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集體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麼不同
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退休後工資是一樣的。全民工和集體工、合同工在法律上沒有區別。所謂的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等,都屬於合同制工人,只不過因其所就職的單位不同而稱呼不同罷了。全民合同工是指經濟體制改革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都有用人的自主權,對員工實行合同制(聘任制),全民單位在體制改革以後招來的職工。
大集體職工是指大集體所有制企業中的職工,是指財產屬於城鄉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
目前全民工。
合同工,集體工退休後工資的計算如下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集體工和全民工退休金一樣嗎
無論是集體工還是其它用工只要參加了社保,養老退休政策都是一樣的,退休待遇的高低只與本人的繳費高低和繳費年限長短有關,與其它身份無關。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貳』 集體企業改制退休工人能有補償嗎
法律分析:集體企業改制退休工人有補償,集體企業改制時要按照規定對「本集體企業」的勞動群眾(包括本企業退休職工)進行賠償,同時要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其中包括內退工的處理賠償等。
法律依據:《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第四條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財產屬於「本集體企業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規定及改制的規定和做法,企業資產全部出後,其資金在償還內、外務,補發職工工資,補償臨時工、合同工及工傷人員等各種經濟補償後,剩餘的凈資產可以按出資多少、供獻大小工齡長短等因素進行量化分配。
『叄』 現是國有企業,但以前在集體企業里是農村戶籍的臨時工,在退休時可否補交臨時工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
環衛工人臨時工農村戶口也可以補交養老保險。用人單位必須給補繳之前的每月社保。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
一次性補繳的對象:
凡曾與市各類用人單位建立過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其過去從未參加養老保險或過去存續勞動關系期間還有工作年限未參保繳費的人員。其中由個人按《關於妥善解決企業未參保人員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問題的通知》一文規定申請。
此外,一次性繳費的人員還需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持有當地居民戶籍;
二是其與市各類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工作年限應在2011年7月1日之前。
一次性補繳的時間:
用人單位各類人群申請一次性補繳的起始時間按當地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月的時間確定。
市直單位的起始時間:屬於國有和縣以上集體企業原固定工和幹部身份的補繳起始時間為1995年7月;屬於合同制職工身份的補繳起始時間為1984年11月;屬於臨時工身份的補繳起始時間為1988年12月。例如:張三,1953年10月出生,他從1974年1月--1982年12月期間在市直某企業單位做臨時工,現申請一次性繳費,那麼按上述臨時工的補繳起始時間規定,在他工作期間本市還未有建立臨時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因此,按張三工作年限的情況其不符合申請一次性繳費的條件。
一次性補繳年限:
一次性繳費年限最長為職工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前建立勞動關系而應參保未參保的工作年限。
如:李四(女),1950年10月出生(2000年10月達到退休年齡),其從1986年12月—2005年12月在市直某企業單位做合同工,1986年12月—1992年12月已參保繳費,1993年1月後未參保,現申請一次性補繳。那麼按上述規定,她只能一次性補繳從1993年1月—2000年10月期間的養老保險費。
一次性補繳的繳費基數和比例:
用人單位主動為職工辦理一次性補繳的各時段繳費標准按各地當年確定對應時段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當年沒有繳費基數和比例的按當年定額標准執行)計算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93年上班96年交社保到退休用補么
需要補繳社保,否則的話不能算是繳費,
但是也有不同,因為95年以後就必須有實際繳費,沒有視同繳費了。
所以95年至99年這一段你肯定需要補,
但是93年余橘這一段要看你93年到95年所在的工作性質,全民制企業的正式職工,是不用補交社保的,直接算視同工齡,
如果是集體制企業的工人或者是合同工,臨時工,93年到95年,還需要補繳。
所以這個具體還是要看你的所在單位的工作性質,而且你如果是九幾年又從企業轉到機關事業單位以後現在的中人都必須得補繳企業這段工作經歷的社保,否則的話不給你算視同。
但是補交也不是說想補就能補的,
首先你要有相應的補交政策,比如我們南方的某幾個城市就很難讓你補交,因為沒有政策。
但比如我們河南2020年出台的4號液晌,文件就規定了這種情況是可以補繳的,在可以補繳的情況下,你還需要提供相應的原始材料,
比如說,你95年到99年之間的勞動合同,工資表豎埋團,調資表等一系列的紙質材料,經過審批後可以補交。
『伍』 社保固定工和合同工的區別
法律分析:
1. 固定工是指在解放後,國營和集體企業通過正式編制方式招聘的員工。
2. 合同工是指在我國用工制度改革後,企業單位簽訂合同的職工,這一改革取消了「鐵飯碗」,將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固定工制度轉變為合同工制度。
3. 改革後,所有工人都轉變為合同工。在退休政策上,各類工人並無區別,但退休金的多寡取決於繳費年限。
4. 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勞動關系的確立: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建立職工名冊以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