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专家详解“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结余”这意味着什么
“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结余”意味着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一定的长期收支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将无法发放。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解释:

养老金体系面临长期收支压力:
- 结余耗尽的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指出,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结余。这一预测反映了我国养老金体系在长期内可能面临的收支不平衡问题。
-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数不断增加,而缴纳养老保险的年轻劳动力相对减少,这导致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逐渐增大。
养老金发放有保障:
- 不等同于发不出养老金:尽管养老金结余可能在2035年耗尽,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将无法发放。结余耗尽只是表明养老金的储备资金将用尽,而并非养老金制度本身无法运作。
- 应对措施已制定:中央对养老保险高度重视,并已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制度健康平稳运行的保障:
- 政策调整与优化:为了应对养老金体系的长期收支压力,政府可能会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如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养老金投资运营等。
- 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政府还可能推动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鼓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以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结余”意味着我国养老金体系需要面对一定的长期收支压力,但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确保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和制度的健康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