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失獨家庭的出路在哪裡
在中國的傳歲豎統觀念中,基於養兒防老和傳宗接代的考慮,孩子乎握大不僅是血脈的延續,也是精神的
寄託。但是對於數量龐大的失獨家庭來說,他們的情感依賴和養老保障自然成了一個越發凸顯
的社會問題。
一位失獨老人曾感慨說:「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插隊,皮春執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也遭遇過下崗。
但與同齡人相比,我們現在連唯一的孩子也沒有了。」
喪子之痛的無助,孤獨病床上的寂寞……可以說,失獨父母不怕死,最擔心患病和養老,這也
是他們最大的顧慮。
⑵ 失獨家庭怎麼辦.找了很長時間了沒有具體答案!
你好,如果還年輕,請申請再生,二,可以申請領養;三,如果上述都不可以,那麼等六十周歲可以申請五保戶。
⑶ 失孤家庭的父母該如何度過下半生
父母失去孩子也要找到繼續生活的目標,兩個人可以選擇一起去旅遊,計劃自己的生活就這樣就可以度過後半生了,而且是幸福的度過。
⑷ 我是一個失獨媽,太痛苦,怎樣走出去
很理解你的痛楚,畢竟母子連心。但已經既成事實,就坦然面對吧,萬般痛苦也是無濟於事的,想開些,保重身體,路還要走,日子還要過下去,孩子也不希望媽媽太煎熬,放下吧,把餘生過好,孩子在天天也會為你祈禱祝福。
⑸ 失獨家庭怎麼辦
1、再次生育來填補精神空缺。
讓一個失獨家庭能夠變得再度歡聲笑語的最好辦法就是再次生育。新出生的嬰兒會分散悲傷父母的注意力,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父母會慢慢淡忘自己曾經擁有另外一個孩子的事實。但小編不建議那些高齡的父母再生育,第一高齡生育會對產婦,胎兒都造成影響;第二父母要考慮周全,一旦自己離世了,孩子卻尚未成年,以後交給誰照顧呢?
2、理性解決自身的養老問題。
當一個家庭失去孩子,又無法孕育新的生命時,這時候就需要家庭成員拿出毅力來了,失獨是痛苦,活著的人必須堅強。有的父母總會焦慮:孩子不在了,我以後腔游怎麼辦?我如何養老?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建議要多向國外學習,國外很多家庭都會選擇丁克,到了一定年齡後就去養老院生活,或者可以由自己的近親照顧等,方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不要因為孩子不在了,自己就沒辦法養老,從而歇斯底里。
3、和其他失獨家庭交流,相互鼓勵。
孩子離世了,父母自然傷心,每個失獨家庭都會埋怨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別人家都能享受天倫之樂,為什麼我們家不神中可以?中國擁有相當數量的失獨家庭,失獨人群並不孤獨。現在互聯網技術很發達,不少失獨家庭之間都取得了聯系,成立了qq群。如果誰感到悲傷了,可以在網上和有相同遭遇的人聊天,大家互相鼓勵。
4、學會適應二人世界,慢慢遺忘。
當一個家裡失去一個重要的人,剩下來的成員將會感覺無所適從。如果這個重要的成員還是聯系父母關系的樞紐,那麼這個家庭幾乎就要解體了。小編能夠理解失獨家庭的不幸。但是不幸已經發生了!失去子女的父母要慢慢學會釋懷,重回二人世界吧!慢慢遺忘過去,平靜過完餘生。
5、學做慈善,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當孩子離開後,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了。這時候要學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孩子的事。父母可以做別的,來尋求自己存在的價值。比如經常去給社區做做義工等等。放下怨恨,每天都要感恩生活。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走出了失獨的陰影,找到了新的精神寄託。
6、無法排遣情緒,尋求專業心理疏導。
當一個家庭剛失獨,感覺悲傷絕望是很正常的。隨著時間慢慢推游圓山移,會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但如果一對父母失獨已經很久了,還是無法接受孩子的離開,時常會做出過激的行為來,這時候就要注意了:也許這對父母心理上已經出現焦慮,抑鬱等。這時候需要接受專門的心理疏導,否則情況惡化了,會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
⑹ 國家對失獨的父母最新政策
