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當年退休人員十三月工資如何發放
事業單位當年退休職工是可以享受本年度第十三月工資的。根據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印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國人部發【2006】58號)文件精神。
公務員實行年終一次性獎金制度,即「對年度考核為稱職及以上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在考核結果確定後兌現,獎金標准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不稱職的人員,不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629號)的規定,納稅人因實行「雙薪制」而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009年8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春蠢停止2002年的「雙薪拿廳制」計稅方法,年底雙薪收入將不再分別扒敏陪計稅,這意味著員工最後一個月的納稅額將增加,收入縮水。
2. 退休後有13月的工資嗎
退休後沒有13月工資。13月工資即十三薪,表示單位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即第十三個月工資,也稱為年底雙薪。退休後勞動合同終止,應當申領退休金沒有13月工資的發放,只有事業單位當年退休職工可以享受本年度第13月工資。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 退休老人可以領13個月的工資這是真的嗎
退休是如今很多年輕人非常期待的一種生活,也是自己奮斗的目標。雖然說年輕人整天想著退休顯得有些胸無大志,但是看到自己每天的工作生活壓力都特別大,也確實非常羨慕老年人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不用上班也不用帶孩子。尤其是有些老年人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還是能夠領到單位的退休金,生活的也比較富足。不過網上有些傳聞說退休人員退休之後能夠領到13個月的工資,小編只能說這種情況只能是少數,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夠領到。
而且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公司在員工退休之後都會有這種福利,因為辦了退休手續之後,本人就和公司沒有任何關系的,所以就沒有任何權利再去享受公司裡面的福利。就算有的公司願意給員工發十三薪,也肯定是這個員工對公司有特殊貢獻,或者平時的表現非常優異。
4.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13個月工資嗎
法律分析:一般是沒有的。不過,部分地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上半年退休減半發放13個月工資(年終一次性獎金),下半年退休全額發放13個月工資(年終一次性獎金)。因為根據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印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國人部發【2006】58號)文件精神,公務員實行年終一次性獎金制度,即「對年度考核為稱職(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在考核結果確定後兌現,獎金標准為本人當年 12 月份的基本工資。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不稱職(不合格)的人員,不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都退休了,也不參加考核,沒有考核結果,自然不會有第13個月工資,這是政策規定,事業單位轉正未滿一年不享受十三個月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5. 退休當年有沒有第十三個月工資
【法律分析】
退休後就不存在十三個月的工資了,表示單位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即第十三個月工資,也稱為年底雙薪。退休後勞動合同終止,應當申領退休金沒有13月工資的發放,只有事業單位當年退休職工可以享受本年度第13月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6. 退休後有13個月工資嗎
法律分析:
不是的,返聘人員沒有第十三個月工資。第十三個月工資是指工作期滿一年後,可以領取第十三個月的工資。一般情況下,13薪就是年底雙薪。每年第12個月時,用人單位多向員工發放一個月的工資,也有個別公司,以12月為一輪,當員工工期滿12個月時,發放13薪,是一種獎勵機制,而退休人員已經擁有退休工資了,因此不發放第十三個月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7. 退休教師補發13個月工資
退休教師,是不應該享有這個第十三個月工資。
平時所說的第十三個月工資,其實就是指國家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它單位陸續實行的一種雙薪制。也就是發放第十三個月的獎勵工資,這一種「工資」明顯來說,屬於是一個獎勵工資。國家對於事業單位的員工,包括企業單位的員工,第十三個月的工資是沒有法律明確規定。並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的工資。當然這個第十三個月的工資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鑒於這個第十三個月的工資,其實它就是一個獎金制度。
因為屬於是在職的職工,在職的職工企業,包括一些事業單位給予的獎勵工資。因為退休的老師已經退休,不再那單位工作,已經退休了。所以說這個第十三個月的工資,也不應該領取了。
教師退休工資退休前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對應的比例。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退休費按照本人退休前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在此基礎上,中小學教師有10%的比例提高作為獎勵。另外,還有一項優惠政策:教齡滿30年的教師,都是100%計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三十條 教師退休或者退職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或者退職待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適當提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退休教師教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中小學教師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資收入上與國家支付工資的教師同工同酬,具體辦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