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金领取的条件
退休金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拓展资料: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
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㈡ 社会养老金什么时候开始可以领取
一,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二,领取金额
1,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3,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2)领正式退休金扩展阅读: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
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因此,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
㈢ 我刚办理了退休了啥时间领退休金头一次会领多少钱啊
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开始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的计算与你职业(身份)、职务、工作年限、交费、所处地区有直接关系。
㈣ 社保退休金领取标准
按照2015年的标准,交15年,到了退休年龄,每月领1500快,交20年,领2000快,交40年,每月领4000块。最高额度领4000块。领的金额只跟时间有关,跟每月交的金额无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㈤ 退休需要什么手续可以领退休金
养老金申领条件
1男性年满60周岁。
2女性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女性年满55周岁。
3有意者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
养老金申领资料:
1.退休人员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户口本、社保卡、档案。
2养老金申领表(社保局填写) 。
3领取养老金方式确认表 (社保局填写)。
4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条件的人员需携带《领取老年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申请 审核表》或《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
5退休审批表,仅特殊工种人员专用 。
(5)领正式退休金扩展阅读:
2018年很多地区都开始受理提前退休的申请,但是必须要符合以下三种情况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第一,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其中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
第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只要符合以上三种情况,就可以到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申请,提前退休。
参考资料:网络-退休年龄
㈥ 到退休年龄个人缴纳的退休金如何领取
社保养老只要缴费满15年就可以在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多交多得!商业养老险是根据您所买险种年限,满期就可以在指定年龄领取!
㈦ 如何领取退休金
领不到钱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社保部门出错,比如办理退休手续时银行卡号或回姓名录入有误,你可以去社保答部门咨询一下,看社保方面养老金是否在正常发放;二是养老金发放的银行出错,比如程序出错,如果社保方面没问题的话,你就得到银行柜面查询养老金是否到账。
㈧ 国家正式职工退休后只领取了两年退休工资,请问其余的养老金如何处理
这就要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金剩余额度是多少了,一般来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剩余部分要全部返还本人。
㈨ 退休中人什么时间发放正式退休金
具体规定如下:
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次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N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经+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样表详见附件),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事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
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其中,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视同缴费指数由各省级地区统一确定。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9)领正式退休金扩展阅读
记者查阅各地实施方案发现,总体与中央改革要求保持一致,即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改革前退休的“老人”,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待遇没有变化;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根据“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按照退休时的工资水平和缴费情况核定养老金。
关键在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数量庞大,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占绝大多数,这部分人的退休待遇将有何变化?记者调查发现,国家规定为“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并为“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其间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保低限高”:如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高于老办法,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记者采访宁夏、江苏等多省区社保部门发现,各地在“保低限高”原则下设计的方案都能够保证广大“中人”的退休待遇基本不降低。
“新办法的相关系数是在确保‘中人’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倒推算出来的,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新老政策衔接、稳定过渡。不让改革的人吃了亏,也不能让新老办法出现太大差距。”宁夏社保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崔新颖说。
据金维刚介绍,前些年我国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就设置了5年过渡期,现在养老“并轨”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将过渡期延长至10年,确保“中人”的待遇能够保持平稳。
㈩ 怎么领取退休金
参保人员若在户籍所在地缴纳养老保险,并且缴纳年限累计满15年,其户籍所在地即为待遇专领取地,由其户籍所属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然后去银行自行领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