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公才70歲就不工作靠我們養,換做是你,會這么做
前不久網友楊萌(化名)發來一段獨白,控訴她公公,聽後令我震驚。
雖然她說得滿嘴委屈,但是我在她的言語中只看到了「自私」兩個字,不明白作為兒媳婦為何惡毒到如此,人在做天在看,不知道如果她70歲的時候,也被如此對待,是何感想。
楊萌今年35歲,丈夫徐波38歲,兩人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雖然徐波來自農村,但是徐波的穩重、努力打動了楊萌的心,最終結合在了一起,到現在足足有7年。
楊萌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做房屋銷售,是一份努力和收入成正比的工作,所以楊萌幹得非常起勁,加上能說會道業績突出,當時平均月收入2萬左右。
第一胎懷孕之後,農村的婆婆就來照顧楊萌,並且帶孩子,楊萌休完產假立馬就返回去工作。
「工作雖然辛苦,但是高收入也讓我有奔頭,加上丈夫每月1萬多的收入,結婚後的前五年,我和老公攢下了倆個房子,一台車,外加40多萬的存款,這讓我非常滿意。」
在大女兒5歲的時候,楊萌又懷上了二胎,依然找來了農村的婆婆來幫忙照顧,可是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婆婆就生了一場大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楊萌一直都在說一句話,那就是公公雖然70多歲了,但還是能動就自己去掙錢,但是可以想像,即使身體再好的一個人,70歲了還能如何掙錢?還會有多少地方要70歲的老人呢。
因此於情於理,楊萌都不應該如此做事,這太容易傷人心,甚至影響夫妻感情,更甚者影響孩子的成長,畢竟孩子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的,父母這么多爺爺,那麼孩子未來是不是也會這么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所以說到底,楊萌還是應該和徐波好好商量一下,或是給錢,或是接過來同住,而不是直接鬧僵,一方面盡了孝道,一方面也是給子女做個表率。
人心要善良,特別是公公對楊萌確實也沒做過過分的事情,只要徐波也能接受,那楊萌就不能反對,否則未來她以及她的婚姻一定會遭到報應。
2. 我老公57歲沒有到退休年齡,又找不到工作生活過的很艱難
不至於吧!可以找個保安的工作呀
3. 老公五十歲了還沒到退休年齡又不想工作怎麼辦
申請提前退休。
4. 50歲了,對工作一點熱情都沒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態有問題了
50歲再對工作有熱情那就是有病了,五十歲的年齡基本上已經定型了,上去的不能再上了,下去的也上不來了,還有十年就退休了,也該靠邊站了,給年輕人讓位,如果再和年輕人搶著干,那就是不知好歹,臨死不留念想。
五十歲的年齡在單位應該是能躲就躲,能讓則讓,尤其是對榮譽一類的事情都給年輕人,如果這個年齡再去爭榮譽就有點磕磣了,年輕人對五十歲的人比較尊敬了,拿你當「老人」了,你更應該不要「為老不尊」,好事,有榮譽的事多給年輕人,出了問題自己多負責任。
五十歲應該對未來有個大體規劃了,可能年齡越大,你可能越被邊緣化,這很正常,不要心裡過不去,你應該有這種心理,越邊緣化越好,最好邊緣到你來了沒人注意到你,你走了也沒有人注意到你,到那個時候,單位領導也會對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我五十歲以前比一般人課時要多,五十歲以後我就要求減少課時,辦公室的頭也辭掉了,五十二歲時課時是一般人的一半都不到了,五十四歲時就沒有課了,我就是單位可有可無的人,再後來我就和幾個老教師輪流值宿了。
大浪淘沙很正常,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你畢竟五十歲了,對工作沒熱情就對了。
題主你好,正好我媽今年49歲,明年也就50了,最近也經常聽她說不想上班,只想退休。我想告訴你,50歲的人想退休,其實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為什麼這么說,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般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就會大大下降,體力腦力都比不上年輕人,就比如996這件事,也就年輕人願意接受,你看還有幾個上了50歲的人願意整天加班,當然自己出來創業的不算。
所以說,這並不是心態有問題,這是身體決定了你,高效運轉了二三十年,在50歲還要以年輕人的標准來要求,這個太難了。上了年紀的都喜歡「葛優癱」,因為舒服啊,不需要動腦筋。
就以我媽的例子來說,她在銀行系統,現在的銀行和二十年前,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銀行不管辦什麼業務,都是智能化,網路化,而這就必要要求員工要掌握機器的使用方法。
這對年輕人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大難題,可是對50歲即將退休的人來說,那可真是天大的難題。因為人老了就容易懶惰,不太願意接受新的東西,也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新事物。
