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智利退休工資

智利退休工資

發布時間:2025-05-16 04:21:04

Ⅰ 智利在養老保險制度轉型中,在解決中人問題上採取了哪些措施

中國社會保障養老基金的隱性債務問題
[內容摘要]本文旨在從理論層面上對由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的創立所產生的隱性債務問題進行定性的分析和解釋,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國際經驗對於隱性債務中的責任認定、數值測算和債務安排等問題進行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隱性債務責任認定數值測算債務安排
一、隱性債務問題的產生和概念界定
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中,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方式為准,可以分為基金制和現收現付制兩類,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是在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強制下,由社會保障養老體系覆蓋范圍內的個人在其年輕時按一定比例自我積累形成的、以個人賬戶形式保有的養老基金,用以保障其自身年老時的基本經濟生活安全。對於任何一個社會而言,在此類基金形成之時都將面對全部年齡層次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系覆蓋范圍內的參與者群體,在其參與者群體中的已參加工作者和退休者,此前沒有繳納過以個人賬戶形式存在的養老金,無法按照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制度『自我積累、自我保障』的基本原則獲得養老金,然而由於他們已經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擁有(現在和將來)獲得養老金的權利,這樣就產生了基金的籌集和支付的實際情況與其基本原則之間的矛盾,形成了在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制下的國家對於其覆蓋范圍內退休者和在職者的某種負債,這就是隱性債務。具體關系如圖1所示。
這里,為便於讀者理解有關概念和敘述的簡潔,我們對於隱性債務中的相關名詞作如下解釋:『新人』是指在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制下剛參加工作的群體,他們的養老金完全可以按『自我積累、自我保障』原則籌集和支付;相應的『中人』和『老人』分別指在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制下的在職者和退休者,他們未按上述原則支付的養老金是隱性債務的產生根源。這一債務稱為『隱性』的原因在於其總體規模隨時間而變化,並且是逐年地、部分地體現出來的。雖然對於基金制社會養老保險體制而言,隱性債務的發生是必然的,但是其存在具有時期性:從基金制社會養老保險的創立開始,到最後一個『中人』退出其覆蓋范圍結束。
顯然,隱性債務會影響到在基金制社會養老保險體制下養老金支付的順利進行,因此必須得以妥善解決,否則就不能達到『保障其自身年老時的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基本目標。
隱性債務可以具體分解為三個邏輯上具有承繼關系的基本問題:隱性債務的責任認定、數值測算和債務安排。
二、隱性債務的責任認定
隱性債務的責任認定實際上就是由誰來負擔支付義務問題。從法理上分析,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對於『中人』和『老人』而言屬於事後要約,對於其創立之前『中人』和『老人』的經濟行為不具備約束能力,因此不能要求他們按照『新人』的支付標准來實現個人養老基金的籌集。同時,由於『中人』和『老人』在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創立之前就已經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是隱性債務的債權方,因此對於他們就更不存在所謂債權回溯問題,不能要求他們自己來支付隱性債務,這樣做顛倒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基本權責邏輯。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的歷史考察也不存在債權回溯的經濟緣由:中國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逐步構建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制,到目前為止,這一過程的制度建設和具體實施尚未結束,因此其中的『中人』和『老人』的具體規模難以精確確定,從時間上看,其大致包括從新中國建立開始至1997年參加工作,並被納入到其覆蓋范圍內的社會成員。此前的為『離休者』,養老金只有公家財政負擔,不進入社會保障范圍;此後的為『新人』,不會產生隱性債務。可見,從新中國建立開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是我國隱性債務產生的主要時期,而在此階段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採用『高積累,低消費』的分配政策,通過降低居民工資的方式來積累建設資金,從而使我國迅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時建立以企業為行為主體的養老、醫療等現收現付制保障體系。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障體系替代了原有經濟制度,產生了中國的隱性債務問題,而中國的『中人』和『老人』已經以『低工資』的形式向國家『預付』了社會保障的積累基金,因此沒有任何經濟理由要求中國的『中人』和『老人』為『債權回溯』支付金錢,而且中國的隱性債務基本上要由國家承擔。
