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前二年社保買高些退休金會多些嗎
在我國,退休後的養老金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所以如果
社保買高一些,繳費基數更高了,退休後養老金肯定是會更高的。
正常情況下,單位的職工社保繳費基數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職工的實際工資。而能夠選擇繳費基數高低的只有
靈活就業人員
,他們的繳納費基數區間為當地上年平均工資的60%-300%,實際繳納金額為繳費基數的20%,其中12%進入社會統籌賬戶,8%進入個人賬戶。
那麼,根據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
基礎養老金
=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5000×(1+(0.6×13+1×2)÷15)÷2×15×1%=620元。
如果一直都是按照60%的基數購買
,那麼算出來基礎養老金是600元,
兩者退休後每個月的差距是20元。
其中
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退休前兩年因為按照100%基數繳納,因此相比按60%繳納每個月個人賬戶會多出160元,那麼
退休後每個月會多28元
。
因此總體來說,退休後的每個月會增加48元,但是退休前兩年你需要多繳納9600元,也就是需要領取17年的養老金才能領回來。
所以,
如果有經濟能力並且覺得自己能夠活得夠久
,那麼多買一點社保肯定是值得的。但是如果經濟能力不行,其實也就沒有必要在退休前兩年買更高的社會,因為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金影響並沒有很大。
❷ 多個省份打工,不同的時間在多個城市購買社保,退休後如何領取養老金
一、養老保險的來繳費地和戶籍所在自地在一塊:這類人就要再戶籍所在地退休了。
二、養老保險的繳費地和戶籍所在地不一樣:比如說我的戶口在山東,但是我在北京工作,在北京交養老保險,只要我退休的時候,我在北京已經繳滿了10年,我就可以在北京申請退休,在這領養老保險。
三、退休地沒有交滿十年:那如果你退休的時候發現我在北京沒有交夠十年,那怎麼辦呢?那就要看看你在退休前哪個地區交夠了10年,你在北京沒交夠10年但是在其他兩三個地方都交夠10年,那麼就可以選擇一個養老金最高的地方且交夠10年的地方,領取當地的養老金。這時候選擇的空間是很大的。
四、每一個工作的城市都沒交夠十年,那就只能回戶籍所在地區了。對於那位在北京交了8年社保的朋友,或者其他在一線城市沒有交夠10年的朋友,應該盡量在一線城市交夠10年再離開,這樣退休時候能多一種選擇,選擇領一線城市的養老金,這樣在老年的時候就能享受更好一些的養老待遇。
❸ 社保是繳納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能多多少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
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年限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❹ 現在基本上都有社保,退休金會是多少
對於現在在工作的人們基本上都是會關注到社保的問題,畢竟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上都是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提升,根據一些相關數據所顯示,目前我國老齡化已經是越來越嚴重了,對於很多的老年人來說,他們在退休之後就失去了經濟來源,那麼對於現在如果有繳納養老保險的話,也就是對於自己的一份養老生活的保障。但是也有一些人繳納社保很多年,但是在最後退休的時候能夠拿到手的退休金卻很少很少,而有些人拿到手的退休工資則比較高了,那麼對於是相同的政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差距呢?
❺ 買社保到退休時的退休工資是多少
那就看你交的是高保還是低保?你教的多。以後退休開的就多。現在是有規定的。咱們說了不算。看單位怎麼給你交?
❻ 多繳五年社保以後退休能每個月多領多少錢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版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權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❼ 社保多交一年退休可以多拿多少錢
這個算方有點復雜,養老金領取金額分為三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回老金+過渡性養老答金(如果有的話)。當然對於70、80後絕大部分都沒過渡這部分。
基礎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度市平工資/12+指數化個人繳費月工資)/2*繳費年限*1%
而且指數化個人繳費工資是指:求和(個人每年繳費金額/上一年市平工資)。就相當於你的繳費檔次嘛,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領取月份數總和。這個總和數規定不一致有根據退休年齡不一樣而不同。男女也不同。大概120個月即10年計算嘛。
所以:退休時的市平工資很重要。
假設有按成都市2010年市平計算30515元,如果按60%最低檔繳費。已繳15年2011年退休,則:
基礎養老金=(30515/12+30515/12*60%)/2*15*1%=305元。好少的滴可憐。
個人賬戶算總額為5萬,則5000/120=416元。
則305+416=721
所以你自己可以帶入數據進行演算。社保就是一個龐氏騙局。721元一個月在現在成都喝稀飯都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