但現在銀行經常系統更新,各種考試接踵而來,我媽一個中老年,天天在家抱怨為什麼一把年紀了,還得學這些東西。
所以會對工作產生倦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現在的身體已經跟不上快節奏的時代變化了。
工作了幾十年的人,就像把一件事重復做了幾十年,倘若一直是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那這種心理惰怠感會更加強烈。
中國人有個傳統思想,就是我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十年,就是為了安享晚年。所以一接近退休年齡,很多人的思維模式和身體模式就會自動切換。
就像古代很多皇帝,在年輕時期,願意大刀闊斧地做各種利於民生的改革,而年老了,就會趨於保守,固守著原有的東西。
現代人也一樣,上了年紀做什麼都不容易提起勁,有了孫子的,也容易被兒女的家庭所牽絆,要麼給孩子帶孩子,要麼享兒孫福。
最後總結一下: 50歲了不想工作,想退休,這是非常正常的,主要由身體機能下降、學習能力變差,心理惰怠三方面導致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很高興回答你的關於:50歲了,對工作一點熱情都沒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態有問題了?的相關問題。
我認為不是心態的問題。我現在很你的年紀差不多,也快要奔50歲了,或許是已經到了事業的收尾期了,也是天天扳著手指頭算退休的日子。
工作上也是得過且過,沒有一點熱情,只要我的工作范圍內找不出任何毛病就行,根本不想著要上進啊,陞官的一些事情。
現在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只盼著退休以後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能去做的事情。
和我同齡的一些同事也都是這樣的心態。或許是年輕時沒好好的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只盼著退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以前每天都是和鍋碗瓢盆打交道,整天圍著老公,孩子轉。如今孩子也長大成人了,我們應該換個活法了。
我們這個年紀能做的就是每天開開心心的活著,健 健康 康,平平安安的。時不時的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家人。
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這里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關於這個問題,心態上沒有問題,而且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現在 社會 中,50歲不盼望退休的,除了體制內的領導之外,就是企業類的高管了。原因很簡單:
1.有權力可用
2.有財富可得
3.有地位可顯
其實以上3點也是大多數人都想要得到的。而對於普通的人來說,50歲的年齡,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企業,基本上沒什麼上升空間了,希望早點退休,可以自由點,過點自己想過的生活。
對於普通人到了50歲了, 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身體 健康 。 下面說個身邊的例子。
公司老王做了幾十年的業務員,每年給公司賺的錢也不少,很多人很奇怪,為什麼老王沒能做領導,其實並不是公司沒有給提拔的機會,而是老王排斥帶團隊,一個人做業務,做得多拿得多,精力集中,也不用看領導臉色,畢竟業績在那,有時候領導見了老王,都是客客氣氣的。
按理說,老王一直這么干到退休也不錯,但恰恰就在退休前半年,被查出胃癌,不到2個月人就沒了,為啥?喝酒喝的。為了做業務,老王喝酒那是真拚命,尤其是和一些北方能喝的人做業務的時候,那都是論斤拼的。所以老王的業績一直在公司里是前三名。
但很讓人心寒的是,老王人沒了,公司啥都沒說,也就是工會里出2個人,去家裡慰問下家屬,之後也就沒有下文了。
所以對於年到50歲的人來說,身體 健康 是必須要重視的一件事,畢竟身體 健康 ,退休後還能享受生活。而對於我們公司的老王來說,生活沒享受到,人沒了,就能退休金都沒摸到過。
1.放在第一位的依然是注意自己的身體 健康 。
2.個人心態上保持良好的情緒,畢竟知天命的年齡,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
3.有孫輩的多享受下孫輩的天倫之樂,沒有孫輩的帶著老伴有時間就去旅 旅遊 。
4.有經濟條件的,再給自己買份商業險,沒有經濟條件的,也沒太節省,至少在吃方面別太委屈自己。
5.抽點時間培養點修生養性的愛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我們單位年底評先,結果算是平穩,沒什麼意外。
誰知外三科的張主任找到我,質問為什麼優秀團隊沒她的科室,她為什麼不可以是優秀員工?