你好,國家規定失獨家庭是可以收養子女的,政策規定失獨家庭依法收養子女可獲5萬元補助等相關內容,從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國家對失獨家庭採取懷柔政策,逐步解決失獨家庭老無所養、病無人陪、死無人送的境況。
其他的在二胎全面放開的政策實施之前的失獨老人享受以前的政策不變。
根據《2014失獨家庭補助標准與政策》,國家提出了針對「失獨家庭」的幫扶政策,其中包括了經濟、保障房、醫療以及養老方面的支持。經濟方面,「失獨家庭」可以獲得的補助是城鎮每人每月270元(傷殘)、340元(死亡),農村每人每月150元(傷殘)、170元(死亡)。各地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條件制定相應的幫扶制度,其中,河北省石家莊市出台規定,「失獨家庭」女方年滿49周歲或男方年滿55周歲後,每人每年可獲得1800元生活補貼;女方年滿55周歲、男方年滿60周歲後,每人每年可獲得6000元生活補助。其他,諸如保障房優先安排,優先加入醫療保險等政策也逐步實施。
目前國家對「失獨家庭」以經濟援助為主,而事實上,失獨家庭並非全都是貧困家庭,所以經濟補償並非唯一有效的援助方案。縱然這些相關政策對於「失獨家庭」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使他們能領到相應的生活補助,但是對於受傳統觀念影響深遠的人們來說,生活上的保障並不能彌補「白發人送黑發人」之後的心理創傷, 「失獨父母」普遍面臨心理創傷問題、身體健康問題、社會融入問題、他們的養老問題、養病問題更是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關系社會和諧與穩定,而這些顯然並不是簡單的扶助政策能夠妥善解決的。
⑺ 老無所依,失獨家庭的出路在哪裡
我個人認為失獨家庭是沒有出路的,尤其是對於那種高齡失獨家庭來說,更沒有出路,有的人已是父母,卻沒有子女,他們終日以淚洗面,日日思念那個他們曾經用命心疼的孩子。在他們這個年齡本該安享晚年,本該兒孫繞膝,但是命運有時候就是這么不公平,上天帶走了他們全部的希望,帶走了那個能夠為他們養老送終的孩子。
不知道的人叫他“老光棍”,知情的人都知道他曾經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社區雖然時不時的給予他幫助,但是依然能看出他很落寞,在他的上衣口袋裡時常裝著一張全家福,他也時常拿出來看,有時候還會給我們說,那張照片是他兒子多大時照的,每當他說的時候眼裡都泛著淚光,彷彿再多說一句,眼淚就止不住了。所以對於大爺來說,他是沒有出路的,即便有,他也走不出去,因為那種失去獨子的痛是任何東西都抹不去的。
⑻ 中年喪子人生之痛, 「失獨家庭」如何走出悲傷
中年喪子之痛,確實難以形容,失獨家庭應該走出悲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孩子還有在天之靈,也不希望做父母的為他悲傷,希望他們能從悲傷中走出來,誰也幫助不了他們?只有自想自解,慢慢地從悲痛中走出來,你再怎麼悲傷,孩子他也不知道了,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你別往心裡去,既然孩子離你而去,這也說明她們母子的緣分淺,現在唯一的辦法是,活著的人顧活著的人,萬一自己把身體搞壞了,最後受罪的還是自己,要想開點,開心是一天,悲傷也是一天,不如忘記悲痛,化悲痛為力量,夫妻倆相互扶持,活好自己的後半生。
⑼ 失獨家庭的父母都60多歲了,該怎麼辦
失獨的家庭是最令人同情的,尤其是60多歲已經無法再生育的家庭,如果有子女的後代,可以幫忙撫養成人,如果沒有,可以去孤兒院領養一個孤兒,或者看有沒有家庭困難的孩子,資助上學,這些孩子也會懂的感恩
⑽ 失獨家庭如何走出悲傷
(1)應接納事實,採取一些居喪儀式,如給孩子掃墓等,有助於幫助自己與過去告別。雖然老趙之前也會給孩子掃墓,但他都沒有從心理上告別過去,而是把悲傷壓抑在心裡,並把「過去」帶入「現實」。舉辦一些追悼的儀式,紀念兒子已經犧牲這個「事實」,在這個過程中,會把悲傷訴說出來,有助於內心的釋放,並與過去告別。
(2)嘗試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擺脫孤獨。
(3)學習處理焦慮和抑鬱情緒。比如,通過改變歸因方式來緩解憤怒、抑鬱與自責。要意識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很正常的、無法避免的事,生命的長短,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