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社會養老金基礎

社會養老金基礎

發布時間:2023-03-17 20:45:48

『壹』 最低基礎養老金標准

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是每人每月88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2018年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啟動今年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工作。此舉標志著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開始運行。
《通知》明確,統籌考慮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保障標准調整情況,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提高標准所需資金,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通知》要求,各地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進一步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積極引導參保居民選擇更高檔次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逐步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部署,2009年我國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2011年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2014年將兩項制度合並實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下稱「城鄉居保」)制度。各級黨委、政府將此作為重要惠民工作積極推動,截至2017年12月底,城鄉居保參保人數5125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8萬人,月人均待遇125元。城鄉居保制度已成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城鄉老年居民生活、調節城鄉收入分配、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貳』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什麼?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肢宏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兆飢磨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族斗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叄』 基礎養老金什麼意思

基礎養老金又稱社會性養老金,它是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陪輪讓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是指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即兩個數之和的一半)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發給1%。

用人單位在人事、勞動部門批准被蘆局保險人退休當月,攜帶經人事、勞動部門審批桐裂後的檔案資料(包括退休證、養老保險手冊、領退休費銀行存摺帳號等)到所屬業務科,填報《養老保險待遇申報表》、《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增減表》辦理在職減員、退休減員、退休增員及核發退休待遇的手續,社保局次月通過銀行把養老金直接撥付給離退休人員,離退休人員在每月15日前可到開戶銀行領取養老金。

『肆』 基礎養老金一般多少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
一、基礎養老金:
2022年1月1日起,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1300元(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累計繳費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每超過1年,其基礎養老金增加20元。
1、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城鎮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新農保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參保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三、國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全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按照人社部、財政部《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要求,確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三)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伍』 基礎養老金一般多少

1、基礎養老金:

2022年1月1日起,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1300元(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累計繳費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每超過1年,其基礎養老金增加2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1、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14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陸』 基礎養老金什麼意思

基礎養老金又稱社會性養老金,它是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斗陸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是指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備汪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即兩個數之和的一半)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發給1%。



(6)社會養老金基礎擴展閱讀:

2015年6月29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備汪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空滾頃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標志著數空滾頃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斗陸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柒』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
1、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指老森森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在內的全部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工資收入的平均值;
2、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等於參保人員退休時全區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侍畝平均工資,個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即W指數等於W在崗Y指數。
個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算術平均值;繳費年限為個人繳費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加個人繳費後至建立個人賬戶前的實際繳費年限加建立個人賬戶後的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個人月實際繳費工資與上年度全區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春簡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捌』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

法律主觀:

一、對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埋滑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二、對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目前,0.6,今後隨經濟發展情況調整。

法律客觀:

《社會保險法》第絕肢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彎宏臘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玖』 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又稱社會性養老金,它是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是指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即兩個數之和的一半)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

法律依據:《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一、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除上述兩項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其中2006——2010年退休的發給調節金。

(一)基礎養老金︰以參保人員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含視同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指數為︰本人各年度月平均繳費基數(1991—1995年為標准工資加統標補貼),與各相應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1—1995年為標准工資加統標補貼)比值的算術平均值。

計算個人累計繳費年限時,結果保留1位小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執行。

(三)過渡性養老金∶依據職工視同繳費年限計發。視同繳費每滿一年,發給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3%。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3%×視同繳費年限

(四) 調節金:2006年退休的每月發給50元,2007年退休的每月40元,2008年退休的每月30元,2009年退休的每月20元,2010年退休的每月10元,2011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


閱讀全文

與社會養老金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