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壽山居元夕是送別詩還是遷謫詩
《長壽山居元夕》作於1228年,並不是送別詩,嚴格意義上屬於遷謫詩,這是詩專人丁憂屬時期所著,丁憂既非升遷也非貶謫,但是也是職務調動,正大四年,詩人老母病逝,詩人丁母憂居喪於此縣境內的長壽山白鹿原鄉,此詩寫於次年元夕。
詩中的暗淡寂苦雖然都是荒村實景,實際也與詩人此刻意緒相關。本詩純系白描,質朴無華,而這種筆調,也正適合表現國難居喪而又憂國憂民的思想心緒~
『貳』 長壽山居元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長壽山居元夕來表達了作者濃重源的家國之恨;都流盪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憤激的情感。該詩前兩句寫景,景是凄涼蕭條的,這是詩人冷清孤寂心境的觀照。
體現的也不僅僅是詩人自己的孤寂凄清,而更重要的是詩人對金王朝江河日下的命運的牽系和憂慮。
(2)游長壽山詩擴展閱讀:
1、原文
微茫燈火共荒村,黃葉漫山雪擁門。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黃昏。
2、釋義
隱隱約約閃爍著的燈火陪伴著荒涼的山村,枯黃的樹葉落滿了山嶺,厚厚的積雪擁塞著柴門。
三十九年的人生,經歷了無限世事,只留下孤獨的身影,相伴我度過黃昏。
3、創作背景
公元1227年(金哀宗正大四年),詩人由河南鎮平令改任河南內鄉令。不久,老母病逝,詩人丁母憂居喪於縣境內的長壽山白鹿原鄉,該詩便寫於次年(公元1228年)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