說實話,我有點懵,六十歲的人了,還這么爭強好勝?這次評選,都是中層投票選舉的,雖然不完全公平,但歷來如此啊。剛好人資部放棄評先,外三科作為候補,得到了優秀團隊和個人的榮譽。
現在想來,能在六十歲依然激情滿滿,不得不讓人佩服。
而你五十歲就沒熱情了,盼望退休,退休就一定開心了?
不得不說,心態的確是出了問題。雖然我們的職務不會晉升,技能也沒了提升空間,但這不是我們喪失對工作和生活熱情的理由。
試想一下,如果單位五十歲的人都這個樣子,該多麼死氣沉沉?
每個年齡段都可以活的優雅,工作也是如此。
五十歲可以給年輕人做出標桿,也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可以稍微將重心放到家庭,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今天碌碌無為,想著明天的事。
心態有問題是肯定的,50歲年齡的心理雖然我還沒有體會過,但從長輩和身邊同事的狀況來看,更多的是珍惜生活和工作的機會,讓自己活得更充實些,是他們首要的選擇。
50知天命,在這個年齡階段,已經不再受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困擾,甚至完全度過所謂的中年危機,那接下來的人生怎麼度過呢?
職場上,顯然這個年齡的發展空間已經很有限了,除非你在公職單位。
那讓生活更有意義的方式,無非就是家庭幸福美滿,精神需求充實而豐富。
從這方面來看,工作的意義就與年輕時的訴求不同了,比如工作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些職場情誼感覺跟親人一樣等。畢竟,我們的思想是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的,反而在各個階段都會有變化的對工作意義的解讀。
舉個例子:鄰居老劉,原來電廠的職工,退休後搬到新家和我們成為鄰居。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在家,其餘時間都是與老朋友或老同事在外面「玩」,所謂的「玩」就給自己找個事情做,探討點亂七八糟的事,扯點有的沒的。以前問過一次他「在家待著多舒服」,而他的理解是:閑下來人就廢了。
工作之餘人生的不同階段意義是變化的,50多歲的年齡還堅持工作,多數都是心境平和且對精神感受有所需求的人。而失去工作激情的,或許是因為生活壓力導致心態變化。
其實,不僅是50多歲的人,很多職場年輕人在遇到生活和工作各方壓力涌來時,同樣會感覺對工作和職場的厭倦。
只是,你有沒有想過,當有一天真的沒有工作需要你,自己找不到價值實現的渠道時,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難道每天閑賦在家或玩點 娛樂 愛好就滿足嗎?
多數時候,我們還是要通過貢獻找到存在的意義。與其懷疑自己的態度,不如堅持下去,將心態調整平和,別等到沒有貢獻機會時,再去後悔不迭。
別說五十了,茉莉現在都想退休了,當然茉莉也知道,很多人還很想繼續工作,其實也是一小部分人,例如茉莉的老闆,50歲了,她依舊是元氣滿滿,晚上經常工作到凌晨,在她眼裡,工作就是頭等大事;例如茉莉的一個叔叔,一直不肯退休,就算退下來了,後來還去工廠做管理,茉莉說他折騰,他覺得自己充實無比。
但是茉莉本人確實想退休了,也可以和題主說這不是心態的問題,原因有如下幾個:
第一,工作年限
就算你是研究生畢業,到了50歲,工作了也最少20年了,20年無論是一直在本崗位上,還是已經跳槽幾次,估計已經能深深體會到,其實各行業,各公司,套路都是一樣一樣的,事情也是一樣一樣的,只是合作的夥伴換了,環境換了而已,不想做的事情依舊不想做。
第二,各方壓力
實話說,工作中的壓力真不少,就算是茉莉的上司,那麼強勢的女強人,她也會和茉莉訴苦,有時覺得真的很累,雖然第二天她就雞血滿滿的回來。但是職場就是職場,爾虞我詐,還有互相競爭有時真的讓人累。或者茉莉就是那種沒有什麼大志的人。
例如今天看到公司兩個團隊的人互相懟,各種暗暗搓,茉莉都能觀察到,只是今天,茉莉好像是一個座上客,誰知道,哪天茉莉也有可能是主角或者配角呢。
第三,是時候拓展自己的生活了
到了50歲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明白了,見過了,也遇到了不少奇葩,也有得到了很多熱心的幫助。這個時候,有孩子的,孩子也大了;不想生娃的,一個人也能過得蠻好了。是不是該過屬於自己的生活。退休了,有固定的退休工資,生活也穩定下來。像茉莉的舅媽,50歲退休後,每年最少出國兩次,朋友圈各種靚麗的身影,茉莉覺得她生活得多姿多彩的,充實而又有有意義。
覺得累的就該讓自己休息,而工作到了50歲,是該給自己一個機會休息。
50歲盼退休,應該不是心態有問題。
1,對工作沒熱情,估計是因為缺少了上升的空間和機會,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之前有位朋友,看到身邊的人,有工人身份的都在50歲就退休了,但她自己是幹部身份,要等55歲才退休。覺得要再等五年的時間很漫長,每天上班覺得在受折磨。她很想回家享受休息生活,她說要跟領導申請提前退休。隔了一段時間再見她,問她是否能成功申請退休?她說換崗了,在新崗位上要做的事情,是她喜歡做的,不申請退休了。所以盼退休的人,可能不是沒熱情,而是沒合適的崗位。
