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計算方法
在生活中關於老年生活質量的養老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一般職工在用人單位就職時候,企業都會按照一定計算標准進行購買。在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一、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慶信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譽螞輪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二、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養老金區別1、養老金計算方式職工養老保險金計算涉及到當事人參保時間、參加工作時間、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歷年繳費基數、獨生子女、省市級勞模、當地社平工資水平等諸多因素,城鄉居民養老金計算就相對簡單粗糙一些。2、繳費模式城鎮職工養老金的繳費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是由個人與單位共同按月繳納,繳納的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到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時按月給予發放。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他的交費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所以說交費低,最終獲得的養老金也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3、繳納人群城鎮職工養老金一般情況面對的群體主要是企業在職職工和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社保費用的個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面對的群體是城市裡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和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他們這些人群的經濟條件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說選擇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進行參保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因為它交費是比較少的。4、退休年齡城鎮職工養老金參保的個人,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周歲,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周歲,所以說過了這樣的一個年齡就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不論男女,他的退休年齡統一都是60周歲,所以說必須要等到60周歲以後才能夠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他們二者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需要累積繳納養老保險,年限達到15周年以上才可以辦理退休。5、待遇差異職工養老的待遇遠遠好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根本原因在於職工養老保險在繳費期時的繳費基數高,單位以及政府的配套資金也高。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低,對應的政府補貼也低。三、城鎮職工養老金繳費標准城鎮職工養老金的保費繳納檔物謹次增加了1500元及2000元兩個檔次,目前的繳費標准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每年12個檔次,依據實際情況省(區、市)人民政府能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不得超過當地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財政部根據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繳費檔次標准。繳費檔次是參保人自主選擇的,多繳多得。希望上文的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養老金區別以及城鎮職工養老金繳費標準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B. 如何計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金
一、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
當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在企業人員退休工資的組成中有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這兩部分的錢才能構成一個退休人員的月基本退休工資。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
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人員穗亂,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特殊工種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告凱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繳費年限累計不滿上述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在企業人員退休工資的組成中有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這兩部分的錢才能構成一個退休人員的月基本退休工資。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法律依據】:
根據《社會保險法猜友檔》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C. 養老保險怎麼算退休工資
養老保險計算退休工資如下:每月退休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一般按照,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20%的公式來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按本人帳戶存額除以計發月數來進行計算。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D. 「知識」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退休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阿奇是上海人,今年42歲,早些年在外打零工,沒有正兒八經繳過社保。最近回到上海,開始考慮起自己以後的養老問題。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建議下,阿奇決定參加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每年2300元的標准悶彎繳費。E.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演算法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方法就是:基礎養老金為55/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個人繳納了費用的,除了每月固定的55元,還能有另外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