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養老金個人繳費基數
大家都說上海的養老金高,不少退休人員工作時每月拿著2590元的最低工資,退休後養老金翻倍,拿5、6000元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不工作後的收入反而是工作時的兩倍以上。
不過,這樣的好事僅限於出生於1970年之前的人,80、90後退休後能夠拿到的養老金將明顯低於工作時的收入。我們來算一下一位退休前每月到手工資收入在8000元左右的職者激工退休後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
到手收入指的是扣除社保五險一金個人繳費部分以及個人所得稅後實際進首族襪工資卡的錢,金額上低於稅前收入,而繳費基數是以稅前收入為基礎計算的,大家先要理解這點。
一位稅前月薪9800元的上海打工人每月需要從稅前收入中扣除的社保個人繳費部分以及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在5%至12%之間,大部分企業採用7%的比例,所以社保五險加上公積金的個人繳費比例合計按照的繳費比例計算,9800元需要扣除1715元,剩下8085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大概在元左右,實際到手的收入即為元,四捨五入後差不多就是8000元了。
在不考慮通脹、社保基數增長、個人工資增加、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等因素的情況下穗塵繳費30年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呢?養老金分成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逐一計算。
1.基礎養老金=(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養老金計發基數*繳費年限*1%
2022年上海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和社保繳費基數均為11396元,個人繳費指數為每個人的繳費基數除以社保繳費基數,也就是9800/11396=所以基礎養老金=(1+年*1%=3179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養老金個人賬戶里余額是30年個人繳費的本金加利息總和,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比例為8%,每月繳費金額=9800*8%=784元,一年12個月總共繳費9408元,30年的累計繳費總額為萬元。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的不同而不同,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39,5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95,上海累計繳費30年者一般為50歲退休的女性職工。
『貳』 7000的基數退休後能拿多少
第一種情況下:按照我們養老保險個人交費8%的負擔比例,我們的交費基數實際上是8750元。而我們的企業實際上還需要交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個人部分,這兩部分一般約佔2.5%左右,但是很多人並不會詳細區分,都認為在700元的范圍內。所以我們的養老金交費基數一般在7000到8750元之間。相當於社平繳費基數的100%到150%左右。
第二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是700元,我們的實際繳費基數也就是2300元到3500元左右,一般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交費的,也就是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60%。
繳費基數7000退休後可以拿多少社保繳費100%退休能領多少錢?以繳費基數7000為例計算
一、社保繳費100%是什麼概念?社保繳費100%就是指按照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0%繳費。假如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7000元。按照繳費100%繳費,意味著繳費基數就是7000*100%=7000元。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意味著月扣7000*20%=1400元,一年交16800元。在職人員單位給交的100%比例,那麼個人每個月交7000*8%=560元,單位交16%,就是7000*16%=1120元。當地最低繳費基數就是7000*60%=4200元;最高繳費基數7000*300%=21000元按照100%繳費比例,無論是在內地還是在沿海,都屬於繳費檔次比較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假設王先生交了15年的養老保險,繳費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3000元,退休時當地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6000元,那麼基礎養老金=6000×20%=1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000+6000)÷2×8%(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15年×12個月=64800元,這是王先生個人賬戶里的所有養老金。退休後,王先生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每月可領取64800÷120=540元。所以王先生一個月能拿到的總的養老金=1200+540元=1740元。
到退休年齡的退休金是按照本人繳納的社保年限、金額、所在的區域差別和當地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等等項目進行計算的,具體的退休金是需要專業人員計算的。你所說的情況,退休金大概在3000-4000元左右。
法律依據:《z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第十六條第一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這項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15年。
『叄』 一個月交700養老保險退休可以領多少
一、每月交700養老金退休能拿多少
第一種情況下:按照我們養老保險個人交費8%的負擔比例,我們的交費基數實際上是8750元。而我們的企業實際上還需要交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個人部分,這兩部分一般約占左右,但是很多人並不會詳細區分,都認為在700元的范圍內。所以我們的養老金交費基數一般在7000到8750元之間。相當於社平繳費基數的100%到150%左右。
第二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是700元,我們的實際繳費基數也就是2300元到3500元左右,一般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交費的,也就是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60%。
《z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友培弊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第十六條第一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這項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15年。
二、退休多少年能拿回自己的養老金
退休十五年就能拿回自己的養老金,根據相關規定,繳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養老保險需要累積繳費十五年才可按月領取養老金。也就是說,如果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已滿十五年,但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是無法享受待遇的。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三、交滿15年養老金退休後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繳納社會保險累計滿15年,並在法定退休年齡之時可以辦理社會保險養老待遇的審核與申領。其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與個人賬戶都對養老保險待遇有影響,其本質是多繳多得。若您在退休年齡之前,社會保險中養老保險已繳費滿15年,則可以選擇不再繼續繳納;但基本醫療保險需要繳納男性連續25年,女性連續20年。
養老保險是五險之中的一種,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主要是保障退休之後的老年生活,也可以說是活得越久拿得越多。
《z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中廳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第十六好族條第一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這項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15年。
『肆』 社保繳費基數5000是什麼檔次,交15年退休後領退休金能領多少錢
養老金交費基數5000元退休領多少?基數5000是幾檔?算一算男女退休待遇
一、交費基數5000是什麼概念?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通常是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分為七個檔次或八個檔次(60%、80%、90%、100%、150%、200%、300%),比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00元,交費基數上下限就是3600-18000元之間。
交費基數5000元,從當前各省情況來看,肯定不是最低檔,沒有見過哪個省最低次是5000元,最有可能是得80%檔次,第二檔
由此可以算出來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就是5000&pide;80%=6250元
如果在職人員當前每個月交費5000*8%=400元,一年交4800元
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交費比例20%,就是5000*20%=1000元,一年要交12000元
二、養老金繳費基數5000元退休領多少?
舉個例子,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250元,個人選擇繳費基數5000元,第二檔,交費指數0.8,個人交費15年,男性擾歷侍60歲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6250+6250*繳費指數0.8)&pide;2*繳費年限15*1%=844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39=518元
那麼可以算出來退緩吵休金大約是每月844+518=1362元
如果是女性職工5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95個月,那麼退休金就是基礎養老金844+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95=844+369=1213元
需要注意,由於每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會調整,帶動交費基數變化,今年第二檔對於交費基數5000元,明年第二檔對應的繳費基數可能是5200元,會有一定的變化。對於在職人員而言,通常由單位根據職爛伍工平均工資情況來申報,個人無法左右;而靈活就業人員看個人交費能力,需要考慮到未來交費基數上漲後的交費承受能力。
『伍』 養老保險最高繳費基數是多少
法律分析: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上限: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繳費基數,即繳費上限,超過部分不作為繳費工資基數,也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的規定如下:
1、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由用人單位按照上年度月工資總額的20%來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2、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職工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記入個人賬戶。月平均工資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的統計項目計算,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