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演算法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方法就是:基礎養老金為55/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個人繳納了費用的,除了每月固定的55元,還能有另外一筆錢。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
根據公開報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於2022年6月16日,印發《關於2022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
根據人社部發〔2022〕36號文件規定,決定自2022年7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原每人每月93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8元,並要求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做好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的相關工作,確保將提高後的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也就是說現階段各省份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標准以省級統籌為主,國家統籌為輔,各個省份可以依據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支付能力,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
這也就造成了我國全國31各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並未統一的現象。
根據公開消息,近日《中國經濟周刊》綜合了各省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發布了2022年全國31個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地區分別是上海1300元,北京887元,天津307元。
排名後三位的地區分別是雲南103元,湖南105元,四川105元。
如果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逐年繳費15年,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呢?
根據國發〔2014〕8號文件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關於繳費補貼部分規定,對選擇最低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
關於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歲,可以申請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其中主要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該標准主要由各地區自行制定,但不得低於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每人每月98元。
第二部分,城鄉居民個人賬戶養老金,該部分主要以個人繳費為主,繳費補貼為輔,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根據文件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念攔野標准,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假設某城鄉居民按照年繳費1000元的檔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應繳費補貼為每年100元,不計算利息。
那麼該城鄉仔喊居民達到60歲辦理退休時,每月可以享受的城鄉居民個人賬戶養老金約為:(1000+100)×15÷139=119元。
除上述之外,該城鄉居民每月能夠領取多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就要看其辦理退休的地區。
按照《中國經濟周刊》公開的全國31個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那麼該城鄉居民每月可以領取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分別為: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上海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300+119=141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北京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887+119=1006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天津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307+119=426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西藏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215+119=334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寧夏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210+119=32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重慶辦理退休,每月衡族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200+119=31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海南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99+119=318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廣東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90+119=30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青海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90+119=30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江蘇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87+119=306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浙江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80+119=29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山東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60+119=27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新疆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50+119=26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福建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40+119=25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內蒙古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40+119=25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廣西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31+119=250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陝西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30+119=24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江西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23+119=242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湖北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15+119=234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吉林、甘肅、河南、河北、山西、貴州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13+119=232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安徽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10+119=229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遼寧、黑龍江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08+119=227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四川、湖南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05+119=224元。
如果該城鄉居民在雲南古辦理退休,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約為:103+119=222元。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印發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
自2014年2月21日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㈢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怎樣計算領取金額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計算方法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其他)/139;
基礎養老金則是由各地政府自行制定的金額,且每年通常都有所變動,比如長沙基礎養老金是每年的1月1日提高基礎養老金10。此外,基礎養老金還包括有年限基礎養老金和老年基礎養老金。其中,年限基礎養老金就是指,參保人在滿足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累計最低繳費年限15年後,每增加一年,則每月可額外多獲取一筆錢;老年基礎養老金則是指高齡人員每月可以多拿一筆錢,比如某地規定65至75周歲參保人每人每月多發基礎養老金5;76至85周歲參保人每人每月多發基礎養老金10;86周歲及以上參保人每人每月多發基礎養老金20。
舉個簡單的例子:長沙的老王2022年已經68歲,所以其每個月可以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238+5,假設並扮其60周歲前累計繳費養老保險15年,每年繳費選擇了第13檔3000,則其每個月還可以獲得政府補貼160(對繳納租帶200檔次,即第一檔的給予政府補貼40,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個人繳費補貼增加10),在不考慮其他補助的情況下,那麼老王每月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000*15+160*15)/139=341。那麼,老王在75周歲前弊蔽蘆,每月可領取的月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243+個人賬戶養老金341=584。
㈣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怎麼計算
個人賬戶累計儲蓄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1+本年記帳利率×1.083×1/2)。
養老保險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累計個人繳費滿15年,其中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或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繳費不滿15年的,不發給基礎養老金,不過個人賬戶累計額可以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事實上,養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累計額,又叫做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主要是指養老保險在2006年1月之前參保者的單位繳費劃入到個人賬戶和當事人個人歷年參保繳費儲存額的本息合計。而個人賬戶累計額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具體如下
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
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在每個繳費年度結束以後按年度計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累計儲蓄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1+本年記帳利率×1.083×1/2)。
方法二月積數法
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一個繳費年度內按月計算(以上月職工工資收入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本年記帳額本金+本年記帳額利息。
其中
本年記帳額利息=本年記帳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
本年記帳月積數=∑〔n月份記帳額×(12—n+1)〕(n為本年各記帳月份,且1≤n≤12)。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累計額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了年度計演算法和月積數法。大家可根據這兩種方法可計算出個人賬戶累計額。
如今是一個法制的社會,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離不開法律,所以我們對一些平常的法律知識應該有所認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㈤ 城鄉居民養老個人賬戶余額指什麼
有人問,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是自己交的那部分嗎?