2,不少50-60歲的人,是願意繼續工作的。有認識幾位來自美加的老師,在廣州教英文。看他們的工作熱情挺高的,他們認為50-60歲繼續工作是正常。後來因為年紀問題,拿不到中國的工作簽證,他們就回到美加,繼續做英語水平教育和考試方面的工作。
3,事實上,不單是外國人,國內的人也有喜歡退休返聘繼續做的。前幾天,在電梯里遇到住樓下的阿姨,她又高興又自豪地說她要去上班。她覺得退休之後能找到工作,能每天跟年輕人在一起,很開心!她說休息兩天在家,好悶!
另外,有些人盼望退休是因為他們擔心,將來會實施延遲退休政策,他們只是盼望早些拿到退休金。說不定等他們拿到退休金後,又會對工作重燃熱情。所以說,50歲想退休,應該不是心態問題。
在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不過,生活中很多人還未到法定退休年齡,便已急不可耐了,特別是那些50歲左右的人。
縱觀他們的職業生涯,大多數在20歲左右步入職場,在50歲左右時,職業生涯也才過完四分之三,離退休還有較長的時間。那麼,為什麼這類人非常盼望退休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50歲左右的人會面臨著認知功能的急速退化,他們接受與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遠遠不及年輕人。他們雖然有著更多的經驗和閱歷,但是,他們很難隨著企業的步伐來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新技能,於是他們會感到工作吃力。
另外對於體力勞動者或者一線工人來說身體 健康 情況直接決定是否能繼續工作到退休。人到到50歲開始很多身體疾病慢慢體現出來,比如腰腿疼和一些職業病。身體狀況不及年輕時硬朗,過高的工作強度會讓人感到力不從心。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會期待盡早退休,離開高壓力的工作環境,去享受更適合自己的悠閑生活。
大家注意到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有很多限制條件,除了技術人員以外,像體力勞動人員招聘時,一般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這無疑是40歲到50歲之間的這些人就業困難,有穩定的工資收入,更多的是靠打零工或者靈活就業,但是為了退休後那份養老金,還要堅持自己繳納社保。
面對現實的就業困難,面對社保費年年上漲,很多人想50歲退休就順理成章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不單單只考慮自己的職場生活,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精力去照顧家庭成員。
換句話說,如果我自己沒有穩定的工作,我也想提前退休。
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在職場中打拚多年,有著比較穩定的職位與收入。因此,他們不會像年輕時那樣野心勃勃,也不會面對新的職場環境而感到焦慮。
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彷彿已經程序化,每天都在意料之中運轉著,沒有什麼新異事件發生。即便是有突發情況,他們也能過憑借著自己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輕松應付,職場中已經很難出現令他們感到挑戰性的任務了。所以,他們會對職場事物感到乏味,轉而期待自己退休後能過上不一樣的生活,滿足其內心的新鮮感。
最後一點可以領兩份工資。
現在的退休人員可以說真的非常幸福,為什麼這么說呢?很多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要比在職人員的工資還要高。當然這些主要是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是國企的員工。
但是普通人提前退休養老金少,也還是可以領兩份工資的,一份是養老金,另外在找一份相對輕松的工作又領一份工資。
與此同時,截止到2019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連續上漲15年,所以說從個人角度考慮,越早退休越合適,會有很多人都想50歲退休。
總結:
其實好多快接近50歲的人他們反而不想退休,因為一旦退休了就會覺得無事可做,這會讓一個人變得懶惰。其實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人年齡越大,越是會想讓自己充實起來,所以他們更加希望可以在工作崗位上呆久一些。
因此可以確保的是心態沒問題,只是一時的心理壓力而已,出去走動走動,和朋友家人多交流。如果是真的是工作壓力大,身體跟不上的話,想要辭職的話那就辭了吧,一切還是以身體為主。
但是你辭職了之後就要考慮到一個問題,中老年其實很難在找到工作,所以你要怎麼規劃退休後的生活呢?
