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婆婆老是說我指你養老好煩人我該怎麼做
老人總是喜歡啰嗦了一點,總是喜歡說在嘴巴上。
聽聽就算了,不要太在意,點點頭就行了,不要放心上。
做到左耳聽右耳扔就行了,要不就跟婆婆說,放心吧,肯定會給你養老的。
讓婆婆放心些,不要總是猜疑,不要總是擔心自己沒人給她養老,平時多和婆婆聊聊。
多尊重她,可以經常給她買一些她喜歡的東西送給她,讓她心裡放心,暖暖的這樣。
Ⅱ 婆婆要求養老,兒媳翻出三十年前坐月子舊賬拒絕,你怎樣看呢
孝順雙方父母本就是我們的職責,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但是,現實里,一個人真的能做到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微笑嗎?
女人生來脆弱,所以心思縝密,誰對她好對她不好她都記著,這是要為保護自己打下基礎,而為母則剛,一半是為了孩子,一半是因為無助,對家人的寒心之後只能自己站起來,不然餓死自己餓死孩子。
不能說每個婆婆都壞,也不是說每個不孝順的兒媳都有理由,也許,一個好的婆婆未必能換來一個養老送終的好兒媳,但是一個在兒媳心裡留下了詬病的婆婆,就別指望兒媳善待你了。
什麼人什麼命,什麼事什麼果。其實想想,人生就是輪回,你所做的,都加倍奉還的那種輪回。
很多婆婆認為,我指望我兒子,不指望兒媳,兒媳是外人,養老送終全靠我兒子。這想法真的就是自欺欺人,男人一生的宿命就是掙錢,沒有哪個男人能做到放棄工作一直照顧母親,直到離開。
而照顧老人的事通常都是兒媳的事,兒子只是負責問候,一日三餐還得指望兒媳。
現在這個社會,生了孩子的女人患有抑鬱症的,不是個例,可是這病居然還不受重視,都覺得是矯情,到最後釀成悲劇。
其實,抑鬱症的根本原因是她自己解決不了生孩子之後的繁瑣事,又沒人幫忙,命苦的人還遇到冷嘲熱諷的家庭,忍著身體的疼痛面對孩子的飢餓,長時間里沒睡過兩個小時以上的覺,不抑鬱的才怪。
熬過抑鬱的,看透人心,努力堅強,沒熬過得,都帶著孩子選擇離開這人世。
如果月子里的女人能被溫柔以待,誰又願意走上絕路。
生孩子是做了當好母親的准備,可那些初為人母的女人沒有獨自應付萬事的能力。
所以,別輕易對一個剛生孩子的女人表現出不在乎甚至惡意的想法,一個在絕望中逆境重生的女人比誰都記仇。
在日常的瑣碎生活中,婆媳矛盾也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但月子期間,是好是壞,全憑婆婆的所作所為。
Ⅲ 婆婆說:「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卻有義務給我養老」,兒媳該如何反擊
-01-
人心都是相互的,你若總拿針刺我,那我也只好以牙還牙。
小雅談戀愛那會,去過男友家,與未來婆婆打過照面,雖然沒有深入了解,但以女人特有的直覺,彼此沒有好印象。
雖然男友極力掩飾,但聰明的小雅,還是猜到了,未來婆婆不喜歡她,不過她想著,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對她好,假以時日,總會換得真心的。
帶著這份決心,小雅與男友奉子成婚了。既然都是一家人了,就該相互包容,小雅是打從心裡敬重婆婆,想要處好婆媳關系。
可是一段關系的好壞,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婆婆向來強勢,喜歡在小雅面前擺譜,剛開始,小雅都給她台階下,不想駁了她的顏面。
本以為自己的順從,會換來婆婆的認可,可現實並沒有,婆婆總愛雞蛋里挑骨頭,肆意為難,這讓小雅很不爽,不過尚且能忍受,畢竟家和萬事興。
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尤其是當觸及到逆鱗時,便會小宇宙爆發。
-04-
既然想著兒媳給養老,就要好好地善待她,幫她解決煩惱,而不是從中作梗,讓她生氣和記恨,這么做沒有半點好處,只會加深婆媳的矛盾,惡化婆媳之間的關系。
雖說老人沒有義務幫忙帶娃,但是兒媳作為外來人口,也確實沒有義務養老。不過,都是一家人,要各自妥協,不要針尖對麥芒。
現在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太大了,作為長輩,應該多幫分擔些,能幫帶孩子最好不過了,當然,這絕不強迫,一切都自願。
幫忙帶娃,只是一種情分,而不是本分。只有你真心付出了,兒媳再蠻橫,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種點滴的恩情,最溫暖人心。
不少老人,總愛倚老賣老,一點也沒有同理心,說得難聽點,就是個自私鬼,只想自己,從不想別人,這樣的老人,會有善終?我表示疑惑。