答:是,但也不全是。
目前職工主要是參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的多是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還有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當然還有一種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他們的養老保險的辦法是由國務院規定的,這里暫不做解釋。
先講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下圖是我們這邊2022的標准,具體地區不同,社保的繳納金額和繳納比例不同,先以我們這邊為例。
全部由參保人個人繳納,繳納比例為繳納基數的20%,其中8%進入養老的個人賬配返族戶,12%進入養老的統籌賬戶。養老賬戶內的余額就是自己交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部分以及它們所產生的利息;
再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個地區不同,具體繳費的金額也會有所差異。比如河北的城鄉居民養老從200到8000有7個不同的檔次,每個檔次的補貼金額都會有所差異。
養老賬戶內的余額就是自己交的全部的金額以及政府補貼金額和利息等。
無論是哪一種養老保險世核,都是對自己以後養老的保障,切記一定要有養老保險!
㈥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怎麼計算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在養老金的兩項氏坦計算中乎段,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6)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賬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繼續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個人繳費標准統一歸並調整為每年100元至2000元12個檔次,省級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歲核譽繳費檔次,參保的城鄉居民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補貼金額,並明確規定對選擇500元及以上繳費檔次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並支付終身。七海人力資源提醒,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提高當地基礎養老金標准,對長期繳費的,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以鼓勵長繳多得。
參保人員無論是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隨同轉移,累計計算權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賬戶余額
㈦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一次性給你講明白弄清楚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1、國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記錄項目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繳費信息、養老金支付信息、個人賬戶儲存額信息、轉移接續信息、終止注銷信息等。
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
3、參保人不得提前退保或提前支取個人賬戶儲存額。參保人中斷繳費的,其個人賬戶由 社會 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並不間斷計息。
4、 參保人可以通過線下(經辦機構)和線上(電腦、手機)兩種方式查詢列印個人賬戶權益單。
二、爛橘虧一問一答
1、問:現在要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到齡領取待遇了,以前在外務工繳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怎麼辦?
答: 及時進行社保轉移,將在外務工飢神期間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轉回戶籍地社保機構。
一是線下到戶籍地社保經辦機構主動查詢和申請社保轉移;
二是線上通過電腦端登錄國家 社會 保險公共服務平台、人力資源 社會 保障政務服務平台,手機端已開通電子社保卡的363個服務渠道查詢,如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國務院客戶端微信小程序、掌上12333,工、農、中、建、交、郵儲、招商、平安等各大銀行,支付寶、微信、雲閃付等APP或小程序等,以及各地人社部門、合作銀行、政務平台的APP或小程序,自助查詢和申請社保轉移。
2、問:同一年度內重復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合並計算嗎?
答:重復繳費需要清退同時間段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
參保人在待遇到齡前,需要主動到戶籍地社保機構辦理制度銜接,社保經辦機構會將你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在辦理制度銜接時,會按月清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相應的政府補貼和清退的個人繳費(含集體補助)產生的利息繼續留在個人賬戶中。
3、問: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退嗎?
待遇期間死亡的,可以依法繼承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
4、問:個人賬戶儲存額領伍纖取完了還能領嗎?
㈧ 城鄉居民養老個人賬戶余額指什麼
養老專戶余額是單位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一部分進入統籌,一部分計入個人賬戶。計入個人賬戶的繳費,以及按國家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所產生的利率,都計入個人賬戶,稱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到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除以120個月,或者除以平均余命月數,就是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再加上統籌部分、調節金等等,構成全部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存儲額,它是你繳費以來個人繳費【所說的8%】+銀行利息的累計數。個人賬戶是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的一部分。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大個人賬戶余額也越多。在單位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一部分進入統籌,一部分計入個人賬戶。其中,個人繳納部分(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8%),以及單位繳費(單位工資總額或社會平均工資20%-30%不等,視各地政策而定)中的3個點(約為個人工資的3%),共計11%,計入個人賬戶。有的地方個人賬戶記賬規模為8%,全部為個人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繳費,以及按國家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所產生的利率,都計入個人賬戶,稱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隨著繳費年限增長,個人賬戶余額不斷增加。到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除以120個月,或者除以平均余命月數,就是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再加上統籌部分、調節金等等,構成全部養老金。也就是說這個個人賬戶余額是我們退休後養老金的一部分。
拓展資料:勞動者退休時,繳費年限不足15年,本人不願補繳至15年,也不願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的,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法律依據: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和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第六條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只有三種情形可以支取
㈨ 城鄉居民養老個人賬戶余額指什麼
養老帳戶余額是指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部分以及利息,在員工達到退休年齡時按月發放給員工。是組長養老保險金的一部分。隨著繳費年限增長,個人賬戶余額不斷增加。到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除以120個月,或者除以平均余命月數,就是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再加上統籌部分、調節金等等,構成全部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存儲額,它是你繳費以來個人繳費所說的8%+銀行利息的累計數。個人賬戶是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的一部分。你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大你的個人賬戶余額也越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標准為北京市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9%;最高繳費標准為北京市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參保人員可以在下限和上限之間根據自身指稿好的經濟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都有繳費記錄的人員,達到退休年齡時,符合基本養老保險按月領取條件的。
個人賬戶余額作用:
1、你達到退休年齡時,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計發月數;
2、參保人如因出國定居、死亡、不足15年等需返還個人敬行賬戶的,它就是你的返還金額。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費的繳納採取按年繳費的方式。最低繳費標准為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9%;最高繳費標准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可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給予補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唯鉛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