從上述內容我們知道,中國隱性債務的權責認定問題的結論是由國家承擔『中人』和『老人』的隱性債務,而具體由哪一個部門來解決這一問題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內容。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正處於初創時期,《社會保障法》尚未出台,具體的施行過程也存在眾多問題。隱性債務的具體承擔主體並不明確,這為該問題的解決帶來極大的困難。從上述對於我國經濟歷史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隱性債務主要應該由財政部負擔。財政部作為計劃經濟時期唯一的經濟管理部門以『高積累,低消費』的分配政策從『中人』和『老人』獲取了資金,發展了公用制經濟,雖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剝離了一部分經濟管理職能,但它仍是國有經濟的主要管理者,因此作為原有政策的制訂者和主要受益者,中國的隱性債務應該主要由財政部來負責解決。然而,目前財政部並沒有履行這一義務,而是將其轉嫁給社會保障的具體管理執行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除了『新人』和『中人』交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外,沒用其他的收入來源,因此只能動用這部分基金來支付隱性債務,進而造成了『新人』和『中人』個人賬戶的『空帳』問題。
由於沒有《社會保障法》相關條款的約束和其自身支付能力的限制,我們承認目前不具備要求財政部全額支付隱性債務的現實條件,但是這不能成為其逃避應付責任的理由。由此產生的『新人』和『中人』個人賬戶的『空帳』問題,使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制變成了『名義上的基金制,實際上的現收現付制』。這樣,不僅使基金制的運行具有由『空帳』造成的資金不足的潛在支付風險,而且還會增加現收現付制由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支付困難(這一問題在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正迅速凸現),從長期來看,將有可能誘發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全面危機,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因此,財政部必須承擔起支付隱性債務的責任,將之作為自己的核心工作。在這一問題上,智利的社會保障改革為我國提供了良好的範例。其具體改革方案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國與智利在經濟和人文背景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不能在我國照搬智利的經驗。
表1: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隱性債務的解決方案
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隱性債務的解決方案
1925年,智利建立了現收現付制的養老保險制度,但是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管理混亂等原因,該體制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1973年,皮諾切特政變上台,成立軍政府,基於『芝加哥學派』的新自由主義學說,於1979年進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建立基金制的養老保險體制,並於1980年頒布了《養老保險法》。
智利政府承擔支付隱性債務的義務:
1.1980年以前退休的『老人』,養老金由國家承擔,不建立個人賬戶。
2.1982年12月前參加工作的『中人』,有為期5年的自主選擇權。如果選擇舊體制,養老金由國家承擔,不建立個人賬戶,但個人按15%繳納保險費,僱主不再繳費;如果選擇新體制,可獲得標志其以往就業對舊制度的貢獻和積累的權益的『認可債權』,作為個人賬戶的儲蓄額,它不是按照基金投資的回報率計息,而是按照每年彌補物價上漲後的4%的固定利率計息,在持有人退休、死亡或殘廢後兌現。
在改革前,智利有200萬人參加養老保險計劃,退休人員有80萬人,新制度實行後只有40萬人選擇舊體制。目前,智利的社會保障體系運行基本正常,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隱性債務的數值測算
隱性債務的數值測算實際上是保險精算問題,由於我國的隱性債務存在上述責任認定方面的困難,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測算主體,測算對象的含義和范圍不明,同時更缺乏有效真實的統計數據支持,使得我們在此不能對隱性債務進行定量測算,而只是交待其測算的定性框架。
1.隱性債務的存在時限。從基金制社會養老保險的創立開始,到最後一個『中人』退出其覆蓋范圍結束,記為N年。
2.隱性債務的計算基年。即基金制社會養老保險的創立年。記為n(0)年。
3.隱性債務的核算年。即隱性債務存在的某一年,記為i,其中n(0)≤i≤N
4.隱性債務的覆蓋人數。即社會保障養老體系覆蓋范圍內的『中人』(Pm)和『老人』(Po)的總數,記為P(P=Pm+Po)。
5.隱性債務的生命表。即以社會保障養老體系覆蓋范圍內的『中人』和『老人』為研究對象,根據他們的平均年齡、最高年齡、最低年齡以及平均壽命等方面的特徵,得出的反映其生存和死亡規律的統計表,死亡概率記為Q(i),藉以反映以死亡退出隱性債務核算的情況。
6.隱性債務基年的人均工資。即隱性債務基年中,社會保障養老體系覆蓋范圍內的『中人』和『老人』的平均工資,記為K。它可以通過已知工資水平和相關政策得出。
