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年齡推遲的利弊
1、延遲退休的好處
(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延遲退休是一個時代的趨勢。首先從全球來看,我國的退休年齡是比較低的,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為推遲退休年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國老齡化嚴重,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已經不允許國民在現有的退休制度上再提前退休,所以延遲退休年齡是一條必須走的道路。不可否認,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提高退休年齡被認為簡孝是有效化解人口老齡危機和緩解政府財政負擔的重要手段,進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採取了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
(2)從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角度出發,「延遲退休」是為了減輕「白色浪潮」對養老的壓力。由於低齡退休使相當數量的職工進入領取養老金的行列,縮短了養老金繳費年限,同時增加養老金領取的年限,使養老基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長一年,養老游伏統籌金可增收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也就是說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有效的解決當前日益緊張的養老基金支付壓力。
(3)同時也有網友認為,實行延遲退休政策有利於提高女性地位。我國目前實施的退休制度,對於女性職工的退休年齡規定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推遲退休年齡後可以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女性地位,對發展有利。
(4)有利於提高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在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下,由於女性工作經歷較短,女性老年人口從養老保險體系中獲得的日常養老收入低於男性。但是因為女性職工通常壽命比男性職工長,女性退休後從制度中領取養老金的時間遠長於男性。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女性一生從養老保險體系中領取的養老金總額會遠大於男性。
2、延遲退休的壞處
(1)推遲退休年齡會加劇勞動力供過於求的矛盾。若把推遲退休年齡當做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措施,必會增加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力供給增加,在勞動力需求一定下,失業的人數將增加,失業率必將呈上升趨勢,政府將承擔更多的失業救濟費用。
(2)退休也是新老勞動力的更替過程,部分年老的勞動力離開工作崗位,並由年輕的勞動力替代。退休年齡的推遲將減緩新老勞動者替代的過程。由於教育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生產技術處於不斷進步之中。一個年輕人的勞動生產率會普遍高於年老者。另一方面,國家的教育水平處於一個快速提高的過程,年輕人的知識文化水平會普遍高於年老者,更能跟上時代發展。因此,推遲退休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會阻滯新技術的應用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3)由於目前的經濟處於減緩發展階段,就業形勢並不樂觀。現在提出推遲退休年齡的方案無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尤其對於應屆畢業生,他們沒有工作經驗,各公司又提高招收門檻,縮減招收數量,因此現階段的推遲退休年齡方案從各方面來講對社會經濟發展不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神咐攜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B. 延遲退休以後,年輕人找工作會更難嗎
雖然大家對延遲退休都頗有怨言,但延遲退休不會讓年輕人找工作更難。
先說為什麼延遲退休不會讓年輕人找工作更難。延遲退休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延遲退休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養老金缺口:
1。工作的人多了,繳納養老金的人就多了
2。退休的人少了,消耗養老金的人就少了結論是,延遲退休不會擠壓年輕人就業,但是未來年輕人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總體上我們國家的勞動力人數是持續下降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當了這么多年的勞動力大國,現在終於要跨入新時代了。這種下降的趨勢,延不延遲退休都一樣,延遲退休下降得慢一點,不延遲退休下降得快一點,反正下降是沒跑了。
假設延遲退休方案2025年開始漸進式實施,到2045年實施完成,退休年齡最終提升至65歲。藍色代表延遲退休,橙色代表不延遲退休。可以看出,不管怎樣,勞動人口總數都會從2023年開始減少,並且頭也不回一路減少下去。2021年勞動力人口總數為9.25億人,如果不延遲退休,2040年勞動力人口將減少至7.57億人,降幅高達18.16%,這種幅度的勞動人口下降是非常嚴重的,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養老金缺口。那好了,考慮延遲退休,到2040年勞動力人口將減少至8.23億,降幅仍然有11.03%,這個降幅仍然不小。同時別忘了,我們國家的城鎮化速度正在減慢,城鎮化率從2000年的36.22%一路飆漲至2020年的61.60%,同時我們國家中期的城鎮化率目標在70%-75%,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更何況,提高城鎮化率的另一種方式,是靜待農村人口自然消亡(別罵我,我只陳述事實)。
所以,一方面勞動人口本身在減少,一方面勞動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轉移在減弱,所以即便考慮到延遲退休,未來年輕人面臨的就業內卷程度也是越來越小的。另一個方面,勞動人口內部的年齡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勞動人口年齡結構變化(2000-2040)把勞動人口按照年齡分為35歲以下(綠色)、36-50歲(橙色)、51歲以上(藍色)三個組,在實施延遲退休的情況下,可以看出青年組(綠色)的佔比是越來越小的,而老年組(藍色)的佔比將越來越大。在2021年,每100個勞動人口中,有40個青年,30個中年,30個老年。到2040年,100個勞動人口中將有30個青年,35個中年,35個老年。你能想像嗎,2040年,當你的孩子剛剛畢業參加工作,進入一個公司,這個公司有100個人,有35個中年同事,35個老年同事,而和你孩子年齡相近的35歲以下員工只有不到30個人。
到那時,這種年齡結構將會成為普遍現象,包括一線城市的大部分公司。而在這樣的年齡結構下,年輕人是很受歡迎的,因為年輕人家庭負擔小,工作精力旺盛,產出效率更高,況且年輕人還稀缺。到那時,年輕人的內卷程度也會變小。不過話說回來,勞動人口總數變少、轉移減緩、年輕人變少,都是對未來年輕人就業有利的地方,但是那時候年輕人的就業形勢也未必樂觀。為什麼呢?因為年輕人是市場消費的主力呀。
年輕人減少,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就會下降,市場縮小,能提供的就業、薪酬都會下降。同時,年輕人減少,新出生的小孩就會減少,人類幼崽有多花錢想必你也清楚,這部分市場容量縮小,對消費市場的影響也相當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