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官是什么意思
父母官是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古代官员大多是为了一己私利,动用各种手段上位的,因此为民是假,谋权是真,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员凤毛麟角,因此才收到百姓的爱戴。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
他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他还亲自指导农耕,经常出入田间地头,有时住宿于农家,贴近百姓。很快使百姓“民得利,蓄积有余”。他在南阳数年,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㈡ 古代地方官为何又被称为“父母官”,最早指哪一个人
因为这些地方官在其位,谋其职,兢兢业业为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奋斗,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可谓是爱民如子,所以老百姓把这些地方官爱称为“父母官”。而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父母官是西汉时期的太守召信臣。
然后,南阳一带在召信臣的带领下,顺风顺水地实现了繁荣祥和的局面,老百姓不再忍受饥寒的折磨。但召信臣并没有将目标浅显定在物质满足上,之后又开始了精神上的教育,他大力实行道德教化,将地方风气整顿得十分良好,诸如偷窃这种事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所以召信臣的兢兢业业最终得到了回报,老百姓尊重他,爱称他为“父母官”。
最后,正因为地方官的清正廉洁,一心为老百姓谋利,爱民如子,所以才有了“父母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