這樣的心態太正常不過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工作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只是戶口的工具而已。
不管是否承認,到了50歲,你在單位已經不是那個重要的人了。
之前單位的一個工程師就是,50多歲還沒有升上去,只有個主管的頭銜,於是,他就作為顧問存在於我們團隊中了。也就是用經驗幫我們解決一些難搞的問題,不用和我們一樣,天天匯報開會做方案。
到了50,人生的目標實現了不少,孩子也大了,自己父母也需要照顧,加上年紀大了,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腰椎頸椎總會出點小毛病,所以這時候,更希望回歸家庭。
我的一個阿姨就是,本來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在55歲退休年齡一到,就辦理了退休,回來樣頸椎。盡管領導希望她再回來干幾年,但是她覺得,精力不濟,不願用 健康 換錢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到了這個年紀,眼看著離在家領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怎麼會不心動呢!
再加上,辛苦一輩子,工作一輩子,總有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做吧,於是期待退休的時光變得更加急切。
我老家有個賣種子農葯的叔叔就是,賣了二十幾年了,他自己有糖尿病,每年要去醫院住兩天,他就告訴我,等到了60歲,可以領養老金了,他就不做了,帶著他老婆自駕游去!
想不到一糟老頭子還這么浪漫!!
5. 男性工人階層要等60歲才能退休,三班倒的人能挺得住嗎
這真的是個問題。現在50歲還在三班倒,更難熬的是還要倒10年才能退休。你老公還算不錯,家有賢妻,你很心疼他。我認為這種情況,如果你家家境不好的話,比如孩子正在上大學,還要咬牙堅持住,但凡是負擔輕一點,也不要讓他再接著幹了,去干點別的,就是天天上長白班的那種。
這樣三班倒很傷身體的,尤其是到了這個年齡段,睡眠本來就不太好了,上班時間倒來倒去的,生物鍾成天混亂不堪,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你還想他跟你白頭到老的話,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脫離這個工種。不行的話,去找他們領導多送點禮吧?或者是找熟人去醫院開病假?唉,這都是些餿主意,真的是病急亂投醫,我替你著急瞎想的。
要是真的熬不下去就辭去這個工作吧,總不能要錢不要命。辭掉工作想辦法干點別的,自己再交10年社保,堅持到退休。這也挺難的, 社會 上有很多自由職業者下崗工人都交不起社保,出來也不好混,壓力特別大。你倆自己權衡。但我覺得,你作為妻子,能做的就是給他當好家庭的後盾,好好愛他。風風雨雨你跟他一起扛過去吧。我想,這樣的話,他工作雖然苦一點,但是因為家裡有你,一切都值得,一切都不是問題。
祝福你們。
男性工人三班倒能挺住60嗎?我就是一名三班倒的工人,在有幾個月,我就滿60了,也快退修了,你說能不能挺到退修?我們跟本沒有辦法,為了生存挺不了也得挺,倒班工人過的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黑白顛倒,大多數人,黑夜裡己進入夢香,我們還在工作,等大多數人進入工作,我們白天回到家裡,呼呼大睡,倒班工人,過的日子真的太苦了?對我們最不幸的消息是,延遲退修就要實施,對我們這些快退休的人,又要多干幾個月,我們盼望退休,早點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我就不讓兒子當工人了,賣個菜,軋個皮鞋什麼的,把自己的人生糊弄完就OK啦
回答這個話題有些沉重,男性工人階層,過了50歲就沒有單位願意再用了,而這個歲數又正是負擔最重,上有老下有小的歲數。如果是倒班的工人,50歲以後身體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一天不如一天,繼續倒班工作,無疑是透支身體 健康 。
而這個歲數負擔正是最重時,只有堅持,如果真的又趕上了延遲退休,那無疑等於雪上加霜。希望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能夠充分考慮廣大工人階層的實際難處,合情合理的制定彈性管控政策。充分體現我們國家的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共建 健康 和諧 社會 !
