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戶口是辦理居民養老保險還是職工養老保險劃算呢
如果想真真正正講劃得來,或是申請辦理城鄉居民正敏基本養老保險劃得來,但我們辦理養老保險的效果,通常是處理老有所依問題。所謂老有所依,便是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養老保險金可以支撐點我們自己的日常日常生活,不用子女來補助大家金錢上的養老服務開支。單純從這方面去分析,那就交納養老保險更加劃得來。今天我就分別優缺點跟大家做一個基本上的溝通。
依據前邊講解的情況介紹看來,農村戶籍工作的人員,既能挑選交納農村社保,還可以選擇交納城區養老保險。在挑選交納哪一種社會養老保險時,要綜合考慮這些要素。一是年紀的要素,二是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從年紀上來說,超過50歲農業戶口工作人員,提議交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其實就是農村社保。因為年齡超出50歲工作的人員,假如交納養老保險,是不可以一次性補繳的,只有逐漸交費。逐漸交費額待繳費至滿15年已經65歲,這一定是延遲時間到65歲才可以辦退休的,但如果交納養老保險,到59歲的時候可以一次性補繳剩下的繳費年限,能夠確保在60歲領到養老退休金,一定要按照本地發布的高檔次交納,養老保險金依然還是不低的;從經濟因素看來,因為養老保險的繳存基數非常高,每一年交費必須7000元至10000塊左右,這就按照最少60%的標准進行交納的,再加上每一年職工月局兄平均收入都是在調節,繳費基數和交費規范每年都要提升,因此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必須堅持繳夠15年,這一難度系數還是很大的,不過如果在經濟上沒問題的,年齡要求45歲以上的工作人員,建議還是交納養老保險比較合適。
總的來說,農業戶口工作的人員,是交納農村社保劃得來或是交納養老保險劃得來,我覺得假如年齡要求45周歲以下,在經濟上較為富裕工作的人員,當然還是交納養老保險更加劃得來;假如年紀超出45周歲以上,經濟條件一般的工作人員,就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最高標准交納比舉臘枝較合適。
Ⅱ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兩種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區別如下:
1、參保對象不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主要面向農村居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主要面向城鎮職工。
2、參保方式不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個人自願參保,繳費方式為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強制性參保,由僱主和職工共同繳納。
3、繳費標准不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由個人自主選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按塵鋒悔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
4、保障水平不同:派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待遇相對較低,主要是為了緩解農村老年人基本養老保障問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待遇相對較高,可以實現相對較為充分的養老保障。
5、管理機構不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管理機構由地方政府和社會保險機構共同負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管理機構由社會保險機構和企業共同負責。
需要注意的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作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體基孫系的一部分,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共同構成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兩者並不是相互獨立的。
Ⅲ 城鄉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沖突嗎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社保沖突嗎
這兩者悄枝是有沖突的,就是說不可以同時繳納。
也就是說,如果啟悄敏我們可能同時參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社保的時候,最終結果未來只能享受一份養老金。因此,即使是已經參加過保險,也會被視為毫無意義。
當然,如果兩者都投保,那麼首先要考慮投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畢竟職工社保可以享受比居民養老保險更高的養老待遇還是高很多,所以說保留職工社保更有意義。
城鄉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沖突。
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為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群為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兩者的參保人群不同且只能享受一種養老待遇。若既繳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又繳納過職工養老保險,兩者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養老保險和單位養老保險有重合的一面,而且這兩種保險不能合並,所以,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養老保險。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社保可以一起報銷嗎
兩者不能一起報銷。
首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不能同時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主要是兩種保險對象不同,繳費時間不同。員工必須參加職工社保險,居民可以參加兩種醫療保險進行選擇。
另外,不能同時參加,即不能重復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由於職工社保和居民醫療保險的主體不同,繳費時間也不同。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社保有什麼區別
1、支付水平
兩種類型的計劃都為員工健康保險支付了更多費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納一次。2022年各地個人最低繳費250元。
因此,對職工社保,基本醫療保險按月繳納,繳納的金額等於個人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最低月費是三四百元。
2、報銷比例
職工社保和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差別不大。主要原因是居民醫療保險不包括補貼部分,最低補助標准不低於520元。
