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只能依靠子女。享受不到養老金的待遇,對於老年的生活來說確實是有一定的影響。
對於用戶來說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說對兒女來說都會形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和負擔,所以就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去參保一個養老保險,任何人其實都一樣的,因為只有參保的養老保險,才可以享受到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而且這個養老金的待遇每一年都是能夠正常增長的,所以說養老金待遇只會是越拿越多。作為退休人員來說,那麼參加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是一種養老的主要手段,也是通常的一種辦法。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㈡ 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怎麼辦
在農村,老人只要還有勞動能力,一般都是自己下地幹活種菜、種糧食,生活上沒有問題。
如今,國家每個月補助一定的養老金,100元左右,能解決一定生活困難。
再就是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兒女會主動擔負起贍養老人的義務。一種情況是居家型伺候,另一種情況是輪流去兒女家伺候,或者一個月一輪,或者半年一輪。
老人的需求不是很多,有飯吃,兒女不給氣受,就已經很知足了,心情好, 健康 的活著,是老人最大的幸福!
沒有退休金的老人都有低保金,生活是有保障的,我的一位大爺在農村60多歲了,現在還上山采一些山菜回來賣,今年還養了300多頭豬。生活滿幸福呢。
在農村,「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怎麼辦?」這個問題等於「白問」!農村老人可分年齡段來討論。一般來說,六十歲以上的,身體素質好的、 健康 的,可以「自食其力」;七十歲以上的就不行了,到了這個年齡段,體力減退,毛病增多,如高血壓及″三高」類疾病,心臟病、腦梗……等等疾病。如果說真沒兒女的,幾乎是政府「包養」了;有兒有女的,那就全靠子女了;八十以上的,身體好的,佔比例來說,就很少了。至於說種田種地,那真是說笑了!養點雞鴨還可以,養幾十頭甚至幾百頭豬,那是「痴人說夢」,起碼你是不了解情況。請你到養豬埸去看看,談何容易?但是總得來說,現在的老年人,可以說是「衣食無憂」的。至於和城市相比,那還是有「天壤之別」的!有子女的,他(她)們要負擔子女;無子女的全靠政府,每個月幾百塊,只能介決柴米油鹽……我也是七十多歲了,子女們負擔太重了,壓力都很大,夫妻倆在外打工,也只有那點收入。上有老,下有小,我們老兩口盡量省吃儉用,唯恐他(她)們維持不了。說吃穿多好多好、外出 旅遊 、吃「保健品」等等,那是說「假、大、空」話了!我們這一代老年人,還是希望囯家發達,民生優惠,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吧……
現在所有的人都沒有退休金了,投保的人有養老金。為什麼不投保?不投保就能省下錢,再加上子女的贍養費,可以用來養老。夠低保或「五保」條件的,可以申請低保或「五保」。
沒有退休金的人,到老了可以吃利息或房租都能生活的很好。
那些年輕時不奮斗,又捨不得花錢交養老保險的人,老了既沒有存款又沒有養老金的人,那隻能自己承受了,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就是這樣子吧?國家可能會給些補貼,勉強維持生計。
那些家有足夠多的存款的人,每月吃利息,也能生活的不錯。有多餘房子的人靠吃租金,也能生活的很愜意。他們根本沒有把一個月一、二千元的養老金放在眼裡。反倒是我們這些沒有很多存款,也沒有很多房產的退休老人,卻是最重視養老金的多少。因為我們要靠養老金養老。
常言說,有山靠山,沒山獨擔。我們的祖輩們不都是這樣一輩輩走過來得嗎。
車到山前必有路,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生活安排,只不過沒有退休金的人,生活平淡點,沒有那麼多講究,不講那些如何吃好,怎樣講究生活品質,凡事,能心情愉快,能填飽肚子,只要身體不明顯缺乏營養就行。
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也實足,趁年輕一點的,能勞動決不休息,能打工的決不再家坐著,總想著干點活掙個錢,填補以後自已不能動時所用的零花錢,都有自已的打算,也都有自已的安排,誰也不會坐吃山空。再說了,現在60歲以上老人每月都有百拾元老年補貼,而且是逐年在增長,這也充分體現了 社會 主義的優越性。
人不能不實足,國家有這種政策,還有對那些年齡偏大,生活條件差,體力不支,難於維持生活的,有社區,有村委會看到後他們會管的,也不會不管不問的,我們是 社會 主義國家,講求為人民服務,講究一切為了人民,人民事無小亊,從中央到地方,從社區到居委會,每天都是為民生出謀劃策的,人民有難啥時候都不會不管的。
蒼天有眼,聽天由命。
不要等你老了的時候,才想起來領不到「養老金」怎麼去養老;關鍵是你年輕時,能掙錢時,絕大多數人都在參加「養老保險」交費,而你應該知道他們為什麼去參加「社保」繳費?不就是年輕時投入,為了老後養老能領到養老金生活嗎?那時你在哪裡?你在「酒桌上」、「棋牌室」、甚至端著茶杯在「逛街」找「相好」……不要懷疑人生,國家養老保險政策早已公布實施,你對待自己的事情,決定自己怎麼去做,應該心知肚明;不要老後領取不到養老金,出來叫街罵娘!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而不為之?