挺不住也得挺。
三班倒是每班八小時,而現在好多單位是十二個小時兩班倒,他們的身體傷害更大。
但是今天還有很多人說,只要老闆的錢給到位,他們還希望多干,一天干十六個 小時都可以。
他們不知道過勞對身體的傷害,認為自己年輕,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知道長期的不規律作息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會影響終身。
特殊工種提前五年退休,主要是指有毒有害、高空井下、特別繁重的體力勞動等,並不包括倒班作業的工人。
按規定,倒班工人除了正常工資外,在上中班夜班時是另外有中夜班津貼,這就是對這類工人的一種補償。
在三班的企業,倒班工人干到五十歲時,大多都退出倒班崗位,身體不好的會提前退出,如果有關系就很快調去上長白班了。
如果是年齡大了還要倒班,大多是去些不重要的崗位,上夜班時可以休息一下,不需要精力集中,比如象保安、值班之類的工作。
倒班工人要注意飲食和休息,不要晚上上了班,白天又不好好休息,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你老公是開吊車的三班倒,這個工作應該是很辛苦的,吊車司機在作業時要精神緊張,隨時注意上下的情況,所以在工作過程中不能放鬆休息,已經五十歲了,最好能從倒班崗位退下來,找個輕松的工作做。
倒班熬夜的傷害看不到,但長期熬夜會引起身體的一些慢性病,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打亂生物鍾,影響人的飲食和睡眠,所以在從事倒班工作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睡覺充足。
60能退算你燒高香了,國家在醞釀推遲退休政策,男性要延遲到65歲退休,個人覺得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延遲退休可以推行 但還是要考慮個體的狀態和實際情況,比如說身體 健康 狀況,有些人雖然年齡不到,但身體已經嚴重不適合工作了,應該考慮。還有如果有人到了60因為其他個人原因就是不想工作了,也可以讓其先行退休,社保暫停,退休金等到了實際退休年齡再領取,這樣就更人性化了
我是電廠運行,上了十幾年運行了,我有一個男同事29歲突發心臟類疾病死在了工作崗位上,一個39還是幾歲也是因為心臟病突發,救護車剛來人還沒上車就沒了,因為廠離市區很遠救護車來來要將近40分鍾,因為倒班得病就多了去了,心臟病的放支架個做手術的有兩個,多人體檢都是心臟有問題,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到做手術的一個,還有多人腰疼的厲害沒做手術,因為太年輕了。單位里出現過的工傷就不說了,摔傷砸傷都是小事,單位里每年體檢,所有運行人員的醫療建議書就是好幾頁,各種潛在的和已經有症狀的疾病一堆堆,沒幾個人能快樂上班,都是在拿命換錢。
男性工人階層要等60歲才能退休,三班倒的工作輕松,倒班是有周期性的,一個月或半個月倒一次,怎麼挺不住呢?想想工地上日夜奮戰的農民工,工作又苦又累,也有五六十的農民工還在工地上繼續干。又想想種地的農民,七八十歲了還不能停下來,每天還要在地里勞動。工人階層比起農民工和種地的農民就幸福多了,太陽曬不著,也沒有風吹雨打,操作的是機器設備,不用流血流汗,60歲能退休不要幹活也是福份,趕上了好時代,別太嬌貴了,農民沒有退休一說呢!有些國家的工人階層70歲才能退休,朋友你說對嗎?
挺不住也得挺。男人身後是老娘的葯費,兒子的媳婦兒,老婆的皮鞋,自己的臉面,再難也得熬,也得挺。這就是為啥在家裡男人的話語權普遍比較大的原因,因為他對家庭付出大,貢獻大。基於同樣的原因,最早油盡燈枯的往往也是男人。各位爺們,為了家庭的完整,請吃好,喝好,休息好,熬到退休,大家就有好日子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