總體來看,近年來各地城鄉運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率為59、3%,職工社保報銷率為80、5%,相差21、2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居民醫保報銷比例雖然低於職工社保銷比例,但其實差別不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Ⅳ 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兩個保險各有各的好處。職工社保需要一次性補足很多錢,醫療報銷和養老金給付都很多,醫療報銷大致說70歲以前是70%,70歲後是80%,養老金也是遞增的,而且是當地當年月平均工資*系數(60%-300%)+個人賬戶總數|179;這是每月養老金。農村社保不用一次性補繳那麼多錢,但報銷比例只有在鄉鎮衛生院就醫才能享受70%,如果縣級以上醫院只有45%,而養老金也遠遠低於社保。
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保障對象不同、繳費性質不同、二者不能同時享受待遇。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各有其利弊,並沒有絕對的哪個更好。
社保大致可分為三類,有穩定單位的在職員工繳納職工社保,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自主參保選擇靈活就業社保,沒有穩定單位工作的城鄉居民,則選擇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村社保屬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一種。
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保障對象不同:首先,職工社保,保障的是有穩定工作的城鎮就業群體;而農保指的是新型農虛納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沒有穩定工作的農村居民群體。
其次,職工社保是強制性的,在職期間,公司和個人均要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繳費;公司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分別繳納一部分保費。而農保強調的是自願原則,是農民自願參加的,只有具有當地農村戶口的人群才可以選擇農保。而職工社保是沒有戶籍要求的,在哪裡工作就在哪裡繳納社保。
2、繳費性質不同:職工社保是按月繳費,個人一般繳納的比例是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8%,而公司繳納的部分因不同地區政策不同,一般在20%上下。上一年月平均工資越高的人,交的社保也越多。
農保是按年繳費,農保是根據繳費總額+政府補貼+基礎養老金計算。每年國家有一定補助,即國家補助和自己繳費相結合的方式,以多繳多得為原則,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選擇,收入高的人群可以選擇較高的保費檔次,收入低的人群則考慮選擇較低的保費檔次,最低交夠15年就可以領取退休金了。
農村養老保險每月可以領多少錢?
假如某村民每年繳費300元,村集體補助20元,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個月100元,人民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4%,這些條件不變,連續繳費20年,那麼年老時,他可以每年領2,055.60元;如果他每年繳費400元,其他條件不變,年老時,可以每年領2,322.96元,也就是說如果他每年多交100元,那麼年老時就可以每年多領267.36元。
1、職工按照相關規定繳納養老保險;
2、達到國家規定退休法定年齡(正常退休年齡:男(幹部和工人,下同)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3、養老保險累計繳費達到15年。
社保養老金領取金額是多少?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55元。未滿60周歲的,根據距離60周歲的時間來算,小於15年的,繳費到60周歲即可領取(可以補繳到15年年限),大於15年的,繳納15年即可,等到年滿60周歲開始領取。
哪些人群可以辦理農村養老保險?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農村養老保險分3種繳費形式
1、一次性交費,多數是歲數偏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平將保費一次交足,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2、定期交費,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採用這種方式。如鄉鎮企業可按月、按季交納保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其交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按一定的數額交納。
3、不定期交費,多數地區因收入不穩定而採取的方式。豐年多交,欠年少交,災年緩交。家庭收入好時交,不好時可不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悉余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睜譽滾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Ⅳ 農村養老保險跟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
養老保險的購買是我們需要引起重視的,養老保險購買有不同的購買的方式,不同的購買方顫螞備式帶來的後果是不同的,比如說農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兩者就是存在一定的差別。接下來由我為大家帶來農村養老保險跟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的詳細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Ⅵ 新農保與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此前的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區別如下:首先,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證城鎮就業群體;而新農保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其次,強制性的差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僱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的;而新農保強調的是自願原則,是農民自願參加的,這也是根據農村現階段實際,由政府加以引導,但是不搞強迫命令。再次,新農保政策中"有彈性",這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沒有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准,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准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猛旅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准,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最後,就是籌資結構是不同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基礎養老金(目前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如果兩者都適合的話,您可自行選擇其中一種保險(因為兩種都好,但各有不同)。