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退和病退的區別
法律分析:一、概念不同:
1、病退:因病退休,因職業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與正常退休一樣。 2、內退:指「內部退休」,並不是真正的辦理了退休手續,只是在單位內部的一種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辦理內退的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
二、辦理條件不同: 1、病退: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交費年限(含視同交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因病或外因致殘,經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符合以上三條的人員,可辦理。 2、內退:企業富餘職工;法定的內退條件 ;職工本人自願;企業領導同意;勞動部門備案。 綜上所述,辦理病退條件需要達到繳養老保險費用15年及以上,其已經達到正常退休的標准,企業不再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內退企業會繼續購買保險。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㈡ 內退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內退
內退是指企業職工在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情況下,經本人申請和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進行休養的一種制度。以下是關於內退的詳細解釋:
申請條件:
休養期間待遇:
退休手續:
適用范圍:
工作狀態:
綜上所述,內退是一種針對即將退休的職工的特殊制度,旨在保障其退出工作崗位後的基本生活需求,並為其順利過渡到退休狀態提供過渡。
㈢ 內退和正式退休區別
內退和正式退休在定義、適用條件、退休後的待遇等方面均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內退和正式退休的具體規定可能因地區政策而異,建議咨詢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獲取詳細信息。
一、概念定義:
1、內退:全稱為「內部退養」,不是指真正辦理了退休手續,而是一種單位內部實行的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內退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但每月可從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內退費,直到到達退休年齡正式辦理退休。
2、正式退休:指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正式的退休手續,由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
二、適用條件:
1、內退:主要適用於距離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員工,且需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
2、正式退休:遵循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如男60歲、女55歲(具體可能因地區和職業有所不同),或滿足其他退休條件(如工齡、身體條件等)。
三、待遇不同:
1、內退:職工在內退期間由企業逐月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准由企業和內退員工協商確定,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2、正式退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根據其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計算,由社會保險機構按月發放。
在內退期間,員工的社會保險費繳納基數可能會降低,但仍由單位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直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再辦理正式退休。這意味著內退員工的社保繳費不會中斷,從而保障了其社保待遇的連續性。此外,內退員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其養老金的計算將基於其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與是否內退沒有直接關系。因此,內退員工應確保與企業明確內退期間的社保繳納責任,以保障自身的社保權益。
《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
第九條 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由企業發給生活費。已經實行退休費用統籌的地方,企業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職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視為工齡,與其以前的工齡合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