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金的計發基數是怎麼算的
退休工資發放標準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和來進行計算的。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主要取決於具體的國家和地區的政策規定,以下是一般情況下領取養老金的基本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首要條件是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退休年齡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是在60歲到65歲之間。
2.繳費滿足規定年限:除了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外,還需要滿足繳費的規定年限才能領取養老金。這個年限也是因國家和地區而異的,一般情況下需要繳納一定年限的養老保險費用。
3.符合國籍和身份要求:通常只有本國公民或合法居民才能領取養老金,具體要求也需要結合當地政策來看。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退休金的計發基數是怎麼算的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Ⅱ 退休工資怎麼發放
退休工資發放包含計算與領取兩方面,計算方式如下: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即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確定,如 50 歲為 195、55 歲為 170、60 歲為 139);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領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選擇養老金發放方式時,個人需綜合考慮自身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健康狀況以及未來生活規劃。
Ⅲ 退休教師補發工資20萬
一、退休教師補發工資20萬
二、退休教師工資計算方法
退休工資=工資X(工齡/法定工齡)X((75-法定退休年齡)/(75-退休年齡))
總退休工資=退休工資X12X(75-退休年齡)
註:75是指75歲。30年教齡教師的退休待遇為檔案工資的100%。
三、退休教師工資標准
1、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
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增加3.5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用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2、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
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
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3、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
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4、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
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
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Ⅳ 湖南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湖南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乘以(1加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
2、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乘以本人視同繳費指數乘以視同繳費年限乘以1.3%;
3、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4、養老金重算補發的差額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有關,且與退休時間、重算補發時間、計發基數漲幅有關。
社保的計算要素:
1、繳費年限:指個人累計繳納社保費的年數;
2、繳費基數:通常是個人上一年度的平均月工資;
3、替代率:根據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計算得出的退休金占工資的比例;
4、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社保賬戶中累計的部分,包括個人繳費和利息累計;
5、社會平均工資:退休時所在地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數額。
綜上所述,湖南退休工資的計算包括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三部分,其中基礎養老金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掛鉤,過渡性養老金與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相關,個人賬戶養老金則取決於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計發月數,養老金重算補發差額還需考慮多種因素,如繳費指數、繳費年限、退休時間等。
【法律依據】: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於公布2022年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的通知》(湘人社發【2022】55號)
無具體條款
在湖南省2022年1月至11月辦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將會迎來重算補發,在重算之後,湖南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可以提高不少。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