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准,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豎知歷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准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准,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最後,就是籌資結構是不同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基礎養老金(目前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如果兩者都適合的話,您可余搜自行選擇其中一種保險(因為兩種都好,但各有不同)。最後,就是籌資結構是不同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基礎養老金(目前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如果兩者都適合的話,您可自行選擇其中一種保險(因為兩種都好,但各有不同)。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Ⅶ 請問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有區別嗎,能同時購買嗎
請問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有區別嗎,能同時購買嗎?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還很大;第二問題,不能同時購買,同時購買就還屬於重復參保,重復參保不能重復享受待遇,這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有關知識要點:Ⅷ 廠里養老保險和農村社保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旦拆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簡遲蘆保險的組成部分。我國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有三種形式,一是城鎮職工,二是城鎮居民,三是農村居民。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包括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區別不是很大,主要是繳費上,事業機關的基本養老險相對來說,個人擔負的較少,對工齡也要算的,雖然之前不一定是繳了錢的,保障上攔帶由於視同繳費年數較長,所以領取的相對較多。不過隨著國家要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所以2者最終會走在一起。
Ⅸ 職工養老和農村養老保險能合並嗎
農村和職工養老保險可以合並,並且養老金會變更多。主要分為2種情況。
1.同一統籌地圓慎區參保,無需合並。如果是在同一統籌地區參保的,只有一個社保賬戶,因此,不管是繳交農村養老保險,還是職工養老保險,都是繳納在同一社保賬戶上,也就無需辦理合並。
2.不同統籌地區參保,需轉移才能合並。但如是在不同的統籌地區參保,因目前尚未實現全國統籌,則需辦理轉移接續手續才可辦理賬戶合並。
農村養老與職工養老的3大不棗絕同點
農村養老保險1年1繳,職工養老保險1月1繳,他們的不同之處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繳交金額:農村養老繳的比職工養老少;
2.退休金金額:農村養老核算出來的養老待遇比職工養老退休的退休金金額少的多;
3.待遇調整:農村養老待遇調整金額比職工養老金調整的低,並且農村養老待遇調整並不一定每年都調,要國家有調整文件出來才會調,而職工養老退休可是已實現14連漲哦。
因此,建議有條件的人盡量參保繳交職工養老,多繳多得,以後領取到的養老金也高,養老調待也相應較高。
農民同時繳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可以合並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余額,但是不能合並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凳腔姿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為了解決農民進城務工和被保險人經濟狀況的變化,社會保障制度規定兩種社會保障形式可以與養老保險相結合,這意味著兩種養老保險可以有效銜接。·換句話說,一個人只能參加一種保險。然而,由於人口的流動性、工作的變化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人們在參加養老保險時會遇到一些需要相互改變的問題。為了解決參保人員的這些實際問題,2014年,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統一建立後,國家出台了《城鄉養老保險銜接暫行辦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Ⅹ 職工養老和農村養老可以一起買嗎
可以一起買。
職工養老和農村養老保險不可以同時交,公民一個人只能享受一份養老保險,如果同時繳納了兩種保險,在退休以後也是只能選擇其中一份養老待遇,需自己承擔後果。
一、職工養老和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同時交嗎
職工養老和農村養老保險不可以同時交。根據我國法律的法規,一個人終身只能夠享受一份養老保險,所以是不能夠享受兩份的。如果同時交了社保和農村養老保險,在退休以後大家只能夠選擇一份養老待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只能夠自己去承擔。
根據社保法的相關法規,只有年滿16周歲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才能夠自願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也就是說大家在交了職工養老保險之後,是不能夠繳納農村養老保險的。
二、養老保險退保條件
根據有關規定,參保人如果滿足以下四項條件之一,就可以辦理養老保險退保了:
1.參保人在職期間死亡的;
2.參保人農民合同工終止勞動關系後回原籍的;
3.參保人出境定居的;
4.外國人及港澳台人員離職、解除勞動關系的。
三、領取農村養老保險的標准
參保人員可根據本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自願選擇個人繳費標准,多繳多得。具體領取多少,根據個人繳費檔次以及當地補貼政策而定,以當地社保部門答復為准。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標准:按照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發放。若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可依法繼承啟汪枯。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悄洞老保險,由個陵皮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