人心都是相互的,兒媳的話雖直白了些,卻也無不道理。你都沒生養我,我也沒義務給你養老。在這里,提醒老人,多點溫柔,少些蠻橫。
都是一家人,能分擔的便分擔些,沒有那個子女,會狠心到不贍養自己的父母,你若是做好了自己,准會有人為你養老。
這是個因果循環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最後,願天下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Ⅳ 婆婆總是試探我們老了要給她養老, 不能自理媳婦要照顧她,生病了兒子要帶她去看病,為什麼總要說這些
這是老一輩老年人固有的觀念,他們認為養兒防老是天經地義的事,蘇州之時代已經變了,他們依然還顧著於這種這種的直見,不光是因為老觀念之外。更多讓孩子出於他們自私的考慮,做兒女的當然不會不孝順的,但是你不能把這個當做一種硬性要求來來時不時的提醒,因為兒媳婦畢竟是外人,你給她提這個在現在這個社會來說就是有點過了。老太太不放心,你就打消他的顧慮,好好做做他的工作,並且日常的時候好好對待他,讓他覺得滿意,自然就不會再這么說了,當然孝順公婆是做兒媳婦應該做的事,用你的行動來告訴他,你再怎麼做不就行了嗎?那樣他知道了以後,就不會老把這些事掛在嘴上。翻來覆去的念叨給你們聽。總之老年人的慣性思維和固有思維,我們要能夠理解。因為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很可能也面臨同樣的情況,所以說互相理解,求同存異是最好的。
Ⅳ 婆婆總是有意無意告訴兒子要給她養老,提醒兒子生病要帶她去看病。提醒媳婦要照顧她。為什麼她老說這些
因為婆婆總是會擔心自己的兒子不會給自己養老。因為現在總會害怕自己的孩子不要自己了有了媳婦就不會要自己。
Ⅵ 婆婆老是暗示我們要給她養老,生病媳婦要照顧她。為什麼她老是說這些她有三個兒子,兒子不會管她
朋友,你婆婆也許是認為你們才真正能為她養老。
也可能是她太了解她的孩子們都是什麼德行了!
不要跟她計較了,盡自己所能吧朋友!
Ⅶ 婆婆讓我們養老,還明確說了不給帶孩子,讓我媽給我們帶孩子,老公也向著婆婆,我心裡難受,怎麼辦
這樣的婆婆現在真的不在少數,她們大概認定了養兒防老,帶孫子就是格外開恩了,對這樣的婆婆也不能正面沖突,畢竟她是長輩,找個合適的機會告訴她,如果沒人幫忙帶孩子,那你就不能去工作,家庭所有開銷都得她兒子來應付,會很累,累倒了怎麼辦?相信她不心疼你,不心疼孫子,總會心疼自己兒子,還有直接說你明白,幫忙帶孩子每個月給點零花錢,但別說出數字,多賺多給點,少賺少給,省的落下把柄,既然要在兒子家養老,不得讓兒子兒媳多存著錢么,不然拿啥照顧她,再說如果身體健康總呆著更不好,孩子去幼兒園就輕鬆了呀
Ⅷ 「我閨女給我養老,用不著你操心」上了年紀後,婆婆求著我養老,你怎麼看
有讀者問我應該如何處理婆媳關系才好。其實關於婆媳相處的這個世紀難題,在古代就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只不過很多人不去用,更確切地說是一些婆婆對這個方法不屑一顧。這個方法就是古人常說的「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通俗來講,在結婚的前十年裡,媳婦會遇到諸多困難,比如懷孕,坐月子,帶孩子等等,相對媳婦繁忙的這十年,婆婆相對悠閑,身體尚且硬朗。而往後的10年,婆婆的身體逐漸走下坡路,開始需要被照顧。如果當初婆婆並沒有盡到幫扶的義務,兒媳又怎會甘心照料呢?
不得不說,麗雲的做法無疑是最好的,如果麗雲執意不肯給婆婆養老,丈夫也不能說什麼,可是丈夫的心裡會有為人子的愧疚,麗雲正是明白丈夫的苦楚,而且她不願意丈夫這樣為難,所以她願意給婆婆養老,正如書里說的那樣:「去恨一個人,其實就是在辜負另一個人的愛。」
在最後,我想重申一下,婆媳相處本就是一場修行,只有婆媳相互理解,才能盛開出和諧的花瓣。
Ⅸ 婆婆每次都嘴上說說老了不用我管的話 怎樣才能實質性
這種實質是做不到的,他嘴巴上說不用你們管他,如果他真的有很高的退休金,那麼在金錢方面確實不需要你們管,但是他如果生病住院了,你們肯定要去看望她,照顧她的
Ⅹ 婆婆總是有意無意的提醒我們要她養老,生病我們要照顧她。還想讓我們給她個口頭保證,為什麼婆婆這樣
因為中國的老年人都有養兒防老的這個意思,所以他要求你們給他養老,這也是人之常情,他既然有這個要求,那你們就答應他,讓他心裡有個底兒,要不他總是不放心,生怕老人沒人管,不管怎麼地?作為兒女孝敬老人,也是你們應該做的義務,所以還是答應他,你們孝順她,得到福報的。因為尊老愛幼的傳統還是應該發揚光大,不盡人意,但是你們作為兒女,還是給他個保證,讓他心裡托底兒放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