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為什麼不實行一視同仁退休養老金制度而且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退休養老金
無差別的養老金制度有很大的缺陷,也不利於養老保險制度的長期穩定和發展,所以無差別的養老金制度是根本不可能實施到,只會讓養老基金的運行陷入巨大的危機當中,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對於繳費年限偏低或者養老金待遇比較低的人員來說,實施無差別的養老金確實是比較好的,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可以和繳費年限高的人領取一樣的養老金,但是,實施無差別的養老金也會造成另一種惡性循環。就是大家繳納社保的積極性會有所降低,既然所有的人都可以領取相同的養老金,那隻要達到繳費15年的門檻就可以了,相信任何人也不願意多繳社保,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導致養老基金的收支不平衡,也就是說養老基金的支出會遠遠高於收入,那在這種情況下,養老基金想要長期穩定的運行下去是幾乎不可能的。
現在的養老金制度是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進行的,這對於每個人來說是相對公平的,比如你繳納了15年的社保,那麼退休之後養老金也就是在1000元左右,如果你繳納了30年的社保,退休後養老金的待遇就會接近3000元,那在這種利益的激勵下,就能提高大家繳納社保的積極性,同時,對於社保基金的長期穩定也是有利的。
② 40歲已經交夠20年養老保險了
40來歲,社保已經繳滿20年,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是不是越多?這是肯定的,社保繳費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年限不僅在退休時計算養老金占優勢,就是今後國家每年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繳費年限越長,調整增加的養老金也會越高。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你現在40來歲養老保險也已經繳納了20年,說明你參保的時間還是比較早的,如果堅持繳納到了60歲辦理退休,繳費年限可能會接近40年,40年的繳費年限和繳費20年完全是不同兩個概念,養老金的增加也是成倍數的。如果你繼續還在用人單位上班,用人單位就會一直為你繼續繳納,一直繳費到辦理退休手續時為止。如果屬於靈活就業人員,是否要繼續繳納,這是由個人自主決定的,在經濟能力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當然是繼續繳費比較好,如果經濟情況不允許,繼續繳費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現在停止繳費也不影響今後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但由於只有20年的繳費年限,養老金還是比較低的,可能達不到今後依靠養老金來養老的目的。
養老金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等來綜合計算的,其中繳費年限對於養老金的高低關系非常大。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積累的資金余額越大,產生的資金利息越高,個人賬戶總額就會不斷的增加,這有助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增加。對於繳費年限與養老金的關系,大概每增加一年的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就會增加計發基數的1%。今後退休時養老金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計算的。
比如基礎養老金,是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工資之和的平均值來作為計發基數,每繳費一年發給1%的基礎養老金。可能部分朋友對這個描述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我們還是舉例說明。假如退休時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每月7000元,本人歷年的繳費基數加起來平均是每月5000元,二者之和的平均值就是7000元加5000元除以2等於6000元。這個6000元就是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每繳費一年發給1%,也就是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是60元。你現在繳費是20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就是1200元;如果你繳費40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是2400元,這是翻倍的增長。
另一部分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上面這個例子,平均繳費基數是每月5000元,那麼平均每月計入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是400元,每年是4800元,20年是***元,如果繳費40年是就是1***元。如果都是60歲辦理退休,繳費20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91元,繳費40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382元。這也是一個翻倍的概念。如果加上相應的資金利息,個人賬戶養老金還要增加100到200元左右。
按照這個舉例,如果繳費20年,每月的養老金為1891元,繳費40年每月的養老金為3782元,也是一個翻倍的概念。但這個計算結果只是一個舉例,具體的數字還要根據你的實際繳費情況來確定,另外個人賬戶部分的資金余額其實利息是非常高的,大概平均每年可以達到7%左右,如果每年個人賬戶1萬元,產生利息就是700元,如果個人賬戶超過10萬元,每年產生的利息就會超過7000元,繳費年限越長,計算資金利息的年限也就越長,這對於個人賬戶養老金增加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綜上所述,你現在40歲來歲,養老保險已經繳納了20年,如果你是男性還有20年左右的繳費時間,如果是女性還有10年到15年的繳費時間,只要繼續在單位上班都會繼續為你繳費,靈活就業人員是否繼續繳費可由個人自主決定。但從我們上面舉例計算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高,這不僅是理論的上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③ 社保繳費越多,最後是不是拿的養老金就越多
我們的這一養老保險的制度。的的確確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這樣一個標准,那樣也就代表著你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久,繳費均值指數越大,那樣最終獲得的退休金待遇也就越大。所以說社保交費越大,那樣最後拿的錢也就越大。
④ 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嗎
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適用於在城鎮有穩定工作的居民;第二種是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該種保險由政府補貼和個人繳費構成,適用於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第三種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農民參保,滿60歲以後就能夠領取養老金,適用於長期在農村居住生活的農村居民。
但無論是哪一種保險,遵循的原則都是多繳多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作出的一項惠農利農的重要決策,為的就是讓農民朋友能夠在降低或者失去勞動能力後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並且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總體來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農民朋友來說還是非常劃算的,如果目前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將繳存的標准提高,這樣60歲以後領取的養老金相對來說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