸處。
鼻交穴位置:鼻樑後高骨微上凹陷處
定神穴位置:人中溝正中線下1/3與上2/3交界處。
(二)治法
每次酌選4~5個主穴,3~4個配穴。取1.5~2寸毫針,採用透穴之法。先取四神聰或四神穴,針尖均向百會穴平刺。使四針鋒集中於百會穴,留針30分鍾,每10分鍾運針1次。然後,令患者取仰卧屈膝位,針足三里透豐隆,捻針2分鍾,不留針;復溜透太溪,捻針2分鍾,不留針。余穴透刺法如下:神庭穴先透刺左右當陽,後透上星;針首面向下透刺鼻交,針定神向上透刺水溝,取俯卧位,針大椎先向上斜刺8分,捻針1分鍾,再把針關退到皮下向下透身柱穴;針命門,先透刺兩腎俞穴,再把針退回到命門穴上,針尖向上斜刺8分深。以上每透刺1穴,捻針1分鍾,再留針20~30分鍾,每5分鍾運針1次。上法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間隔2天,須針3療程以上。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64例(部分配服中葯),按相當於上述療效標准評價,臨床痊癒126例,有效3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5.1%[2~4,12]。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百會、風池;2.腎俞。
配穴:足三里、三陰交。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每次選一組,第二組酌加配穴。第一組注射葯物用胞二磷膽鹼,第二組及配穴用人參注射液(或乙醯谷醯胺)2ml與復方當歸注射液4ml的混合液。以5號齒科注射針頭,抽取葯物,進入穴位後微微快速提插,局部有針感,回抽無血後注入葯液,第一組穴每穴注入1ml,第二組穴主穴注入1.5ml。配穴每穴注入0.75ml,隔日1次,可單用一組穴位,亦可兩組交替使。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三)療效評價
以本法共治346例,按上述標准評定,基本痊癒105例,有效202例,無效39例,總有效率為88.7%[5~7]。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百會、神庭、風府、風池、水溝。
配穴:神門、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強間、腦戶。
(二)治法
本法採用針刺與中葯或西葯結合治療之法。以主穴為主,酌加配穴,每次選4~5穴,以針刺法,手法平補平瀉,每日1次。中葯可用通脈膠囊(黑木耳5份,水蛭5份,三七2份,按上述比例研面混勻,裝入膠囊,每粒膠囊含生葯0.6g),每日2次,每次服6粒。西葯採用胞二磷膽鹼500mg,靜肪滴注,每日1次。針刺與葯物治療結合(中、西葯物任選一種)。針刺1月為一療程,葯物15日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8例,其中30例針刺結合中葯治療,按上述標准評定,基本痊癒6例,有效1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0%[8]。其餘18例為西葯和針刺結合,發現對提高智力和記憶力均明顯優於單純西葯組[9]。
頭針 (一)取穴 主穴:前顳前斜線(前頂至懸厘)、頂後斜線(百會至曲鬢)、頂旁一線(通天穴沿經向後1寸,與正中線平行)、頂旁二線(正營穴沿經向後1寸,與正中線平行)
配穴:語言區、暈聽區、百會、風池、四神聰。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頭穴沿頭皮快速進針至帽狀腱膜下,以200次/分的頻率持續捻轉3~5分鍾,留針5分鍾重復捻轉2次出針。百會、四神聰直刺,不捻針;風池刺至得氣,用提插捻轉補法,留針3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90例,其中30例配服中葯。結果總有效率為81.7%~93.0%[10,11]。

閱讀全文

與治老年痴呆症的穴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2歲老人心臟搭橋能活多久 瀏覽:735
老人家任性 瀏覽:372
東莞新老年大學有招生嗎 瀏覽:412
給養老院老人的節目 瀏覽:529
養生產品怎麼選 瀏覽:205
老人盤核桃久了是有什麼寓意 瀏覽:811
新都結伴養老方式有哪些 瀏覽:862
神龍養生精華液怎麼樣 瀏覽:857
農民工養老怎麼辦 瀏覽:312
上海退休金查詢 瀏覽:889
60歲以上賭博 瀏覽:590
潮汕地區重陽節吃補品 瀏覽:864
老人電信手機屏摔了怎麼回事 瀏覽:421
閔行韓湘水博園70歲老人票價 瀏覽:457
廣元去年平均養老金多少 瀏覽:3
老年人無頜 瀏覽:319
50歲了月經沒來怎麼回事 瀏覽:216
陝西農村養老保險計算 瀏覽:229
辦理健康險做什麼體檢 瀏覽:823
江寧老年大學怎麼入學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