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保40歲50歲補貼政策
40、50政策指的是國家對就業困難群體實施的一項政策措施。具體包括社保補貼與就業優惠兩個方面。
1、社保繳費補貼
享受社保繳費補貼人員可以在社保繳費的時候獲得一定的減免,減免方式一般有三種:
部分地區每個月給予固定金額的社保繳納補貼,比如青島是每個月補貼500元、廣州則是每月補貼600元。
部分地區給予個人社保繳納費用的一定比例進行補貼,比如北京是補貼個人繳納社保費用的70%,上海則是50%,雲南為60%。
最後一種是單位吸收社保繳費補貼人員工作,可以減免一部分單位應繳社保金額。
2、就業優惠政策
40、50人員自主創業的,對於符合條件的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同時免收多種行政事業性費用;
各類公益性崗位按照規定也會優先選擇符合條件的40、50人員,且可以同時享受社保補貼與崗位補貼;
40、50人員可以免費參加社保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享受制定職業中介結構的服務。
申請程序
1、申請人繳納當年度養老、醫療保險三日後,憑本人身份證、託管合同書和繳費票據原件,在市檔案託管中心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受理窗口初審,領取《申請表》和靈活就業證明。《申請表》只需填寫一至七欄,貼照片。繳費票號、繳費金額和補貼金額部分不填。
2、靈活就業證明由申辦人在其戶口所在地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登記蓋章。
3、申請人持《申請表》、《靈活就業證明》及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一式三份)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申請復核,經審核無誤後簽字蓋章(勞動保障事務所留存一份)。
4、申請人持《申請表》、《靈活就業證明》等相關材料到市檔案託管中心受理窗口辦理申報手續。
5、由市檔案託管中心查閱檔案,核對出生年月等情況無誤後,匯總上報勞動保障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後報財政部門撥付資金。
6、按照發放時間通知,申辦人憑身份證和《受理卡》到指定銀行領取社保補貼。
哪些人可以申請?
40、50政策各種福利待遇非常的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達到年齡就可以享受的。
簡單地說,能夠享受此項政策的人員必須同時滿足年齡、身份、社保三個限制。
1、年齡限制
通過政策的名字就能夠確認,想要享受此項福利政策必須滿足年齡限制。
一般情況下,女性需要達到40周歲,男性需要滿足50周歲。
但是,據了解,不同地區的社保部門會待遇享受年齡,變成了45、55政策,47、57政策,49、59政策。
當延遲退休執行的話,這個年齡段大概率會有所提升。
2、身份限制
前面有提到,此項政策是為了照顧就業困難群體,非就業困難群體無法享受此項政策。
關於就業困難群體,一般包括以下幾類群體:
年齡達標的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人員;
殘疾人員;
享受低保人員;
失地農民;
特困職工家庭人員;
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和農村零轉移家庭貧困戶中的人員;
其他特殊人員,比如離校2年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進行靈活就業的,比如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失業人員等等。
3、社保限制
所謂的社保限制,指的是享受此類政策的人員必須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也就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之所以有此類限制,主要原因是此類社保的繳費成本較高。
4、其他限制
滿足上面的三個限制條件只是基礎,各地都會有屬於本地的特殊限制條件:
比如青島、上海等地區就增加了戶籍限制,只允許本地戶籍人員享受此項政策。
社保補貼優劣分析
社保補貼政策雖然是一項福利政策,但同樣存在一定的利弊關系。
1、40、50政策的優勢之處
首先,社保補貼最大的優勢之處就是在於緩解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壓力。
比如青島每個月補貼500元,全年就是6000元,比如北京補貼70%,按照社平工資10000元、繳納比例60%計算,每個月就是補貼840元,一年就是9600多元的養老保險補貼,算上醫療保險的補貼,一年就是一兩萬的補貼。
其次,促進就業提高就業率。
享受此項政策人員,必須進行失業登記,積極參加培訓,同時有強烈的就業意願,特殊地區還要求從事特定的崗位。
再次,提高失業群體的職業技能。
按照規定,享受此項政策的人員,需要參加社保部門組織的各類技能培訓
對於失業的靈活就業群體而言,可以有效提高個人職業技能。
最後,可以征繳社保基金。
如果沒有此項政策,許多困難人員將不會繳納社保。
享受此項政策的人員,雖然繳費變低了,但是相對於沒有繳費而言,對於社保基金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基金收入。
2、40、50政策的劣勢之處
首先,社保補貼與失業金不能同時領取。如果員工有繳納失業保險,達到失業保險領取條件是可以享受失業金待遇的,但是社保補貼與失業金待遇是沖突,不可同時享受。
其次,社保補貼有時間限制,不僅僅指年齡限制,還包括領取時間限制。大多數地區領取時間限制在3年和5年兩種。
最後,社保補貼一般要求按照最低基數進行繳納社保,對於退休以後的養老金計算存在一定的影響。
失業保險金怎麼申領?
想要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同時滿足下面的3個條件才行。
1.所在單位和本人已履行失業保險繳費義務滿一年;
2.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即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
滿足上述的條件之後,就可以到戶籍所在地或暫住地的區級勞動保障部門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可以領到多少錢?
首先,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月數跟失業保險的累計繳費時間有關。
1.滿一年不足兩年的,領取期限為3個月;
2.滿兩年不足三年的,領取期限為6個月;
3.滿三年不足四年的,領取期限為9個月;
4.滿四年不足五年的,領取期限為12個月;
5.滿五年不足六年的,領取期限為15個月;
6.滿六年不足七年的,領取期限為16個月,以後每增加一年。領取期限增加一年,最多不超過24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