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交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關系嗎
一,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與退休工資什麼關系
退休金與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領取的就越多。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應繳社會保險費。
二,申報方法:
每年2月-5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須經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暫按其上一年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
繳費基數情況與自己的社保的類型還是存在不少的關聯,但是因為繳費基數的情況存在工資的基礎上,因此在處理上述的問題的時候需要自己按照工資的基準進行比例上的計算,如果自己的工作場所存在工作崗位的不同,那麼自己的繳納的費用的肯定不一樣。
Ⅱ 社保繳費基數跟退休金有什麼關系
【法律分析】
決定退休後養老金數額,退休金和社保繳費基數及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都有關,決定了自己在退休後一個月可以拿到多少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Ⅲ 養老金的發放時間是什麼時候和退休的時間有關系嗎
國家和政府對退休老人是非常關心的,養老金的發放時間是和退休的時間是沒有關系的。
總結:不管什麼情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一月一取。若不急用,會給你存在卡(折)上,而且還有利息,當然,這只是微利。因此,退休老人對養老金的發放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Ⅳ 社保交的年限和退休後每月退休金的多少有關嗎
社保復交的年限越長,繳費基數制越高,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的金額會越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Ⅳ 退休金多少和交的社保多少有關嗎
繳納社會保險累計滿15年,並在 法定退休年齡 之時可以辦理社會保險養老待遇的審核與申領。其社會保險的繳絕肢費年限與個人賬戶都對 養老保險待遇 有影響,其本質是多繳多得。若您在退休年齡之前,社會保險中養老保險已繳費滿15年,則可以選擇不再繼續繳納;但 基本醫療彎宏臘保險 需要繳納男性連續25年,女性連續20年。 社保 退休養老金 =(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埋滑存額÷計發月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Ⅵ 退休金和退休前三個月的工資有關系嗎
有關系,不僅是三個月,和退休前十來年李洞族的工資都有關系顫扮,但是哪弊如果你的交社保錢是固定的,不隨工資變化,那是沒有關系
Ⅶ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關聯嗎
社保基數和職工退休工資是有關聯的。因為社保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工資就會越多。
退休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岩大世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粗肢存額÷計發月數。
而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個岩大世人繳納的費用就會越多,到了退休時粗肢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自然也就會越多,所以退休工資也自然會更多。
以個人繳費比例8%為例,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3千的話,那職工個人每月要繳的費用就是:3000×8%=240元;而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5千的話,那職工個仿信人每月要繳的費用仿信就是:5000×8%=400元。
另外,社保基數也影響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這個數值是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重要參數,所以也會影響到未來退休工資的多少。
Ⅷ 退休金和社保有關系嗎
法律分析:有扮孝關系,退休金是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退休金是基本養老金的不同叫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廳歲稿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雀顫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Ⅸ 社保繳費多少和退休後可以拿到的養老金多少有聯系嗎
有一定關系,但不會太大。
同時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單位給繳的那部分社保和退休金:
從問題來看,您肯定在職職工,繳納的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表面上看,單位給勞動者繳的那部分社保費用與勞動者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沒有直接關系。
但是,沒有直接關系,不代表沒有關系。其實,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1、自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成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領取的待遇都是由社保基金支付的,統稱為養老金。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多少與退休時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歷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個人帳戶的金額、退休者的年齡等多項因素相關。從中可以看出,退休時養老金的多少好象與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一分錢的關系也沒有。
2、然而,當我們仔細看一下與養老金多少相關的這幾項數據時就會發現,其中有歷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與個人帳戶的金額兩項。
舉個例子說吧,假設某地的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勞動者上一年度的月均工資也為5000元,那麼,用人單位在本年度就需要按5000元為基數為勞動者申報本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就拿其中的養老保險來說。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20%(有些地區為22%,大多數地區已經階段性降費為19%),勞動者個人承擔繳費基數的8%。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每月為勞動者繳納了1000元的養老保險,進入到了統籌帳戶。勞動者個人繳納了400元,進入到個人養老帳戶。
而如果勞動者沒有工作,沒有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個人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保,個人負擔的養老保險費是多少呢?我們還5000元為基數,勞動者個人需要繳納基數的20%,即1000元,其中的8%即400元進入到個人養老帳戶,而其它的12%即600元則進入到了統籌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