我小區住著兩位老人,年齡有74歲了;1968年全家下放農村,1980年返城,政府安排單位他覺得工資低,養不活一家七口人;於是從1978年開始就在城裡「倒買倒賣」,那時稱:投機倒把。國家工商稅務打擊取締對象,就是在這種「工作生活」環境中,他們將三個兒女養大一成家,都娶妻生子;而他們干到65歲時,就干不動了;兒子也不給贍養費,有時甚至到父母面前「哭窮」吵鬧,但是這兩位老人很聰明,年輕時做「買賣」時,在銀行存了一筆養老錢,這筆錢就是「天皇老子」來借、要都沒有指望,他們就是依靠每月政府發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人460元(包括知青下放補助)先解決生活,不夠每月從銀行取一點,但是他們的老年生活,雖感覺儉朴,但是過得有滋有味;並不感覺他們,比每月拿一二千元退休養老金的家庭過的差,當然了,人情世故往來他們很少出面應酬,有情可原,不別計較。
我這里也不會讓你去找政府解決,因為政府也有政策去解決「困難戶」「低保戶」「五保戶」……
也不可能叫你去讓兒女去盡責任贍養,因為你的兒女你教育成人,優秀的兒女,是不會讓老齡父母無生活來源時,而在 社會 上丟兒女的臉面的…
那究竟怎麼辦?我相信絕對不會「涼拌」,還是靠自己、親情去解決;國家和 社會 能給你解決的,不會少發給你一分!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都是為了生存!巴掌大的臉,誰都要維護好;活著就要堅持,不要為了「三兩紋銀」而折腰!
農村人沒有退休金,只有城裡有。這就是城鄉差別。
你看全國各大 旅遊 景點,隨處可見,到處都是退休老人。退休在家,閑著沒事。有的是時間,有的是錢,出來遊山玩水,有益身心 健康 ,何樂而不為。
農村人就不一樣。那才叫天地之別。到了退休年齡,新一輪開`始:以前為生活,起早貪黑翻種土地,為了好一點收成,靠家裡養雞喂豬來貼補開支(從不捨得吃),全部拿到集市換點錢,買農葯化肥。如果年季好(風調雨順)豐之年,再賣豐收之糧。全家人的吃、穿、用,還有人情世故,親戚來往………等這些事辦好了。家裡糧食所剩無幾了,這就是四海無閑田,農夫優餓………就這樣年復一年艱難渡日。
農村人不怕苦,能受苦,心裡總有盼頭:等孩子長了就好了。真的孩子一天天長,開始上學,放學回家放牛、割豬草等等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有的小學還沒上完就得回家務農。因為父母身體過早衰老。不得己回家幫手(又是一代重蹈覆出),好不容易娶了兒媳婦,高興之餘又養孫子。到了這里所有積蓄全部花光,(不欠外債很少)口袋空空,存摺光光。轉眼快到六十,兒子忙著供養自己的兒子。無能顧及父母,(家家一樣,無力為之)並不是不孝,上輩
也是這樣過來。
到了不惑之年。心裡還總甜滋滋,眼看著自己的寶貝孫子快要長成大小夥子。自己也老了,這時三親六戚,人情往來(全部由兒子負責)自己倒落個無官一身輕。開始自食其力,自產自銷,身體好一點還能賣點農付產品。換了幾個錢,心裡高興呀,晚上回家數了又數。心想:這個錢終於可以存起來了。真的還沒存三天,老病復發。唉!何日是個頭。
陽光好,空氣清新的大自然農村又熬過十來年,七十歲的老人與城九十老人還差欠三分,老態龍鍾。耳聾顛倒,彎腰駝背,手拄拐杖,步行寸走。艱難渡日。因為無任何經濟來源,無錢看醫,就是黨和國家策好,醫保報銷百分之七、八十,還是難以承受百分二十醫療費用。
就這樣,日復一日還在勞動,直到動彈不了為止。沒有退休金就是這個樣。
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怎麼辦?自古人類古話天無絕之路,人類必然會適從大自然的,特別是現階段農村生活有了質的提升,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還有兒女們瞻養,五保有國家瞻養,農村老人還會自己動手種養解決一部分,身體體質比較吃苦耐勞,七十多八十都還能下地幹活(輕點的農活),人類的文明進程中自然會有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