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養老金9年連漲,可普通退休人員並沒有特別大的感受,收入分配改革不能是某個領域的單兵突進。破除「雙軌制」是養老制度改革繞不過的死結。這是2005年以來,國家連續第9年調整企業養老金。不過,普通退休人員表示,對養老金連漲並沒有特別大的感受,生活水平並未因此而顯著提升。應該說,養老金連漲帶來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過去8年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都是真金白銀,可民眾為啥依然有話說?原因大致有三,首先,9年連漲屬於「人為調整」而非「機制調整」,這就使得養老金調整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一些企業退休職工在欣喜之餘,也流露出對於「明年要是不漲了怎麼辦」的憂慮。其次,與養老金雙軌制的巨大鴻溝相比,這種調整還停留在小修小補的層面,難以拉平差距。畢竟,在企業職工養老金上漲的同時,基數原本就高的公務員退休工資也在漲。據介紹,此次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893元,但目前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人均退休金在4000至5000元,前者依然跑不贏後者。更關鍵的是,由於漲幅不及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漲幅,在企業職工養老金9年連漲的背後,養老金的實際替代率自2000年以來卻呈逐漸降低的趨勢。2011年我國企業養老金替代率僅為42。9%,不足機關事業單位的一半。一言蔽之,「雙軌制」已經成為養老制度改革繞不過的死結。一方面,不患寡而患不均,養老待遇的不公加劇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激化了社會矛盾,造成了階層和群體之間的情緒對立,不利於保持社會穩定;同時,雙軌制遲遲不破,也羈絆了退休年齡、養老金管理體制等其他方面的改革。近年來,延遲退休每歷鋒盯被提出都會遭遇一片罵聲,廣大普通勞動者除了擔心自己負擔加重,更不滿公務員既能延長任職期限,又無須繳納養老保險的兩頭受益。此外,由於我國公務員養老金保障水平在世界上幾乎是最高的,財政負擔公務員養老金的壓力巨大,也間接影響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福利的提升。眼下,社會公認的收入分配改革主線是「提低、控高、擴中」。作為其中重要內容的養老制度改革,也不能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同時,必須對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開刀。養老金9年連漲不如一次並軌。只有每個勞動者都按規定繳費和享受福利,才能在實現制度公平的同時,也為養老金做實個人賬戶,提高統籌層次,實現保值增值創造有利條件。值得一提的是,破除「雙軌制」不能是某個領域的單兵突進。早在2008年2月國務院提出事業單位養老改革,但整整5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症結就在於與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不同步引發的公平性質疑基旦,招致3000多萬事業單位員工的集體抵觸。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改革目標中特別提到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要求。對於養老制度改革來說,也需要做到一攬子的系統改革,企業、事業單位、黨政機構這三大體系要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正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所言,「要減少改革陣痛的次數,兩次就疼一次吧,早晚的事。」
遼寧退休養老金上調10%,根據《關於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3]3號)精神,按照自治區標准,通遼市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項標准出爐,調整范圍為2012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的人員。據了解,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標准分為兩種情況:普遍調整和傾斜調整普遍調整的情況為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0元;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3元(繳費年限包括按規定實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前的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1年調整),按繳費年限調整不足45元的,按照45元進行調整。傾斜調整的情況為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傾斜調整。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普遍調整後,仍低於當地事業單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平均退休費水平的,再按照差額部分的70%進行調整;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含高級技師)普遍調整後,仍低於當地事肢和業單位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平均退休費水平的,再按照差額部分的70%進行調整(小數部分保留到元);此外,對高齡群體傾斜調整的條件是,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年齡在70周歲至7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年齡達到8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0元。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標准調整養老金後,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齊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另據了解,退職人員按每人每月增加80元、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3元調整退職生活費;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企業退職科技人員、高齡群體及企業軍轉幹部,參照退休人員傾斜調整政策調整退職生活費。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
⑵ 已退休公務員漲工資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者激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職務、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首凳襪差距。國家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三年一調。今年養老金上調5.5%,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第三條 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應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養老粗塵金水平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要進一步強化激勵,適當加大掛鉤調整所佔比重。
⑶ 退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上漲了2000多元,這是真的嗎
有一位網友提問,一位朋友表示,她老公屬於退休教師,這次工資漲了2000多元,幾個月前已經到位了,而且鎮政府退休的鄰居漲了2300多元。所以想問問,退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上漲了2000多元,這是真的嗎?⑷ 在崗公務員增加工資而退休公務員增加嗎
退休人員每年調整一次養老金,與在職人員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