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交100%和60%有什麼區別
繳納社保100%和60%的區別就是繳納比例越多,將來退休之後領的養老金和退休金也多。在參保人退休之後,所繳費的年限和金額越多,個人賬戶的金額也越多,之後自然會領取到越多的養老金,因此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多交一些,之後的老年生活質量有保障。
1、100%和60%的社保指的是按照所在地平均工資的60%和100%的比例所上繳的社會保險。
2、在退休之後的養老金可以領取多少,完全要看當時所繳納了多少保險金,主要看參保人所繳納的年份、繳費基數和所在地平工資來定。
3、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基礎養老金(社會養老金)+參保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因此所繳的社保金額越多養老金也越多。
4、基礎養老金是指:參保人所在省份的上年度工作崗位人員的每個月平均薪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養老保險平均繳納費用指數x退休時上年度每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1%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看到,如果在繳費社保年數一樣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多少完全看參保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因此,養老金繳費的金額越多,繳費的年數越多,最後獲得的養老金就會越多。同時養老金的領取是沒有期限規定的,只要參保人生存在這個世間,就可以每月享受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就算個人賬戶裡面的養老金已經使用完,依然可以繼續按照原標准派發的基礎養老金領取,更何況現在的養老金是根據每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所以將來活得越久肯定能領取越多的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② 養老保險60%與100%的區別
1.區別是繳費額度不同。繳費高低的問題。最高可以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00%繳納社會保險,最低可以按60%繳納社會保險。繳納基數高低直接影響退休金的多少。
2.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60%是工人承擔的,另外的40%是單位承擔 但下崗的是沒有單位承擔,要繳納全部的數額。
3.差別,就是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不同。當然是繳費指數越高,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繳費的年限越長。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規定: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③ 交五險和三險退休後養老金都一樣嗎
交五險和三險退休後養老金都一樣。
社保五險是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
社保三險是養老,醫療,工傷保險,交社保三險是少交了失業及生育保險,其中養老,醫療及工傷保險交費是一樣的,交社保者其享受的待遇也是一模一樣的五險方面。
五險一金和三險一金的差別是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三險和五險確實都是法定的。
區別在於,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是完全由用人單位來繳納費用,不像其他三險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
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並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④ 社保金的繳納與退休金的領取之間有何關系
社保金的繳納與退休金的領取成正比,也就是說繳費期限長,基數高以後拿到的養老金相回對答會更多。
一、領取基本養老金要滿足兩個條件:1、累計繳費滿十五年;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以如果職工社保繳滿15年,但沒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還要繼續繳費。
二、當然自己繳費期限長,基數高以後拿到的養老金會更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⑤ 退休後養老金有高有低,影響養老金的因素,你知道是什麼嗎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有些人每月能領大幾千上萬,有些人每月只有數百萬或者千元左右,甚至都不夠維持生活所需,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養老金?其實養老金高低主要受制於這6個因素,想要提高退休後養老金待遇水平,也應該從這6個方面入手。
第一,參保險種
養老保險主要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兩種類型。參考2019年養老金發放數據,全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月均養老金約162元,每年約1942元,全國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老人,人均每月養老金待遇3330元。這主要是因為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更多,因此退休後養老金水平更高。
第六,工作性質
企業單位雖然能按時給員工繳納社保,但一般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而且企業的工作不太不穩定,員工經常會因為換工作而導致社保斷繳。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都是按照實際工資繳費,繳費基數高,而且一般不會輕易辭職,工作穩定繳費時間長,所以一般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普遍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因此,你想要退休後老年生活更有保障,也可以在年輕時努力考取國家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