7.隱性債務的因子。由於隱性債務的支付是在多年內完成的,這就涉及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問題,這里用N年內年均通貨膨脹率表示,記為f;人民有權利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基本經濟安全』所包含的物質內容也會隨著經濟的變遷而改變,因此用一個調整因子來體現指數化收入政策在N年內的年均值,記為g。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計算某一隱性債務核算年的隱性債務的終值:F(i),
F(i)=P[n(0)]×[1-Q(i)]×K×(1+f+g)^i(1)
進而可以計算出其現值:AF(i),折現因子為f(2)
以及隱性債務的現值總額:∑AF(i),折現因子為f(3)
這樣也就完成了對隱性債務的數值測算體系的理論構架工作。
五、隱性債務的債務安排
在明確了隱性債務的責任主體和數值測算問題之後,我們要解決就是如何保證其責任主體及時、足額地支付特定年份的隱性債務的問題,即隱性債務的債務安排問題。
財政部作為隱性債務的責任主體,顯然只能運用其自身所控制的經濟資源來支付隱性債務,具體包括財政盈餘和國有資產變現兩個來源。
赤字財政是現代財政運行的基本特徵之一,財政盈餘、甚至是財政平衡已經不是現代政府的財政所追逐的主要目標,而是被以犧牲財政平衡為代價的財政赤字政策希望達到的『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所取代。因此,財政盈餘即便存在,其數量也不大。同時,財政盈餘並不是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其產生受眾多因素影響,財政部門對此的控制能力很差,顯然不能以此作為支付隱性債務的可靠資金來源。再者,有限且規模不定的財政盈餘是否必然投入到對隱性債務的支付也是值得商榷的問題,目前我國不存在將全部或部分財政盈餘用於支付隱性債務的法律或政策規定,而且由於它不會給財政部帶來任何經濟收益,財政內部也不存在這樣做的主觀願望。所以,將財政盈餘作為支付隱性債務的主要來源是不現實的,我國目前的財政收支狀況也印證了這一點。
國用資產變現是財政支付隱性債務的另一個可能的資金來源。從中國國有資產形成過程的歷史角度考察,其相當部分是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體制下『中人』和『老人』前期對於經濟發展貢獻的產物和物質形式,將其一部分變現用以支付隱性債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財政對於國有資產的控制能力較強,可控國有資產數額巨大,能夠保證對變現市場的充分供給。目前,我國財政部門主要通過直接出售和『國有股減持』的形式變現國有資產。問題主要出在國有資產的需求方面,我國的市場經濟歷史不長,不存在足夠的國內投資者來購買國有資產,而我國對於外國投資者購買國有資產有一定的約束,從而使對國有資產的需求不足。同時,財政部門出於自身和國家利益的考慮,也不會將業績優良的或關乎國計民生的國有資產大量變現,這就進一步打擊了其需求者的購買願望,影響了財政變現國有資產的收入規模。以『國有股減持』的形式變現國有資產面臨著同樣尷尬的需求狀況。由於國有股本身存在著與現代市場經濟原則相悖的內容,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對於國有上市公司的總體業績普遍不滿和不信任,都使得『國有股減持』方案一出台就遭到市場強烈的消極反映:股市一跌再跌,造成有行無市的局面。因此,以『國有股減持』的形式變現國有資產來支付隱性債務在近期內在我國也難以奏效。
由於財政部單獨承擔隱性債務的支付面臨嚴重的現實困難,同時缺乏明確的責任認定形式,作為社會保障管理、執行部門的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事實上分擔了絕大部分的隱性債務支付責任。目前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新人』和『中人』個人賬戶的積累資金,前面已經論述了這種『飲鴆止渴』方式對於社會保障體制,乃至經濟和社會的危害,顯然這不是解決隱性債務的理想辦法。
由於基金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可以在長時間內保持很大規模的基金積累,一些人士認為可以參照智利改革的有關經驗,將我國社會保障的基金積累用於投資,在保證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時以一定比例的投資收益支付隱性債務,達到『雙贏』。本人認為這一方案是建立在『投資必將盈利』的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的,與經濟常識和社會保障基金的特殊性質存在本質沖突,同時我國經濟的現實情況也使該方案不具備可行性。
綜上所述,雖然智利的國際經驗有助於我國對於加深對於隱性債務的責任
認定、數值測算和債務安排等問題的認識,但是並沒用提供具體的方案,我國的現實情況也使得隱性債務問題的解決任重道遠。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劉洪海]
參考書目:
1.《社會保險基金運行論》李連友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
2.《壽險精算原理》章琪朱文革編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9
3.《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王東進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1
4.《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林義主編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2
5.《德國秩序政策理論與實踐》(文集)[德]何夢筆主編龐健馮興元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世界其他國家,退休年齡是多少

