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中國退休制度中退休年齡的演變

中國退休制度中退休年齡的演變

發布時間:2025-05-28 07:07:47

① 中國60歲退休哪年實施的

關於我們的退休年齡問題,實際上還是非常復雜。有50歲、有60歲,有的甚至還可以,45歲、70歲。怎麼會這么亂呢?讓我們從最早的退休年齡說起。
退休年齡制度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做了一件過去工人們都不敢想像的事情,那就是建立退休制度。讓工作多年的老工人們能夠退出工作崗位安心養老。
1951年《勞動保險條例》的公布並實施,明確退休年齡是女工人、職員退休年齡是50歲,男工人、職員退休年齡是60歲。從事彎亮大井下高溫,低溫有毒有害崗位,男工人、職員退休年齡是55歲,女工人、職員退休年齡是45歲。
工人、職員實際上是早期的性質劃分,一般職員默認為非筋肉勞動者,不僅包括現在的管理、技術崗位,還包括像商店售貨員這樣的較為輕松的崗位。
其實最初《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並不是說到達年齡可以退休,而是叫做退職養老。
1957年,國務院又公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埋豎理的暫行規定》和《關於工人、職員退職處理的暫行規定》才正式的把退休和退職兩種情況分開。
退休指的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符合退休條件,按月領取養老金或者退休金、退休費。
退職,明確為年齡達不到退休條件,但是因病非因工失去勞動能力的,無鍵備法繼續工作了,那麼只能退職。
1957年的暫行規定中,國家將女性職員的退休年齡調整為55周歲,其他性質人員的退休年齡都沒有變化,不過表述上都將多少歲改為了多少周歲。
1966年,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國營企業財務工作中幾項制度的改革意見(草案)》,勞動保險基金停止計提,退休職工開支列入企業營業外列支。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將過去的社會統籌勞動保險基金,改為了企業來終身負責。由於當時已經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各種工作和崗位都是有相應計劃的,不可能出現因國營企業變化導致沒有退休金可以發放的情況。
到了1978年,國家再次公布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經過社會長期的發展,原先的企業職工由工人、職員,逐漸演化為了工人、幹部兩類群體。女幹部的退休年齡是55周歲。相應的退休條件又增加了:連續工齡滿10年,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男同志50周歲、女同志45周歲退休
1978年這一退休年齡制度一直延續使用至今。不過中間發生了職工性質認定的變化,根據國家經貿委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取消企業的行政級別,打破幹部和工人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管理崗位工作即為管理人員,後來又增加了技術人員。女性管理和技術人員退休年齡確定為55周歲。
1986年國家率先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勞動合同工繳納退休養老基金。1991年國家又對所有企業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所有企業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基金。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主體種類也越來越多。為了實現社會保障的全覆蓋,參保政策逐漸放寬至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2001年,人社部出台了《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及採取各種靈活就業方式的人員,女性退休年齡是55周歲,男性退休年齡是60周歲。同時明確農民合同工的退休年齡也是如此。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國也迅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我們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有建國初的40周歲延長到了現在的76.7周歲。2012年勞動力數量就開始減少,我們國家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2013年國家就提出要制定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2016年人社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制定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實際上這一綱要中的大部分計劃都已經推動實施了,比如生育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等等。
2018~2019年,人社部就延遲退休年齡有關問題對人大代表和有關網友的答復中,表示將從國情出發,綜合考慮勞動力總量變化、就業形勢、社保基金狀況以及社會接受程度後,適時提出方案建議。
延遲退休政策方案,美國是1983年開始通過法案,2000年開始實施,到2027年將退休年齡由65歲延長至67歲。我們國家的退休年齡時間本身就早得多,人口老齡化趨勢也比美國快得多,預計延遲速度將比美國要快得多。但是國家肯定會給社會一定的時間用於接納,原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也曾經表示,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方案出台以後,將會給社會五年的接納期。所以3~5年之內,即使出台延遲退休政策也不會立即實施的,大家還是放寬心好了。

② 退休年齡會延遲到65歲嗎

退休年齡會延遲到65歲。
我國正在逐步調整退休年齡政策,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男女退休年齡均將調整至65歲。這一政策變動意味著,1990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和198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將在65歲退休,分別比原定的退休年齡延長了10年和5年。這一改革旨在促進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退休政策的影響因素:
1、人口老齡化: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齡人口比例增加,對退休政策產生壓力;
2、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會影響退休年齡的調整;
3、社會保障體系:退休金的可持續性和養老金制度的健全程度直接關聯退休年齡的設定;
4、勞動力供需: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狀況會影響退休年齡的政策調整;
5、政府財政狀況:政府的財政能力和預算安排也是決定退休政策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我國正在逐步調整退休年齡政策,將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男女退休年齡均將調整至65歲。這一改革旨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促進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意味著1990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和198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將在65歲退休,分別比原定的退休年齡延長了10年和5年。
【法律依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
第二條
工作人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退休:
(一)男子年滿六十歲,女子年滿五十五歲,工作年限已滿五年,加上參加工作以前主要依靠工資生活的勞動年限,男子共滿二十五年、女子共滿二十年的;
(二)男子年滿六十歲,女子年滿五十五歲,工作年限已滿十五年的;
(三)工作年限已滿十年,因勞致疾喪失工作能力的;
(四)因公殘廢喪失工作能力的。
自2025年1月1日起,國家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改革,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六十周歲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五十周歲、五十五周歲分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五十八周歲。

③ 中國退休年齡調整過幾次

從1951-2022,我國退休年齡調整過數次,但基本退休年齡的變化並不大,現行制度基本是沿用1978年的制度,也就是男60歲,女55歲。

但這其中又經由數次對於職業、傷殘職工、個體戶、自由職業、高危職業的退休年齡認定。

2016年,人社部提出了漸進式退休的退休年齡方案,但截止到2022年,此方案尚未正式實施。

閱讀全文

與中國退休制度中退休年齡的演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肝護腦老人家應該怎麼做 瀏覽:50
60歲血壓高主要原因 瀏覽:452
長壽花苗中斷掉怎麼了 瀏覽:305
寧夏退休人員工資在哪個銀行 瀏覽:711
我們自己活著都好難怎麼照顧父母 瀏覽:54
人死亡之後養老保險 瀏覽:334
父母為什麼做不了盾牌 瀏覽:29
女方父母嫌棄男方窮怎麼回答 瀏覽:124
北京退休工資公式 瀏覽:247
老人臨終如何陪伴 瀏覽:690
昭平縣百歲老人有多少人 瀏覽:69
重陽節說快樂還是說什麼 瀏覽:45
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吉祥敬老院 瀏覽:143
貴州哪個小鎮養老好 瀏覽:820
全國的老年人 瀏覽:619
老人家胃痛吃什麼葯 瀏覽:630
體檢怎麼預防尿檢不過 瀏覽:56
簡述我國養老保險體系 瀏覽:336
40歲領取養老金 瀏覽:709
常州市金壇養老院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