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哪三類人停發養老金
提起養老金,我們都明白,這是人活著時的保障,也就是說,一旦離世,從次月起養老金停發,然後,遺屬辦理喪葬費和撫恤金等申領手續。
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故意或者無意地冒領養老金,一方面是覺得老人去世,沒有人去查戶口,自己裝不知道,多領好幾個月甚至一年,一方面可能是離得遠不知道得辦手續。
這種冒領養老金的行為絕對是違法的,一旦查出,不光退還冒領的養老金,還會受到罰款等處理,為了避免這些情況,開啟了養老金認證工作。
所以,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養老金認證的退休人員,從2022年開始,緊急停發,等何時認證完畢,將繼續發放,並補發之前的養老金。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信息時代的到來,養老金從市級統籌、省級統籌,逐步向全國統籌邁進,而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就是鑽了不聯網的漏洞。
一方面在外地交著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一方面在家裡交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想著退休後能領雙份待遇,這就造成了重復參保,重復領取養老金的行為。
為了領取養老金,很多人偽造勞動關系,偽造證明材料,還有一些人打著「一次性繳3萬,養老金2000元」的旗號進行騙保,這些都是違法行為。
參保繳費領取養老金請按時繳費,去社保機構按照規定辦理,不要心存僥幸,希望「託人」走捷徑,這些騙保的行為一旦被查出,待遇停發,養老金追回,甚至有牢獄之災。
❷ 2022年重要提醒!這三類人別等到退休了才知道無法領取養老金!
「領不了?為啥啊?我早就交滿15年啦!」近日,某企業退休職工老李在領取養老金時被告知無法辦理,雖然老李社保已經達到了繳費年限要求,但賬戶是臨時的,無法在工作所在地領取養老金,必須得回老家辦理。
「可是回老家領養老金就少了一大半啊!」這是老李不得不面臨的損失,因為賬戶性質問題無法解決,養老金大打折扣,生活品質也得不到保障。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提個醒,聊聊養老金的那些事,內容如下:
1、哪三類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齡也無法領養老金,為什麼領不到?
2、退休前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退休前可以自己買什麼保險,就能領取多點養老金?
一、哪三類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齡也無法領養老金,為什麼領不到?
第一類:賬戶性質為臨時戶的。目前,大多數的勞動者為了在退休後能領到較多的養老金,都選擇到一線城市工作,但社保部門規定男性超過50歲、女性超過40歲後在非戶籍地首次繳納社保時的賬戶為臨時戶,即使交滿了15年,也因為是臨時戶的原因必須得回到戶籍地領取養老金。
第二類:社保重復繳費或偽造勞動關系的。部分人身兼數職,或者只是掛靠某個企業繳納社保並不工作,試圖通過偽造勞動關系在兩地都能領取到養老金,但未來在社保全國聯網統籌後,是會影響到社保真實性的,也會影響養老金的領取。
第三類:出生年齡與身份證不一致的。由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事檔案以紙質版記載為准,對於出生日期總會有人為改動的痕跡,社保機關規定對於出生日期的認定遵從「最高、最先」的原則,因此部分人無法辦理提前退休,只能等到規定時間後辦理。
二、退休前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辦理退休前,還應該確認自己的職工檔案是否完整、准確。因為職工檔案時退休時的必要並且基礎的證明手續,人社部門可以查閱檔案內容確定職工的身份信息、職業工種、工齡、是否到達退休年齡以及是否符合退休條件等。如果職工檔案中材料不完整或者信息不準確就會影響到順利辦理退休,所以大家在退休前一定要和企業確認自己的職工檔案是否完整及准確,一旦有缺失、錯誤的,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補充或者更正。
❸ 2022年退休人員將被嚴查,哪些人群的退休金將會被停發
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很大,要背負高額的房貸,高昂的教育成本等等。所以老年人也體諒他們,不希望加大他們的壓力,養老更多是靠自己。因此,人們的參保意識也不斷提高,希望退休後能夠靠養老金來維持生活。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分為兩種,一種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包括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人員,也就是有單位幫你繳納大部分,自己交一部分;另一種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主要包括2億多的靈活就業人員,以及農民工朋友等。
最典型的是很多人找一家公司掛靠,但又沒在那裡上班,沒有勞動合同關系。按照《社保法》規定,一經發現這種行為,不但要退回騙取的養老金,還要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第五類是進入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人。一旦被列入嚴重失信人名單,那他的資產都要被用來償債,包括社保在內。如果老賴仍然在領養老金,那就需要退回。據了解,今年以來已經有安徽、新疆等多地發布了通知,有針對性地打擊那些「違規」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的人,並要對「違規」人員進行追償。因此,參保單位、參保人員及其親屬都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要違規領取社會保險,否則要承擔後果。
❹ 哪五類人不能領取養老金
為了有效保障我國公民在退休後,甚至是喪失勞動能力後仍然能夠正常地生活,我國很早就推出了養老金制度。當公民滿足條件退休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取相應金額的養老金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