世界其他國家退休年齡如下:

1、法國:法定退休年齡60歲,實際退休年齡59.4歲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59.4歲,男59.5歲,女59.4歲。

在法國,工作滿4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即退休前工資的80%。

另外,法國從1956年開始就實行了沒有任何條件和區別的全民基本養老金制度,即所有在法國國土上居住的人(包括外國人),只要到了60歲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010年,基本養老金標准為單身老人每月709歐元,夫妻老人每月1158歐元。如果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老人去世後的遺產超過39000歐元,則他所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將被追回,如果其繼承人不返還這筆養老金,其遺產將被沒收。

2、德國:法定退休年齡65歲,實際退休年齡62歲

德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2歲,男62.6歲,女61.5歲。

德國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疾人保險法案》,工人須交納養老保險,70歲時可以退休,領取養老年金。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勞動力獲得了解放,工人退休後享受的休閑時間也隨之延長,從1916年起,德國把退休年齡降到了65歲。

德國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德國政府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用12年的時間把退休年齡延長一年,一年延長一個月;然後再用6年的時間把退休年齡延長一年,一年延長兩個月,到2030年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7歲。

3、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2.6歲

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2.6歲,男63.6歲,女61.7歲。

2011年,到退休年齡繼續工作的人有140萬,男性佔39%,女性佔61%,大多是非全日制工,工作時間較短。到退休年齡繼續工作的男性老年人主要是農民和計程車司機,女性老年人主要是保潔工、管理員、保姆和售貨員。

英國計劃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1月期間,把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男女並軌。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英國全民享有基本養老金。2012-2013財年,所有英國公民到了退休年齡,都能領到每周107.45英鎊的基本養老金。

4、希臘: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1歲

希臘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1歲,男61.6歲,女60.5歲。

希臘政府雖然規定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也同時規定,交滿30年的養老保險可自願退休。

希臘是歐盟國家中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發放養老金最慷慨的國家,希臘人平均領取的養老金甚至高於他們退休時的工資。對一個有40年工齡、領取平均工資的職工來說,養老金是退休時工資的105%。

5、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0.4歲

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0.4歲,男61歲,女59.8歲。

義大利的法定退休年齡也是名義上的,如果職工交納的養老保險達到一定年限即可退休,所以,很多義大利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齡就選擇退休了。

義大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點不是放在提高退休年齡上,而是逐步降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由工資的90%逐步縮減到70%,把全社會養老金的支付總額控制在GDP的15%。

7、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退休年齡62.1歲

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2.1歲,男61.8歲,女62.4歲。

8、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社保交滿25年即可退休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

日本退休年齡也比較靈活,交滿25年的養老保險就可以退休。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免交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局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情況,決定是否給予免除,或免除多少。

2010財年,對交滿40年養老保險的人來說,一年領取的養老金總額為792100日元。根據日本養老金管理局的報告,2008年領取養老金的人口占日本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年居民戶養老金收入占其總收入的70.8%,有61.2%的老年居民戶養老金是唯一的收入。

9、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62歲,可工作到65歲

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

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新加坡也曾考慮延遲退休,但遭到民眾的普遍反對。為此,新加坡取消了提高退休年齡的計劃,改為允許僱主僱用62歲的退休人員,但超過65歲不得僱用。

但這要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這樣就保持了養老金制度的穩定,同時,對那些認為身體健康條件允許繼續干幾年的退休人員來說,也可以繼續工作,為家庭增加些收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延遲退休年齡 世界各國如何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退休年齡

