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濟南交職工社保20年社保退休能拿多少錢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自己每個月繳納的金額的總和。
如果是在職職工,個人賬戶繳費比例為基數的8%,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因為自己繳納社保,所以一共繳費比例為20%,而其中就有8%進入到個人賬戶中。
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的多少主要受這幾個因素的影響:
1、繳費時間:養老金繳費時間越長,累計總金額越多;
2、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水平越高,繳納的就越多,累計金額就會越多;
實際上,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儲蓄的養老金,退休之後每個月我們都可以從個人賬戶中領取固定的養老金,一直至領完。
如果領完了,國家會繼續發放等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當事人去世了,但是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還沒有領完,這部分錢是可以繼承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同的年齡不一樣,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基礎賬戶養老金主要跟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繳費指數、繳費年限有關系。
社會平均工資是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也就是自己繳納社保的時間;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是自己繳納社保歷年平均值。
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社保繳費指數,社保繳納是有上下限制的,最低為60%,繳費指數則為0.6%,最高為300%,繳費指數則為3。但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有的地方針對靈活就業人員,允許按40%檔次繳費。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比較復雜的。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⑵ 濟南自己繳納的社會保險 現在到了退休年齡 能領多少養老金啊
根據自己的情況領取。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內。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容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2、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⑶ 社保繳費基數是3000退休後能拿多少錢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社保基數是什麼意思,其實社保3000基數就說明你的社保就是按照3000元工資這個標准去繳費的,社保的基數越高,實際上自己的退休金確實會更多。社保基數是決定我們計算退休金的重要條件之一。
如果社保繳費基數為3000,則退休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⑷ 社保基數是5000退休能拿多少
基數是5000的話,退休公司他們應該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吧。這個要看具體的,當時退休的時候的一些四個證,職稱的。
⑸ 如果按照最低標准繳納社保,那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退休金
按照最低標准交社保15年,退休後所領的養老金非常之少,肯定無法滿足人均消費支出水平。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最低繳費標准(繳費基數)一般是社平工資的60%。
對此,我認為不論有再大的困難,都應該盡己所能繳納社保,即使是繳納最低檔、最低年限,也比年老體衰時沒有養老金好幾萬倍。而如果經濟能力好一點的話,更應該提高繳費檔次、增加繳費時間,以期獲得好一點的養老保障。畢竟,社保是國家和政府主辦的福利制度,是最安全、性價比最高的養老保障方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⑹ 濟南自由職業者繳納最低養老保險15年後每年能拿多少
自由職業者參照城鎮職工養老的標准,養老險參照上年度濟南均工資基數,你自己決定。基數下限是60%,上限是300%。基數的20%是養老險,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養老時按照現行政策(98年以後工作的),個人賬戶里每月給你退休時個人賬戶總額度的1/139(註:如果你活不到11年半去天堂,家裡人可以一次性代領個人賬戶的余額;你如果領足139個月後去天堂,家裡人就領不到了。領足139個月後還健在,剩下的歲月按照同等額度由社保基金出錢,直到去世);交費滿15年後退休可以領取統籌賬戶養老金,每月領取額度按照濟南本地的平均工資的1/100*交費年數。一般人的工作時間也就是15-30年,所以每月領取額度為南本地的平均工資的15%-30%。加上個人賬戶部分,估計你交夠30年的話養老替代率能達到40%左右就不錯了。也就是說退休前假定3000元月工資,退休後每月養老金能夠領1200左右。想知道更多嗎?QQ: 40580282
⑺ 濟南環衛工交15年保險,退休後領多少錢
從政策上來講,環衛工人的社保政策跟其他職工適用的社保政策都是一樣的。
根據現行的社保政策,退休後我們從社保領取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指數。
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平均指數是指平均繳費基數比即職工每個月按什麼標准繳納社保。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當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當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鑒於環衛工人月實際工資較低,
我們統一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這個平均指數就是0.6,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應為社平工資。
假設工人正好在今年退休,退休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則根據濟南社保局公布的數據,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月工資是6242元。由這幾數據可知: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6242×0.6≈3746元;
基礎養老金=(3000+3746) ÷2×15×1%=505.95元。
個人賬戶儲蓄額很好理解,就是到退休時你的個人賬戶共交了多少錢。根據社保政策要求,個人每月繳費基數的8%繳納養老金,以退休前個人年繳納金額來估算,繳納15年社保,個人賬戶余額為:
3746×8%×12×15=53942.4元
因為社保繳納基數基本是逐年增長的,所以實際個人賬戶余額數肯定是小於這個數字的。
這個賬戶余額大家也以從各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中查到。具體的操作流程是登錄青島人社局的網上辦事服務大廳,然後在」在職養老賬戶查詢」界面通過輸入自己的身份號碼和社會保障卡號進去後就能看到。
計發月數也是社保局已經規定好的,如果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如果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
個人賬戶養老金=53942.4÷139=388.07元
綜上,環衛工人交15年社保,60歲退休能領的養老金最多為:
505.95+388.07=894.02元
⑻ 濟南准備做個體工商戶,社保繳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退休後抄退休工資的計算方襲式: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⑼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57000元繳費基數3800元工齡20年在濟南能領多少退休金
養老金的計算需要結合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百分比,個人賬戶余額,和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多個因素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