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按1檔交社保36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僅僅憑繳費年限一項數據,無法計算退休時領取養老金的金額。
目前政策,退休以專後的養老金由屬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B. 自己繳費買社保有多少錢進入個人賬戶
自己參保繳費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該保險的個人繳費比例為20%,上賬比例為8%(職工養老保險也是8%),因此,個人繳費金額的40%進入了個人賬戶余額,其餘60%納入統籌基金。即個人月繳費1000元的話,有400元進入了你的個人賬戶。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C. 社保多交一個月退休金 會多幾塊錢
多交1690元的話,多領10塊錢。
D. 社保自由職業的養老金完全個人自付的話,個人賬戶里的錢會不會比靠單位交的那種的個人賬戶要多
不多,一樣的。
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中,以職工上年工資為繳費基數(假設上年職工 工資為5000元每月),職工個人繳8%,全額進賬戶(400元),單位繳20%,全額進統籌。
自由職業人員繳費,以社平工資為繳費基數(這里按高檔算,中檔一般是社平80%、低檔是60%)(假設社平工資為5000元每月),職工繳20%,其中進賬戶8%(400元),進統籌12%。
所以, 進賬戶在同繳費基數情況下並沒有任何影響。換言之,同繳費基數、同繳費年限,養老金基本上是一樣的(還要考慮退休年齡、退休時間、每年繳費時間)
E. 個人全部交的社保有多少進入個人賬戶
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如果參加的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那麼個人繳費比例是20%,其中只有8%進入個人賬戶,其餘12%劃入統籌基金。
2、但如果參加的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那麼個人繳費比例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公司繳費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
(5)社保交1檔養老金賬戶會多進帳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歷史
在社會保障的歷史上有兩個里程碑:一是德國在俾斯麥時期首創社會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國建立全面社會保障制度,並將社會保障制度化,這對二戰後社會保障制度的全球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過程中,二戰是個分水嶺。
總的來說,二戰以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保障的項目、覆蓋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國可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點是:
社會保障只是保證居民擁有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二戰以後,社會保障進入到另一個階段,福利國家紛紛出現,其先鋒是英國。
20世紀70年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實踐紛紛出現於工業國家。
2018年9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必須按照國務院明確的『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已定部署,確保社保現有徵收政策穩定。
F. 職工社保,每月有多少錢是劃入個人賬戶的,比如我社保扣了三百,那麼劃到社保卡個人賬戶是多少
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五險0.8%,個人不交錢。
五險為:養老保險、醫療報銷、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一金為住房公積金。其中企業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而員工僅繳納養老、醫療、失業三險和住房公積金。
在五險一金中,職工僅擁有養老個人賬戶、醫療個人賬戶和公積金個人賬戶三個賬戶;其餘險種是不存在個人賬戶的。
接下來以繳納深圳市非深戶一檔綜合醫療社保為例,看看每月社保有多少到賬個人賬戶。
下表為非深戶一檔社保繳費明細
按深圳社保個人賬戶轉入比例,繳納一檔醫療保險,按醫療保險繳納基數的5%轉入個人醫療賬戶;按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金額轉入個人養老賬戶;按個人和企業繳納的公積金總額轉入個人公積金賬戶。
按照以上比例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則每月個人醫療賬戶會轉入250.45元;每月個人養老賬戶會轉入176元;每月個人公積金賬戶會轉入213元
G. 社保各個檔位的退休工資一樣嗎
當我們年老喪失勞動力之後,年輕時候繳納的社保就能夠為我們提供退休金,保障我們的生活。而我們也都知道,社保必須要繳納滿15年後並且達到退休年齡才可以逐月領取退休金。大家也一定發現,只要繳納的時間越長,退休後能夠領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不少人都選擇繳納滿15年之後繼續繳納,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退休金。
而還有一種情況往往被大家忽略了——這就是社保一般會分為一檔、二檔、三檔,而這三檔繳納的社保費用都是不一樣的。
現在只是知道了如何算社保需要交多少錢,那麼如何計算退休後的工資?就是基本養老的金額加上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金額。
假設基本養老金金額為500元,退休後「第一檔」將獲得500+480=960元,退休後「第二檔」將為500+640=1040元,退休後「第三檔」工資是500+800=1300元。
然而,在看完上述數字後,我們知道退休後的工資當然是不同的。
H. 每年交的社保養老金有多少是進入個人帳戶的有什麼依據
在正式員工入職之後,公司都是會幫忙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每個城市對於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都是不一樣的。而每年繳的社保養老保險中進入到個人賬戶的一般就是工資的8%。因為按照相關政策所規定的社保繳納比例,公司和員工會分別分攤一部分,一般情況下員工的繳納比例都是比較固定的為8%,公司的繳納比例會在16%~19%之間波動。而這8%是進入到個人賬戶的,公司繳納的那一部分則進入到了統籌賬戶之中。
人口老齡化是越來越嚴重了,而且老年人口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養老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不可能總是依靠年輕人來負擔這些老年人的養老,而是應該依靠社會的力量去讓老年人也能夠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