Ⅲ 世界各國退休年齡情況是什麼

各國的退休年齡及實際退休情況如下:
1. 美國:退休年齡規定為62至70歲。美國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最早可在62歲退休,此時養老金會相應減少至70%的原始水平。若選擇延遲退休,養老金則會增加,最高可達到132%的原始水平。自2000年起,美國實施了退休年齡逐年延遲的政策,每年遞增約一個月,預計到2027年,領取全額養老金的退休年齡將從65歲增至67歲。
2.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59.4歲,其中男性為59.5歲,女性為59.4歲。
3. 德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2歲,男性平均為62.6歲,女性平均為61.5歲。
4. 英國: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歲,女性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2.6歲,男性平均為63.6歲,女性平均為61.7歲。
5. 希臘: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歲,女性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1歲,男性平均為61.6歲,女性平均為60.5歲。
6. 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歲,女性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0.4歲,男性平均為61歲,女性平均為59.8歲。
7. 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2.1歲,男性平均為61.8歲,女性平均為62.4歲。
8. 挪威: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移居國外者將失去領取養老金的資格。在62歲的挪威人中,有80%選擇退休。
9. 瑞典:實施彈性退休制度,允許61歲退休,也可工作至70歲退休。在65歲的老年人中,有90%選擇退休。
10. 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
11. 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只需繳納25年社保即可退休。
12. 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但可選擇工作至65歲。
13. 馬來西亞:法定退休年齡為55歲,但職工50歲即可退休,只是養老金會相應減少。
14. 澳大利亞: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歲,女性為63.5歲,養老金申請為自願性質。
15. 智利:只要繳納滿20年養老保險,男性至65歲,女性至60歲,即可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
16. 阿根廷: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歲,女性為60歲。
參考資料來源:
- 人民網:《國外延遲退休政策一覽》
- 人民網:《背景:國際視野下的退休年齡》
- 新華網:《中國退休年齡最早 歪國人多大歲數能歇》

Ⅳ 養老保險一個月交1600,退休能拿多少

如果每月交費1600元,那麼交15年的話,個人賬戶一共是1600元*12月*15年=28800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退休年齡統一都是60周歲。所以說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那麼按這288000元/139=2071.9元。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每個月可以獲得2071.9元左右的養老金。
養老金除了個人賬戶還有一個基礎賬戶,那麼基礎賬戶全國基本上是在88元以上,當然所在的地區應當會高於這個數字,但是不會低於這個數字,所以說最少可以獲得2071.9元+88元=2159.9元。
拓展資料: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制度類型
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分類如下:
1、儲金型養老保險。儲金型養老保險制度在一批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實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國家為代表,強調自我保障的原則,實行完全積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類型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
2、國家型養老保險。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曾經在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以前蘇聯、東歐國家為代表。按照「國家統包」的原則,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家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
3、傳統型養老保險。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選擇性」原則,即並不覆蓋全體國民,而是選擇一部分社會成員參加,強調待遇與工資收入及繳費(稅)相關聯,因此也可稱為「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
4、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普惠制」原則,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體國民,強調國民皆有年金,因此稱為「福利型」或「普惠制」養老保險。
5、混合型養老保險。原來實行福利型養老保險的國家,如今大多已經或正在向一種混合型制度轉軌。即福利型養老保險與「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同時並存,共同構成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英國與加拿大就是這種。

閱讀全文

與智利退休工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敬老院畫冊圖片 瀏覽:768
長沙婚前體檢多少錢 瀏覽:331
養老保險提檔補差怎麼交費 瀏覽:706
南京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673
沒到退休年齡社保交滿15年 瀏覽:124
男性朋友70歲過生日送什麼好呢 瀏覽:224
杭州市退休職工老年大學 瀏覽:968
重陽節戴什麼花 瀏覽:496
長壽小康怎麼坐車 瀏覽:861
養生專家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5
退休後還發工資怎麼算 瀏覽:526
有什麼產品用來護理癱瘓老人小便失禁 瀏覽:141
安徽阜陽社保退休金 瀏覽:163
微信養生館怎麼開通 瀏覽:878
思南縣養老院 瀏覽:191
成績和孝順 瀏覽:631
為什麼老人在錢上不相信子女 瀏覽:809
五十二三歲的老人睡要多少小時 瀏覽:567
深圳退休最低工資2017 瀏覽:34
為什麼體檢超聲波這么慢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