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業人員每年交社保費8000元60歲每月能領多少錢
無業人員每年交社保費8000元60歲每月能領1012元。
個人按照3333元繳費基數繳費,每個月社保扣667元,當地在崗平均工資5555元,繳費15年,假設繳費基數和繳費檔次不變的情況,一直按照60%檔次交,60歲退休大致退休金是:
基礎養老金:(5555+5555*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66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3333×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39=345元。
意味著60歲退休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345+基礎養老金667=1012元。
個人總共繳費3333×20%×12×繳費年限15=119988元,月退休金1012元,一年領12144元,個人大概9.8年可以領回所交的錢,後續可以繼續領終身。
個人參加養老保險,除了可以領取養老金,還可以每年享受基本養老金增長帶來的紅利,每年調整能每月增加七八十元以上,這樣70多歲以後,每月退休金就有2000多元,參加社保養老,活得越久越有利。
職工養老保險一年交8000元:
職工養老保險,一年交8000元,相當於每個月交8000除以12=667元/月。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是20%,那麼相當於個人按照繳費基數667除以20%=3333元。
相當於按照繳費基數3333元繳費,個人交15年退休待遇是多少。按照當前各省繳費基數情況,3333元通常是最低繳費基數。最低繳費基數通常是當地在崗平均工資60%,那麼當地在崗平均工資是3333除以60%=5555元。
⑵ 下崗失業人員自己繳納社保,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無法計算,退休金多少,與你繳費年限多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高低,社保繳費平均指數大小,退休當年當地社平工資高低等各項數據高低,大小多少密切相關。
⑶ 自由職業者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後,每月可以領多少能領幾年
能領到生命結束,每月領多少請看下面的請算表: 55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70 56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64 57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58 58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52 59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45 60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39 61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32 62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25 63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17 64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09 65周歲領取,月領取養老金=儲存額/101 假如你是60歲退休了,然後每月應領是這樣計算的,你共交費的總數如160*15年*12個月=2880 然後用這個總數除以139 最後得的就是你每月要領的, 2880/139=207 這樣看應該明白了吧! 希望採納!
靈活就業人員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只能追溯到1999年10月;
目前不會有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四十年的記錄;
靈活就業人員滿足最低繳納累計15年(180個月)條件,60歲時辦理退休手續時,按當地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發放標准領取。
退休待遇與以下幾個因素有直接關系。因此,不可能現在就會給你明確的待遇標準的:
一、累計繳費年限。
二、歷年的繳費基數及繳費金額。
三、退休時的年齡及退休上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吵洞工資。
四、利率、繳費時間導致利息引起的因素。
五、其它因素。
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養老保險余額作為遺產繼承,並且發給喪葬費,有供養直系親屬的,發給一次性撫恤金。
首先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必須滿15年,50退休屬於工人崗,55退休屬於幹部崗,這個看你檔案記載!
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謹陵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升晌枯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你所說的應該是社保,交不足15年是沒有任何錢可以拿到的。在拿養老金的,死後是沒得退錢的!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你已經滿15年了 當然可以領取了
大約六七年左右領完你所交費減去社會統籌的錢,因你是自由職業所以社會統籌部分也是你交的,單位上班的單位交的部分就進入社會統籌。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55周歲),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退休金了。
⑷ 失業人員退休金如何計算
我國《社會保險法》對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有三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如下所示:1、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2、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3、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洞簡余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失業保險條例》中關於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的規定,不能理解為繳費時間達到上述要求的失業人員都能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在具體操作中,各地可以在同一檔次內,根咐洞據失業人員繳費時間的長短,相應拉開其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的差距。
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第十八條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即將屆滿的失業人員,經辦機構應提前一個月告知本人。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發生《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辦機構有權即行停止其納滾失業保險金發放,並同時停止其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⑸ 沒有工作交社保有退休工資嗎
是一樣的。 基本養老金 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與社保單位交坦咐還是個人交無關散虛。 《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保險法 》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沖信燃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